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可能没想到,《经济学人》的2020年终特刊里,中东的内容占据了不少的篇幅。
特刊封面 图源 The Economist
在名为《一个黑色黄金年代的终结》文章里,作者提到了经济方面的油价问题:
疫情造成的需求下降,使布伦特原油在2020年最低跌至21美元/桶,2021年价格会有所回升,或许会突破50美元大关。中东的大多数石油国家仍将不能平衡其收支。
在另一篇关于中东局势文章里,记者用克制的笔触写下了这样的副标题:新的冲突正在塑造这个已经动荡不安的区域。
“阿拉伯-以色列敌意的冷却,只是中东变化的一种方式,甚至也可能不是最重要的方式。随着老牌大国的撤离,新大国的进入,以及地方角色发挥更大的影响力,新的冲突正在产生。这些变化将在2021年加速,并持续影响未来。”
相信读完这两段话,明眼人已经看出了世界局势转变的新信号,以及我们自身生活可能面临的变化。
为什么《经济学人》这样的杂志要花如此多的笔墨讲中东?想必大家都认同,今天的世界是足够多极化的,随着这种多极化的发展,国际局势也变得愈发复杂,没有一个全局观,就很难理解当今的世界。当我们打开新闻网站,关于中东的报道一定是最错综复杂、迷雾笼罩的,权谋、宗教、传统、人性和梦想以一种最离奇的方式,缠绕交叠在一起。它的历史与今日如此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经济政治文化,充满了血泪,但也暗藏着关于人类未来的预言:两次世界大战在中东悲剧上演,千年的帝国兴起与强权更迭,充满了王侯与将相的野心与背叛,还有影响着整个地球的兵戎相见与骚乱。可以说,解剖中东的过往,就是了解今天世界复杂性的一把最重要的钥匙,是预警未来最客观冷静的会面。如果足够了解历史,我们就能从宏观的角度理解当下的变化。如果能理解世界过去和现在是如何运转的,我们就能更加了解今天的生存现状。学习中东的历史,则能帮助我们去理解大国的逻辑,去理解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冲突,甚至更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解读当今时事新闻的方法论。比如:为什么西方对阿拉伯世界抱有负罪感?阿拉伯世界又为何普遍敌视西方?要知道,欧洲是西方历史与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在新大陆发现之前,中东是与之来往最密切的地区。中东历史与西方历史是在紧密联系与相互作用下发展的,比方说,也正是当初中东的局势促成了新大陆的发现。甚至我们可以说,通过中东这一参照物,可以让我们将西方历史看得更清更明。因为,如果说历史是一面可以反映现实的镜子,那么扭曲的历史就是哈哈镜,西洋镜是看不到现实的。所以,通过中东的历史,可以让我们从一个最好且最直接的侧面去了解西方的历史与发展。而从这一视角看到的珍贵东西,是通过中国历史或直接学习西方历史时,很难看到的。
说过了中东历史的重要性,《中东往事》将怎样展开呢?
我们的故事从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开始讲起,回顾它长达三个世纪的滑坡,那正是欧洲列强崛起的时刻。看英国、法国、意大利、沙俄与奥匈帝国是怎样将它慢慢蚕食;困兽犹斗,看它怎样在一战之后最终倒下,土崩瓦解、分崩离析。我们会去巴尔干半岛问一问这个欧洲火药桶的前世今生,再去安纳托利亚以东,见证亚美尼亚大屠杀的前因后果与整个过程。接着向南,在圣城麦加,我们会再次见到TE劳伦斯,与他一同参加贝都因人的阿拉伯起义,透过哈希姆家族的阿拉伯之梦,看到沙特王朝的崛起。我们也会站在凯末尔的身旁,看他如何以少胜多、所向披靡。希腊人收复君士坦丁堡的梦想却在士麦那的大火中铸成了新的土耳其。荡气回肠的中东故事,让我们有幸穿越回去,看一看独裁者的成长之路,极端与强权,孰轻孰重,孰高孰低。在听完这些内容化,无须他人多言,你自能看得出影响历史变迁的关键时刻,分得清决定历史走向的趋势,更能从历史人物身上,学习做决策的能力,三联中读 X 知名文史类博客主播加州101,精心打磨后,为大家带来重磅节目《中东往事》。
全节目预计一共70余集,近4000分钟,是结合了数百部多种语言和无数典籍资料后的心血。体量虽然是一个重要的参数,但是光有量是没有意义的,重要的是我们带着什么样的问题与迷惑去阅读、去解读。当问题可以在阅读之中得到解释,那么你就会变成这个故事的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