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师朱丹溪,巧用「倒仓法」治愈多年脾胃病 2024-05-03 18:33:12 本文导读沿着一代宗师朱丹溪的脚步,再次感受到中医的高超技艺以及技艺背后的大爱。朱丹溪,名叫朱震亨,元代(公元1281~1358年人)浙江金华义乌人。因为他住的地方有条美丽的小溪,叫做「丹溪」,所以他晚年被称为「丹溪翁」。心怀侠义,弃儒从医朱丹溪年幼时性格爽朗,崇尚侠气。在乡中,只要碰到不平的事,比如说有强豪或者是官府欺压百姓时,他就喜欢出头,性格还比较火爆。有个词「必风怒电激」,就是对他的形容。可以说,朱丹溪是个热血青年。因为他每次领头的事,都有理有据,他也能说会道,所以反欺压行动往往成功,朱丹溪自己也有点沉浸在这种状态。朱丹溪36岁时,听说理学大师朱熹的第四代传人许谦先生有真学问,将在浙江的八华山开班授课,全国各地赶去求学的有好几百人,朱丹溪也有点半追星似的跑去学习。等他对人性、道德、天理理解得更深入之后,就开始惭愧:「大丈夫所学,不是想着如何求真学问,却只是崇尚侠气,真是迷失啊」。如此日有所悟,过了几年,他的学业也渐成了。朱丹溪本来是准备走仕途的,但参加了两次乡试,都未能上榜。他认为自己尽过力了,得失皆有命,也就绝了仕途的念想。他的老师许谦,本就不是热衷名利的人。教授学生也懂得因材施教,因此学生都各有所得。一次,老师许谦对他说:「我生病卧床很久了,如果不是精通医学的人,是不可能治好我的。你的聪明超乎常人,也许愿意从事医学这门技艺吧?」听了许谦的一番话,朱丹溪慷慨地说:「读书人如果精通一门技艺,即使没有做官,也跟做官一样施了仁德。」弃儒从医的决心一下,性格爽朗的朱丹溪,就一把烧了跟科举考试有关的书,专心致志地在医学上下功夫了。这便是「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想法。而这时的朱丹溪,已经过了40岁了。艺成之后,以「倒仓法」为老师治病如果要建立好自己的医学框架,掌握好法度,必须得学习《素问》《难经》等经典吧!但自己家乡这一带似乎缺少掌握好经典的人。到他44岁的时候,朱丹溪打点行装,外出到处游学,希望能找到好的老师来教他,寻寻觅觅了好一段时间,也没找到。回到杭州后,他的一位好友知道了他这几年的经历后,大笑说,你不用费那么大的功夫,附近就有医学大师,这个人就是同一郡的罗知悌先生,人称「太无先生」。他精通医学,得到了金朝刘完素第二代传人的真传,又兼通张从正、李东垣两家学说。也就是说,朱丹溪之前的金元三大家,罗先生都通了。但这位罗先生天性孤傲,更有点恃才傲物,不轻易收徒传艺。朱丹溪去拜见了他多次,罗先生都不跟他见面。这时侯,朱丹溪的性格就显出来了。他天天杵(chǔ)立在罗家门口,风雨不避,持续了三个月,罗知悌终于见了他。一番交谈后,罗先生对朱丹溪很赏识,便收了他做徒弟。更把刘完素、李杲、张从正这三人的学问都传了给朱丹溪,并且说:「你要完全舍弃你原来自学的那些医术,因为他们不是正道的东西。」据说,这位罗先生还曾经对人说:「我一生所学,多亏有了这个徒弟,才不愁没有传人了。」朱丹溪得到真传后,拜别了老师,就回家乡了。当时他们家乡的医生,都推崇《和剂局方》。通行的做法是,病人来看病,把病情记录下来了,就去查和剂局方,看看哪一个像,就用哪个方。也就是说,相当比例的医生,实际上对中医学是不太明白的,也就是按图索骥罢了。所以,他们听了朱丹溪讲的学医心得后,都大表惊怪,对他既是嘲笑,又是排斥。只有他的老师许谦很高兴,还说:「我的病这回大概就要好了吧!」许谦得的是半身不遂为主的病,多年治疗,一直没好。朱丹溪就开始给他的老师治疗。一番诊断,他认为老师的病源在肠胃,淤血痰浊停于中焦,与脾胃土德不合(脾胃五行属土)。朱丹溪用什么方法治疗呢?这个方法叫做「倒仓法」。「倒仓法」曾经在一部很热的韩国剧《大长今》之中出现过,不过大长今的故事年代,比朱丹溪的年代要晚。所谓倒仓法,「仓」是粮食仓库的仓,人的粮食仓库,自然是胃、肠;「倒」就是倾倒,讲白了,就是催吐、泻下法。