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脉与带脉
经络的那点事--冲脉与带脉原创 谢小鱼儿 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2017-02-12冲脉和带脉大家好,今晚开始,我们讲课的体例要改变一下,因为剩下的六条奇经是没有自己的穴位的。我们讲这剩下的六条奇经,主要从他们的循行路线及病理生理进行讲解,中间可能会穿插再讲一下相关的穴位。今天晚上我们讲冲脉和带脉。首先,我们看冲脉循行原文:《素问·骨空论》: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侠脐上行,至胸中而散。《奇经八脉考·冲脉篇》:其脉与任脉,皆起于少腹之内胞中。其浮而外者,起于气冲,并足阳明、少阴二经之间,循腹上行至横骨,挟脐左右各五分,上行历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至胸中而散;凡二十四穴。
在以上两段循行记载中,冲脉均是从我们腹股沟开始,往上走,和足少阴肾经的路线重合,到我们的胸前部循行就结束了。但是,冲脉还循行于我们双下肢。如:《灵枢·逆顺肥瘦第三十八》: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焉。其上者,出于颃颡,渗诸阳,灌诸精;其下者,注少阴之大络,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入腘中,伏行骭骨内,下至内踝之后属而别;其下者,并于少阴之经,渗三阴,其前者,伏行出跗属,下循跗,入大指间,渗诸络而温肌肉。在下肢的循行路线中,冲脉也是随着足少阴肾经走的。不过,在冲脉往下走,快结束的时候,冲脉跨过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阴脾经重合了,也就是“下循跗,入大指间”。这段与足太阴脾经循行重合的原文,说明了冲脉与脾经的联系,所以才有后面“渗诸络而温肌肉”的说法。因为,脾主肌肉(还有与足阳明胃经的联系,后面再说)。这就是冲脉的循行,我们要记住的是,冲脉基本是和足少阴肾经的循行是重合的,在下肢末端是和足太阴脾经重合,在上部则走到胸前部,不像肾经那样走到咽喉和舌头。其次,我们还要记住的是,上面原文提到的,冲脉是“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焉”。就是说我们前面说了那十二经,这十二经的经气及其相关的五脏六腑的气血都是汇聚在冲脉,存在于冲脉,然后由冲脉再分别按需要分配给他们。所以说,冲脉是人体气血的总仓库、总调动官员。接下来我们说说带脉的循行路线:《灵枢·经别第十一》: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奇经八脉考》:带脉者,起于季肋足厥阴之章门穴,同足少阳循带脉穴,围身一周,如束带然;又与足少阳会于五枢、维道;凡八穴。
从以上两段原文,我们可以看到,带脉就是围着我们腰部转了一圈,其水平大概就在我们第十四椎,也就是第二腰椎的水平。我们之前讲课讲过,第二腰椎棘突下的穴位,叫命门穴,这个命门穴是与我们的肚脐相对应的。从这我们可以推测到,带脉是绕过我们肚脐附近的,他在腰部的一圈,大概就是在肚脐上下的水平绕了一圈。他经过肝经的章门穴,足少阳胆经的带脉穴、五枢穴和维道穴,左右各2穴,共8穴。跟冲脉一样,带脉是和足少阴肾经相关,和足少阴之正相联系;同时又与肝胆经相联系。所以,对于带脉我们必须记住,肝肾胆这3个脏腑。这对于理解带脉的生理病理具有帮助。下面,我们就开始讲冲脉与带脉的生理和病理。首先讲冲脉:冲脉的生理,首先是十二经脉及五脏六腑之海,汇聚十二经脉及五脏六腑的精气,并且十二经脉及五脏六腑也由冲脉所濡养。为什么呢?冲脉汇聚精气,这个好理解,就是所十二经脉及五脏六腑出去工作,把所得的钱都交给冲脉存起来;但是,既然冲脉要十二经及五脏六腑的钱所供养,他又凭什么去濡养十二经和五脏六腑呢?理解这一点,我们就要回到刚才循行原文说的,冲脉与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重合。