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 我在七农场当广播员 作者/王惠文

欢迎转载本公众号的作品,转载时 注明转自《唐山知青诗社》。自稿件发出之日起,一个月内未收到本刊发布信息,稿件可自行处理。

公众号第71期

我在七农场当广播员

王惠文

1968年9月,我下乡到柏各庄农场五分场六队,经过4年的摸爬滚打、风雨磨难,1972年11月,被调到七农场场部当了广播员。播音工作始终是我的志愿,如今梦想成真,喜悦之情难以表达,但七农场荒凉、知青少,我又有些惆怅。

当时的七农场,现在是曹妃甸湿地的一部分, 是一个成立得比较晚的农场,连电都没有,那里盐碱地多,水少,没法种水稻,主要是生产芦苇。那时,宣传工作特受重视,总场的大街上,各农场、各生产队高音喇叭比比皆是,家家户户也都安上了小喇叭,普及程度可算是家喻户晓。

广播员的工作任务就是早晨和中午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联播》节目,转播总场广播站的《农场联播节目》。到了晚上,还要有本农场的联播节目,报道本农场的形势动态、生产状况、宣读批判文章、表扬好人好事等等。并且把好的报道和文章投到总场广播站,如果总场广播站播送我们的稿件多了,那也觉得很有成就感了。

当时的七农场广播室和电话室同在一间屋里,一台旧的不能再旧的卧式扩音机,在屋角的一个办公桌上平躺着,因为没有电,是用蓄电瓶带动的,据说,我的前任广播员在时,隔不长时间就要在电话员的帮助下,抬着蓄电瓶到机务队去充电。我比她幸运,去了没几天就通电了。

去七农场的第一天晚上,我点亮了桌上的煤油灯,打开扩音机,开始了我的第一次播音。由于七农场人少,报道工作比较簿弱,场部领导要求各生产队都配备报道员,广播站归政工组领导,上午经常和宣传干事一起下队了解和交流情况,下午组稿、改稿,为广播做准备。每天忙忙碌碌却觉得很充实。有时,总场广播站也会把我们各分场的广播员召集在-起,进行思想和业务上的培训,我们还可各自叙说本农场的趣事,也是满开心的。但也有令人特紧张的事情,有一次,总场传达说某某县的某地出现了敌台广播...当时,那可是重大的政治事件啊!所以,我每次广播都格外地认真,不敢有一丝的怠慢和松懈。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广播站按照上级的要求,广播室和电话室分成了两个屋子,老的扩音机被淘汰,换上了明光锃亮的新的立式扩音机,增置了新的录音机,唱盘除了样板戏之外,还多了许多歌曲,这样就充实和活跃了我们的广播内容。我也可以利用录音机来提高自己的播音水平。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渐渐地和七农场的人们融在了一起,同他们一起谈工作、唠家常、和同龄的姐妹们说说悄悄话....

七农场最忙的季节是入冬以后,那时,绿色的海洋变成了金黄一片,芦苇该收割了。人们挥舞着镰刀把芦苇割下来,捆成捆,堆成一个个金色的小山丘。从四面八方前来买芦苇的人来车往、络绎不绝。苇地里镰刀割苇子的嚓嚓声和人们的欢笑声,拉苇子的汽车轰鸣声和马车车把式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整个七农场沸腾了。大道上装满芦苇的车辆- -辆紧 接着一辆,可绵延三四里,场面十分壮观。

这时,也是我们最忙的时刻,各队报道员写的报道纷纷而至。除了广播还要和场部科室人员参加割苇大会战,跟随场部和各队的领导到各队的劳动现场进行联查和评比。有一次,联查回来后,我写了篇《生产中抓产量更应抓质量》的文章,用算帐的方法,说明每根芦苇多割下三四公分,积少成多,对创产创收就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阐明注意质量的重要性。文章广播后,大家都说写得好,很精辟。场部的黑板报上登了这篇文章,总场广播站也很快地播送了这篇文章,就连我们的一把手在大会小会上,也是掰着手指头跟大家算经济帐,强调注重质量的重要性。我心里美滋滋的。

一曲雄壮高亢的《东方红》划破了夜空,“七农场广播站现在开始播...”我的声音在七农场的上空回荡。家家户户的电灯亮了,人们从睡梦中醒来,洗漱打理,手拿镰刀开始了一天紧张的劳动。我好像又回到了从前。

要说我们知青在农场酸、甜、苦、辣、咸都尝过,我觉得在七农场当广播员的日子就算是比较甜的吧。

(0)

相关推荐

  • 散文《时光,定格在1976》 王梅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    一九七六年三月,我在礼泉县裴寨公社下乡插队期间,公社通知我去瓦庙山三万三造林指挥部当广播员.接到这个通知,有点纳闷,为什 ...

