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原因:70%的人相同,和谁结婚都一样?
前段时间,民政部发布了最新统计的结婚离婚大数据。
数据一发出来,就引发全网热议。
2020年,我国结婚登记数据为813.1万对,继2019年跌破了1000万对大关后,此次又跌破了900万大关。
不仅结婚人数创17年来新低,离婚率也是逐年上升。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结婚了?
有人说,婚姻不是必选项。
也有人说,独身的原因就是担心结婚会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
似乎对于当代成年人而言,已经不再祈求从婚姻中找寻安全感了,更不会为了结婚而结婚。
所谓人间清醒,其实不过是看清了婚姻的真相:无论和谁结婚,最终都是一场自我修行。
01
这世间,有很多人觉得很孤独,很焦虑,生活里面有很多困难。
于是想找一个能弥补自己、帮助自己的人,然后两个人在一起,让自己获得宽慰。
这个角度本身就是特别有害的。
爱情本来是个情感,而不是问题。
这对对方而言会产生特别大的压力,因为或许对方也是带着一身问题来找你。
02
03
70%的人相同:不幸的婚姻,换一个人就好了吗?
收录于话题
#精神分析8
#个人成长20
#女性力量3
#UM热文16
今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落地实施,颇具争议的“离婚冷静期”正式生效。
条文明确规定: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很多人认为,这是对婚姻自由的干涉,一个健康的社会,不怕离婚。
毕竟,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在迅速发展,对自身的幸福关注度更高,开始重视婚姻的质量而非形式,对“离婚”的接纳度也随之提高。
前不久,网上备受追捧的一个观点“结婚是为了幸福,离婚也是”,就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
这就不难说明近几年我国离婚率节节攀升的现实情况,2020年第一季度全国平均离婚率已接近40%。而且,据民政部相关数据显示,七成以上的离婚原因来自“感情不和”。
不被婚姻束缚,勇敢追求幸福,这原本是个体成熟和社会进步的标志,因此大家对“离婚冷静期”的出台十分费解。
从官方的角度,可能是为了“维稳”: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婚姻和家庭的和谐稳定才有利于社会的持续发展,这也正是应对我国离婚率逐年上升的一项措施。
而在我看来,这个“冷静”的背后,可能叠加了一层期许,希望双方能在情绪之外,理性反思婚姻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她以自己的母亲为例。母亲和她的父亲在一起时,脾气非常暴躁,总是嫌这嫌那,觉得父亲没钱、没情调、不会哄人,从博主记事以来,母亲脸上很少有笑容,过得很不幸福。
后来他们离婚了,母亲现在二婚的叔叔,与父亲是截然不同的人,能赚钱,还经常给母亲买礼物,很照顾她的情绪和感受,母亲变得开朗起来,光彩照人。
从母亲明显不同的两种婚姻状态,博主得出的结论是:和谁结婚,真的很不一样,并劝说大家一定要找到那个“对的人”。
这种思维模式应该是比较普遍的,视频也得到了近100w点赞,上了热门。
不同的人,意味着不一样的外形、性格、经历、观念、眼界、格局,拥有着迥异的家庭背景和经济条件,也意味着将带来完全不同的客体经验。
比如这个博主的母亲,原配丈夫是一个木讷、抠门、不善言辞的普通工人,她在这段关系里,感受到的是物质和精神的双匮乏,这种匮乏让她无聊、烦躁、难以忍受;
而二婚丈夫是一家私营企业的老板,有情趣、有品位,与她有充分的情感交流,这些恰好弥补了她数十年的空洞和匮乏,感受到“被滋养”的母亲,重焕新生。
这其中会有两个方面的心理变化:
第一, “圆满感”的提升。
通过“拥有”伴侣,似乎拥有了他的一切,尤其是那些格外吸引人的特质,正好是自己所缺乏的。
二婚丈夫的事业、财富、情调、魅力,让母亲浑然一体地错觉为自己的一部分,那种“被拓宽”的自我圆满感,是让她感觉良好的原因之一。
网上有一句广为流传的“鸡汤”:女人需要一个格局比你大,能力比你强,眼光比你长远,教你人情世故,带你一起成长的人。
原理就是,“弱小的女人”因为拥有了一个“强大的男人”,她觉得自己也变强大了。
第二, 客体经验的转变。
在亲密关系里,客体经验很容易被内化,因此被摧毁或者被治愈的案例比比皆是。
拿送礼物这件事来说,原配丈夫的“抠门”让她感觉不到爱意,而二婚丈夫的大方阔绰,却让她觉得“自己值得被爱”;
同样,一边是日常交流的忽视与淡漠,另一边则充满包容与宠爱,一边可能唤起的是早年创伤,另一边则是对创伤的抚平。
所以,如果结婚的目的,是为了找到一个理想的、称心如意的对象,那么和谁结婚,肯定是不一样的。
但可惜的是,这种逻辑存在重大bug:
① 概率低,幸运儿总是少数;
② TA可能随时离开,“圆满感”和好的客体经验,会瞬间化为泡影;
③ TA被用来满足我们的各种需求,几乎等同于一件工具,无法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被看见,在这样的关系里,“爱”几乎不存在。
婚姻是一场盛大的投射
更常见的情况是,很多人结束了一段自认为糟糕的婚姻,进入下一段婚姻之后,仍旧过得不幸福。
一个来访者,经历了三次婚姻,换了三个不同的人,却每一次都经历了“被家暴”,遍体鳞伤,身心俱疲。
她和家人都无法理解的是第三个丈夫,明明性格温和,也从未有过暴力倾向,是公认的“好男人”,为什么最终也变成了“恶魔”?