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这正是祛邪派张从正的路子。但奇特的是,朱丹溪不用一般涌吐、泻下的猛烈药物来「倒仓」,而是选用文火煮了很久的公黄牛的肉熬成的汁,让患者空腹大量饮用。为什么用公黄牛的肉汁呢?我们看看朱丹溪的解释,还蛮有趣的:首先,痰瘀久了就积聚成了有形的东西,依附在肠胃里。依附在这么回环曲折的地方,就不是一般的丸散能搞得定的了。于是想到用肉汁。因为肉汁可以渗透,无处不到,借助肉汁的润滑,还可以推逐、荡漾胃肠里的陈垢宿秽,通过上吐下泻排出体外。那用肉汁,为什么要用公黄牛肉的肉汁呢?首先,「牛」在《易经》当中对应「坤土」。黄色,也是土的颜色。黄牛肉,就对应坤土脾胃,可以当作治疗脾胃的药。那为什么要用公牛呢?这里也有讲究,我们知道脾胃坤土要行通,怎么行通呢?《周易》有句话叫「天行健」,也就是天以行为健。天属于阳,为了对应,牛肉也要用公牛肉,才有属阳的特性,才具有行通的能力。所以,公黄牛肉汁在这里有两个作用,一是推陈致新,去垢除病;二是润泽枯槁,扶虚补损。我们会不会觉得这个方法有点匪夷所思呢?或者解释起来不符合现代人的思维习惯呢?但关键是看疗效!许先生用了朱丹溪的这个方法,多年的顽疾就好了,而且第二年还得了一个儿子。许谦大了朱丹溪12岁,60多岁还能得子,厉害了。在朱丹溪的病案记录中,这种方法还不止用过一次。记载还有另外一个病人,也是病治好后的第二年,也得了一个儿子。所以,对中医的很多治法,我们不要想当然认为,这怎么可能?但各位听友请注意,这个方子用起来是有很多注意事项还有禁忌的,所以不要自己乱试。自成一家,创制「越鞠丸」朱丹溪治病的效果,让原来那些嘲笑、排斥他的医生们心服口服。不久,他的声望就传开来了。朱丹溪并没有自满,而是进一步把刘完素、李杲与张从正三家的学说加以推论发展。朱丹溪认为他们三家的学说,的确是高出前代医生了。但他们的方法也不能死守,也还有不足。于是他对三家学说弃其所短、用其所长,又用《易经》与《内经》的原理参验它们,然后撰写了《相火论》和《阳有余而阴不足论》两篇文章,来阐发他自己的观点。讲得简单一点,刘完素、张从正更擅长用寒凉的方式来清实热,而朱丹溪更关注用滋阴的方法来清虚热、虚火。所以,朱丹溪在金元三大家之外,就又成了一派——养阴派。那么他与金元三大家合在一起,就叫「金元四大家」。好,什么是实热呢?比如急性起病,发热,或者是出现一大堆临时性的上火的表现,这是火有余,是实热。这个时候就该用清热药,比如黄连、石膏、芦根、竹叶、夏枯草、桑叶、菊花这一类。什么叫虚热、虚火呢?就是因为水不足,制约不住火,显得火多了,所以滋阴就是类似于添加水来制约火。滋阴常用什么药呢?我们相对熟悉的可能有沙参、百合、玉竹、枸杞子、桑葚子等。不过,因为生活环境、工作环境还有生活习惯的改变,阴虚这类病,在现代比较少了。但朱丹溪提出的另外一个对疾病的认识,更有现实意义。学中医的人都知道,肝的一个主要功能是主疏泄,就是要让体内气的运行保持流畅,其实第一次提出这个观念的就是朱丹溪。在《格致余论》这本书里面,朱丹溪认为:「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fú)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郁是很多疾病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你看我们现代人,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健康压力等,或多或少、或轻或重都有郁闷在。朱丹溪更是将人身的郁证分为六种,也就是气郁、血郁、湿郁、痰郁、火郁、食郁。其中,气郁最为关键。朱丹溪创立的「越鞠丸」,就是统治六郁的。朱丹溪的经典医案要注意,朱丹溪虽然叫「养阴派」,但从他的见解就能看出,他的治疗并不局限在养阴,而是对于各家的方论几乎无所不通。我们看他的医案,用的方药确实面广,变化也多。比如有一例,说一位周进士很怕冷,即使暑天也一定要用棉被盖着头。