  • 《青海兵团五十五周年祭》(十二)

    <青海兵团五十五周年祭>(十二) 行者祝杰 2020-09-23 阅读 6167 关注 十七.回高原 青春,无论怎样度过都不会躲过老人的回忆. 因为青春是爱的季节,激情燃烧,青春留下的印痕 ...

  • 知青岁月 我和兵团战士的情缘 作者/苗瑞广(二)

    公众号第94期 我和兵团战士的情缘 苗瑞广 第二次大搬迁   1972年初,团里计划工作会议上明确我们连为"农业连",扩充到3000人.要到远离团部80里外的山沟里建点开荒种地. ...

  • 知青岁月一我当教师的起点 作者/郭秀芬

    我当教师的起点-郭秀芬 每当我翻开相册,看到这张照片,都会对每个学生的脸庞仔细端详一番.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又会在脑海里重现一遍.照片上记录的是我教师生涯的开始. 1968年9月,我到柏各庄五农场五队 ...

  • 文学原创 ·《知青岁月-致我逝去的青春》- 作者 李鸿雁

    编者语: 知青岁月,一个很多年轻人不可想象的岁月.那是一段充满热血与激情的岁月,那是一个融合了苦与乐.善与恶的岁月,那也是一个充满无助与忧患.悲欢与离合的岁月,很多人生就是在那个时代成长的,留下了许许 ...

  • 一个经验穴,治疗七种常见痛症作者/王历雷...

    作者/王历雷 彭建如 在推拿治疗落枕时,对有胸锁乳突肌强直性痉挛者,不宜于局部施术.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笔者首先在远道取穴,以缓解痉挛.但按摩外关.后溪.悬钟.落枕点.四渎.天井等穴效果不甚理想. 在 ...

  • 岁月 人生(外一首) 作者/王力光 演播/赵燕(视频)

    [总第289期] 传承北镇文明 弘扬医闾文化 打造地域精品 <梦圆医巫闾>入驻作家 王力光  张利杰  黑马  崔盈  曲素梅 王莹  千之叶  刘俊瑾  晴耕雨读  李月华  谢凤钰   ...

  • 知青岁月 农场趣事 作者/高文忠

    公众号第61期 农场趣事-高文忠 我是1968年下乡到柏各庄农场五场三队的.在农场5年中,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使我懂得了劳动的价值,了解了社会,理解了人生,这5年的一瞬间是基石,托着我又走过了5 ...

  • 知青岁月 | 随父下放五七干校 返城读书再下乡

    小勤同学制作的老照片视频<致青春>,七十年代阅马场中学那熟悉的校园,还有那青葱的十六岁,这一切都远离我们而去,岁月悠悠,看着视频里的一幕幕往事,勾起多少乡愁. 拆除中的阅马场中学 年轻时看 ...

  • 陈凯歌回忆录:青山——云南农场知青岁月

    陈凯歌回忆录:青山 文: 陈凯歌 一九六九年春天,我离家远行.临别的时候,一位不走的朋友打开地图,手指在上面走了很久,终于抬起头,把帽子往下拉了拉,问:你肯定那儿还是中国吗? 这是一片青绿的大山,在云 ...

  • 知青岁月 粗瓷大海碗 作者/杨荣昌

    公众号第60期 粗瓷大海碗-杨荣昌 星期天,去逛旧书市场,正优哉游哉间,忽然眼前一亮--在路边一个地摊上,我发现了一只粗瓷大海碗,摆在一堆旧物中间,价格不菲.我蹲下来,仔细端详着这只熟悉的粗瓷大海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