咨询师给出的解释是:他们在玩一个“投射”和“投射性认同”的游戏。
由于重男轻女,女人从小不被父亲待见,唯一能引起父亲关注的方式,就是调皮闯祸,然后挨打。
父亲是个古板严厉的男人,很在意自己的面子,加之不喜欢女孩,对她每次都是拳打脚踢,毫不手软。
女人在这样的生活里,一边压抑着愤怒与攻击性,一边却享受着和父亲的“情感链接”,她不再是被忽视、被冷落的那个,哪怕代价是鼻青脸肿、皮开肉绽。
带着这样的烙印,进入婚姻之后,“被家暴”既成了需求,又成了欲望。
一方面,她需要靠着“挨打”这一种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方式,与丈夫建立情感链接,另一方面,日积月累的攻击性在潜意识里蠢蠢欲动,可“释放攻击性”等同于“被抛弃”的成长经历,又让她对“攻击性”充满着恐惧。
于是,“游戏”就开始了。
她通过不停地“作”,故意挑战丈夫的底线,激怒对方之后,甚至会语言“诱惑”:我知道自己天生命贱,就是容易被男人欺负。
她把自己说不清、道不明且有着强烈情绪色彩的需求和愿望,一股脑投射给了丈夫,而丈夫一旦认同了她的投射,相当于认同了她的潜在需求和攻击性,家暴就会“如愿”发生。
也就是说,无论她的丈夫是什么人,最终都会被她“改造”成一样的人,收获同样的婚姻结局。
付丽娟老师曾说:亲密关系,总是避免不了被人当成呈现和释放过去伤痛的最佳舞台。
我们带着各自的伤痛,互相投射着不同的内容,构成了婚姻的场域。离婚换人可以解构掉这个场域,但未解决的创伤和痛苦,还将在新的场域里重现。
从这个角度来说,和谁结婚都一样,最终都是和自己相遇、相处、相爱相杀。
她在与原配丈夫相处中无法耐受的无聊和匮乏,恰恰因为她自己就是一个无趣的人。她对原配丈夫的嫌弃,其实就是对自己的嫌弃。
第一段婚姻中这些情绪被她完全投射了出去,对方背了“不好”的锅,那么我就是“好”的。
到了第二段婚姻,幸运地找到了一个能够填补匮乏的人,但她自身并没有获得成长,“不好”的部分仍然存在,投射的“刚需”也仍然存在。
所以,假如不进行自我察觉,短暂的幸福满足过后,她的新对象和新婚姻可能会“被制造”出其他“问题”。
明白了这个原理,就不难理解那些“和谁结婚都幸福”的人,与其说婚姻经营得很好,不如说他们很擅长“搞定”自己,借由亲密关系这面镜子,去看见、理解更真实的自己。
① 向上延展
搞明白渴望从对方身上学习和发展的特质,让伴侣成为你的“最佳老师”,而非被吞噬和融合的“一部分”。
对博主母亲来说,有情、有趣、有才、有钱这些特质,可能正是她自己想要拥有的,这就是她的一个成长目标。
② 向下修通
有能力探索和修复心理创伤,这些是我们在关系里投射的主要内容,也将决定着婚姻的基调。
博主母亲在情感被忽视的环境里,会出现易怒、情绪不稳定等状态,就可能与早年的创伤有关。即使二婚丈夫对她再好,也总有回应不及时或者不到位的时候,而如果创伤不被看见和疗愈,她的情感模式将陷入重复。
自我成长还有一个好处是,能够通过觉察和自省,保持对投射的节制。正如付丽娟老师所说:
婚姻是在注定投射的场域中,能够节制双方的投射内容,在不是太臭的空间里,更多地获得温暖、亲密、安全这些实际的人类生存的必需品,来抵御部分的存在性的孤独。
“被家暴”的来访者,如果能够节制自己的投射,她的第三段婚姻,也许就不会走向悲剧。
③ 爱的能力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提到:不成熟的爱是因为需要所以爱,而成熟的爱是因为爱所以需要。
简单理解就是,因为我爱你,所以我需要你作为我表达爱意和付出的一个对象,这就是爱的能力。彼此都作为一个完整而真实的人存在,我爱你只是因为你是你,没有权衡利弊、互相利用,这样的关系才是滋养的。
就好像学会了游泳,换一个泳池也能如鱼得水一般,练习爱的能力,换不换对象都能把握幸福的主导权。
虽然从本质上来说,婚姻并不等于爱情,但是装着爱的婚姻才是最好的状态。
任何关系最终指向的都是自己,希望你能成为那个左右婚姻幸福,而不被婚姻左右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