服了数百剂大热的附子类的汤剂,还更重了。朱丹溪诊了他的脉,就告诉他说,你这是真热假寒的病。于是让他服了辛凉的药,吐了一升左右的痰,盖在头上的棉被因此减去了一半;之后再用散体表、清里热的防风通圣散给他服用,病就好了。周进士很高兴。但朱丹溪说:「你这个病虽然现在好了,但还得用清淡的食物来调理脾胃,保养精神。否则,之前积存下来的附子毒性一发作,恐怕就不能治了。」周当时可能不太以为然,没有按照朱丹溪的嘱咐来做,后来朱丹溪得知,周进士背部发了毒疮,病死了。其实,这个案例对一些人不分轻重、不分缓急滥用大剂量的附子、干姜、肉桂的做法,也是一个很好的警示。还有一例,说一名男子,小便不通,医生用常规利尿的方药来治疗,反倒更重了。朱丹溪诊了他的脉,说:「这是积痰之证,积的痰在肺里。肺属上焦,而膀胱属于下焦,上焦闭塞时下焦也会不通,譬如滴水的器具,必定要在上边的孔打开之后、下边孔里的水才能流出。」朱丹溪就是按照这个原理,用了呕吐法,病人呕吐完后,病就好了。因为呕吐,气有出路,气一通水就通,小便自然就通了。所以说,中医很多病的治疗,关键是在道理上面能不能想通,能想通,就好办了。再讲个例子,有一名妇女,生产后有个东西从阴道脱出来了,就像衣服的下摆,不能回缩上去。当时很多医生懵了,弄不清那到底是什么。朱丹溪说:「这是子宫。由于母体气血虚弱,所以随着孩子一起下来了。」于是就给她用了黄芪、当归、升麻之类补气血、升提的药物,同时又用了具有收敛作用的五倍子,熬成汤药来洗病患的部位,使它的皮收缩起来,子宫就回缩上去了。丹溪还安慰她说:「不用担心,三年后就可以再生孩子了。」这话后来又应验了。朱丹溪的医德还相当好,对来他家看病的患者,他真能做到不问贫富贵贱,普同一等。各地来请他看病的人,朱丹溪也是不分寒暑,不分昼夜,不管路途多么艰险,天气多恶劣,只要他抽得出身,都一定前往治病。这里,真可称得上《大医精诚》的那一段:「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我们这里说这几句话很是容易,但设身处地想一想,做起来有多难。想起金庸先生的一句话:「为国为民,侠之大者」。朱丹溪青少年时代的侠义之心,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用在了行医救民。朱丹溪,丹溪翁,用他一生的医学经历,为我们展现出了什么叫做「大医精诚」!很多人学中医,从来不会去看《中医基础理论》,觉得它枯燥、晦涩,或者总说些「正确的废话」。其实,中医最重要的就是「基础」,就好比建筑得以伫立,完全是因为地基。掌握了基础,就像房屋有了地基,地面之上任你搭建,百花齐放。中医有它内在的逻辑,近现代医家不辞辛苦,把两千多年的中医精华与理据总结为《中医基础理论》。它是医学院校大一新生的入学第一课。有了「基础」,后面的诊断、方剂、针灸、内外妇儿科等学习才「顺理成章」。因此,学会利用前人的理论总结,是给中医小白/初学者最实用的建议。为了让喜欢中医的普通人能学到这门高等学府必修课,答摩邀请广中医教授、博导潘毅老师录制了中医基础视频课。▽长按海报订阅/查看详情这门课,潘老师曾为广中医、香港中文大学、新加波中医学院等高校的数万学子讲过,受到热烈欢迎。并且其本人被评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史上最受欢迎老师」「2009年全国医学专业最受欢迎十大教授榜」。它适合小白或初学中医的中医粉,将高等学府一个学期才能学完的中基,浓缩为60小时的精华课,为中医爱好者大开方便之门。有知识不稀奇,有见解才稀奇。《潘毅·中医基础》就是一门能给人以见解的好课。如果你早已不满足于半桶水的中医养生水平,如果你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较完整的中医知识框架,如果你发现了这个花很少的钱就可以听大学博导讲课的机会…那么来吧,我们在中基训练营等你! 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