食器之道,至味清欢
一日三餐,是最寻常,却也最庄重的事。
而在这件事中,从食材的挑选到食物的上桌,往往没有看上去容易,一顿精致的餐食,往往是掌勺人的心血所在,以及食器的搭配点缀。
先人造字,器有四口,它虽沉默,却也有语言,一个翩然而立的瓷盘,一个敦实沉默的石锅,它们在餐桌之上,都是优雅体面的表现。
器为食之所用,器亦为食物增彩。好的食器,是有气质,且有风骨的,令人一眼望去,便觉爽心悦目,食欲顿生。故在中国这个世界上最讲究饮食的国度,对于食器的追求自古有之。
餐桌上的人间烟火
古语云:“美食不如美器”,清代诗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也说过,煎炒宜盘,汤羹宜碗,参错其间,方觉生色”,这算是对食与器二者关系的精炼总结。
但其实古人使用的饭碗和菜盘,其形状和今天的碗、盘相似,但器形较大,也很笨重。
鼎
举国重器熬煮油烹之器
鼎,最初是由远古时期陶制的食具演变而来的,即是由釜、陶支脚和灶的组合而成的。鼎的主要用途是烹煮食物,鼎的三条腿便是灶口和支架,腹下烧火,可以熬煮油烹食物。
自从青铜鼎出现后,它又成为祭祀神灵的一种重要礼器,而后又以示王权。鼎,初现于夏,盛行于商,成熟于西周,春秋之战国时,实用意义渐弱更偏重于以示权势。秦之后,鼎的王权意义渐失,伴随佛教文化延续成装饰焚香之器。
鬲
古烧煮烹炒之炊具
鬲,作为一种汉族古代煮饭用的炊器,烧煮或烹炒的锅,有陶制鬲和青铜鬲之分。其形状一般为侈口(口沿外倾),三足中空,便于炊煮加热。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商代前期的鬲多无耳,后期口沿上一般两个直耳。
西周前期的鬲多为高领,短足,常有附耳。西周后期至春秋的鬲大多数为折沿折足弧裆,无耳;有的在腹部饰以觚棱,西周时还有方鬲。
豆
古盛腌菜肉羹之礼器
青铜豆,也是由陶豆演变而来,是中国先秦时期汉族的食器和礼器。豆的造型类似高足盘,上部呈圆盘状,盘下有柄,柄下有圈足。
初始时用于盛放黍、稷等谷物,后用于盛放腌菜、肉酱、肉羹等调味品。用豆之数,常以偶数组合使用,按尊卑长幼,亦有数量多少之分。
商周时豆多浅腹,粗柄,无耳,无盖。春秋战国时豆的形制较多,有浅盘、深盘、长柄、短柄、附耳、环耳等各种形状,上有盖可仰置盛放食物,亦有方形的豆。
鐎斗
古之温食之器
此斗为原始瓷器,原始瓷出现在距今3000多年的商代,是陶与瓷的过渡时期产物。然而当时常见的多为青铜鐎斗,一种古代的温器。鐎斗,一般是附长柄的盆形器,下附三足,便于至于火盆之中。
有出土的鐎斗柄端常作兽头形。有温酒、温羹、煮茶等之争。但一般认为多用于温羹,又名“刁斗”,多军旅之用。古代军中“昼炊饮食,夜击持行”,后世有“行人刁斗风沙暗”的述说。
当然,还有陶器、漆器及原始瓷器等也存在于人们的饮食起居之中,冶铁技术也在此时蓬勃的发展,古人们使用的饮食器具也还有很多。
平凡生活中的饮食美学
作为世界上最讲究饮食的国度,早在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创造出了饮食器皿,并将之作为艺术作品,将图腾,云纹图案刻在食器上,后历代都沿用了这般生活美学。
瓷
朴素淡雅
李白在《客中作》提到“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在餐具的选择上,抛弃繁杂,朴质本分又淡雅的非瓷器类餐具莫属。
明洪武时期的瓷器纹饰题材丰富,构图严谨,主题纹饰鲜明醒目。如青花云龙纹盘,此器胎质精细,胎体厚重,釉面莹润,青花色泽浅淡,少有晕散,纹饰中分散着极其明显的深色小星点,这种小黑斑的特征与元代和明永乐时的青花器常见的块状黑斑有所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此盘内壁釉下模印云龙纹,延续了元代卵白釉瓷器的装饰风格。
玉
极致温雅
“解石为印,琢玉为器。”玉器皿最早见于商代,但是因其制作难度大,玉料要求高,隋唐以前一直较为少见,宋元时期有所增加,直到明清时期才成为玉器生产的主流产品,数量庞大,种类繁多。
在古代,用玉雕琢的食器也很多,如银盖托白玉碗。该碗为上等白玉琢制。口、足稍撇。外壁浅雕缠枝宝相花,腹部上下饰俯仰莲瓣纹。内壁光素。底部有阴刻无框“嘉庆年制”隶书款。配银镀金塔形盖,盖面饰“寿”字和蝙蝠纹,盖缘饰一周回纹。
下承镂空錾花银镀金船形托,足外底阴刻“宣统二年泰兴楼造。京平足重三两三分”戳字。这种盖、托俗称“茶船”。清宫廷中有不少这种茶船,用来与碗、杯配合使用。
这种玉器与金银器工艺的结合将金银器的庄重、雍容发挥到了极致,表现的是一种显赫,风格是前面任何一代无法相比的。
可见,食器不仅仅是一种食物的载体,更承载着我们平凡生活中的饮食美学。
也可以说,当食器已不再只是食器,而成了穿越时光与距离的限制、填补人类想象的容器,就是人和物可以发生的最美好的关系了吧。
来源:国画家艺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