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约读书会 | 5月13日 成长的寓言(4)

罗伯特·戴博德

【英】

  • 这并不是一本写给孩子看的书,而是一本非常有深度的心理疗愈读物。

  • 出版20多年来,已成为英国国民级心理咨询入门书。

  • 体验心理咨询的每一个细节,见证疗愈和改变的发生。

2021

05·13

第五章  成长的寓言(4)

“你可以说慢一点儿吗?”蛤蟆请求道,“每次我觉得理解了一点儿的时候,你又继续讲别的东西了。”

“很抱歉,”苍鹭微笑了,“我知道关于这个话题我会说得有点儿多,但我认为这很重要。蛤蟆,理解你的童年就是理解你自己的关键线索,这贯穿我们咨询的全过程。弗洛伊德曾说,'本我所在,自我相依。’这个我会在以后做解释。好了蛤蟆,你没有理解的部分具体是什么?“
“你说我们在婴儿期就开始学习应对生活,我们得对自己天生的行为做出调整。这个具体是什么意思?”
“你的问题非常好。我用一个小故事来回答你。这是个科幻故事,所以你可以天马行空地想象。
想象在一个很小的星球上只住着三个人:你和其他两个人。那两个人的身高比你高一倍还多,所有的事情你都得完完全全依赖他们,不光是吃喝,你的情感需求都得靠他们来满足。他们通常都对你很好,你也用爱来回应他们。但有些时候,他们会对你生气,这让你感到害怕和不快。他们是那么的高大有力,所以你感到很无助。你怎么看这个故事?”
“我不太喜欢这个故事。如果那个人是我,我会造一般宇宙飞船,以最快的速度逃离那两个家伙。”
“不幸的是,你没法逃离。所以你只能忍受这个状况,同时学习如何尽你所能地去应对。”
蛤蟆已经明白了故事的内涵:“那也就是说,我得学着调整自己的行为来适应这个特定的情形。”
“很好,”苍鹭回应道,“你现在真的在学习了。正如你所理解的那样,刚才的故事是一则关于婴幼儿时期的寓言。从呱呱落地起,我们的生命里只有两个人陪伴,有时候甚至只有一个人。和我们相比,他们是那么的强大,而我们则全然依靠着他们。因为无处可逃,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去适应他们每一次的喜怒无常。我来画一个图形进一步解释。”
他走到白纸板跟前画了一个圆,在上方写上“儿童自我状态”这几个词。接着他画了一条横线,把圆分成了两半。
在圆的上半部,他写上“自然型儿童”,而在圆的下半部则写上“适应型儿童”。看上去是这样的:
儿童自我状态
自然型儿童
适应型儿童
“好了,蛤蟆,今天的面谈就到这里。这一次我们谈了很多,也一定给了你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所以我要给你一些作业,为下一次面谈做准备。”
“噢,不!”蛤蟆回答,他看上去十分焦虑,“别留作业!我一向讨厌预习。这个礼拜我可能没法做任何作业。实际上我刚想起来我还有很多活儿要干,我可能还得去镇上。还有别的一大堆事儿。”他怯怯地加了最后那句。随之而来的是两人良久的沉默。

“我有点儿好奇,你会怎么分析刚才你对我说的这些话?”苍鹭问。

“呃,我只是告诉你我为什么没法做作业。”蛤蟆显得很不自在,也无法直视苍鹭的眼睛。
“是的,可你觉得你的那番话会给我什么感觉?”
“我真的不知道。我只不过告诉“蛤蟆换了个坐姿,说:“你我没法做作业的理由。”
“这些是理由吗?”苍鹭问。
停了好一会儿,蛤蟆说话了。“也许你觉得听上去像是借口?”
“你觉得呢?”苍鹭问。
“我能理解你这么想,”蛤蟆答道,“可'作业’这个词让我感觉很糟糕。我还记得很清楚,上学的时候,我在晚上努力学习拉丁文或是背诗歌时的感受。还有恐惧,我很害怕第二天早上答错了会挨罚。”
“所以当我说要给你布置作业时,你处于什么状态?”
苍鹭问。
“儿童,”蛤蟆迅速回答,“过去所有的恐惧和焦虑全都涌上心头。苍鹭先生,是不是我有什么问题,才会有那样的表现?”
“不,当然不是。”苍鹭温和地说道,“我们都会因为某些词或某些场景而触发童年的感受。我猜大家最有共鸣的触发词就是“牙医'吧。”
“噢,不,别提牙医!”蛤蟆抓紧他的下颚,故意做出痛苦的表情。
“那么我就不用'作业’这个令人害怕的词了,我会请你在我们下次面谈前做一些事情。”
“什么样的事情?”蛤蟆问道,还有一丝戒备。
“回想一下你的童年,想想那些过往还有最初的记忆,然后我们再看能不能在咨询中一起悟出些什么来。再会,蛤蟆。我期待下周再见到你。”

TRUE HEART

预约咨询,请扫二维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