前者是先天之本,后者是后天之本。一个人先天的气血是基础,后天的给养是源源不断的能量。所以,冲脉是沟通先天与后天的重要经脉,是含有先天与后天气血的源泉。这时候我们再看冲脉的命名就好理解了。《道德经》里面说,冲气以为和。冲脉里面先天与后天之气交融和合,人体的气血自然也就会充盈,人也会精神饱满。但是,冲脉的这种交融和合状态,必须在冲脉通畅的前提下才有意义。因为,冲脉另外一个意思,也就是通脉,冲,在古字里面和“通”同义。所以,作为先后天气血的源泉,自然也就可以濡养十二经和五脏六腑。那么带脉的生理呢?我们说带脉与肝肾胆相关,带脉犹如一条腰带,横在我们的腰间,约束着纵行的十二经和其余七条奇经。得益于带脉的约束,其余经络的气血通行能够有序的进行。但是,带脉在临床实践上,更重要的是和女子的月经和带下相关。这也是带脉命名的另一种含义,主女子带下月经。由于带脉的约束,肝藏血、肾藏精和胆利湿的功能不至于失去控制。所以肝藏血、主疏泄有规律,女子的月经能够按时而来;肾藏精,精气不轻易外漏,则腰部强劲、活动灵活;胆利湿,疏泄有度,则湿热之邪不易积聚于内,带下如期而下、如期而尽。生理如此,那么病理状态下呢?也就是冲脉、或者带脉病了呢?我们还是先说冲脉为病:我们上面提到,冲脉就是十二经和五脏六腑气血汇聚的地方,那么他冲脉病了,首先表现的就是气血亏虚,而且是很重的亏虚。我们可以想象,作为一个粮仓都粮食不足,那么食物短缺的程度就可想而知了。冲脉气血亏虚的表现是什么呢?我们说冲脉与脾肾经重合,关系最大。冲脉气血亏虚,体现在肾经方面,就是男女的不孕不育,可见我们现代医学说的女子的习惯性流产,男子的精子活动度底下。如果体现在脾经,就是气血化生不足,不能濡养人体四肢,表现无消瘦乏力,腰椎弯曲畸形等。其次,我们说冲脉是“冲气以为和”,如果冲脉之气不和,那么就会乱窜,即如《素问·骨空论》:冲脉为病,逆气里急。有气往上冲的感觉。有些人,尤其在晚上,会觉得有气从肚子下往上冲,直接上顶心肺的位置,真的有一种“顶你个肺”的感觉。这就是冲脉之气乱窜的表现。这时候就要平冲降逆。而带脉为病呢?最典型的就是腹型肥胖,腰部冰冷、僵硬,如《难经·二十九难》:带脉之为病,腹满,腰溶溶若坐水中。带脉的约束功能失调,那么气血都会聚集在腰部带脉的位置,气血有余,自然我们的腰围就会增粗。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人,肚子很肥,腰部是那种虚胖的,其实都是带脉有病的。这一类人,一般腰部也会发冷,摸上去都是冰凉的。因为水湿之邪都积聚在腰部了。其次,带脉与肝胆相关。带脉的约束功能不行了,肝胆的疏泄功能自然就受阻,那么人体的湿邪不能排泄出去,就会积聚于肝胆经里面,表现出来就是女子的白带异常,有异味,甚至有人会有异常的黄色或者绿色的带下。从另外一方面说,带脉不能约束了,无论气血还是一些不好的人体代谢废物都往下腹部积聚,那么我们下焦就很容易堵塞。下焦堵塞了,我们就会表现一系列的男女性疾病。那么冲脉和带脉又有什么联系呢?我为什么要合在一起讲呢?因为这两条经脉对于人的气血生成运化具有三足鼎立的重要地位。我们先看《素问·痿论第四十四》的原文:治痿独取阳明何也?岐伯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阴阳揔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於督脉。故阳明虚而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阳明经、冲脉和带脉总管了人体全身的气血生化,尤其我们的肌肉筋脉营养。如果冲脉病了,气血不能补充阳明经的气血,则会肌肉乏力;如果阳明经病了,那么冲脉也得汇聚不到充足的气血而不能够濡养我们的肾经;带脉病了,就不能约束阳明经和冲脉,腰部以下就会松垮垮的没力。而这三足鼎立的经脉,最后都是要络属于督脉。所以督脉具有总督一身经脉的作用。所以我们讲奇经八脉,通常会把冲任督带四条经脉一起讲,以体现这四条经脉唇齿相依的生理和病理状态。那么对于冲脉与带脉的病变,如何去处理?病在何经,就取那一条经的穴位。冲脉的穴位是:气冲、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左右共计24穴。带脉的穴位是:章门、带脉、五枢、维道,左右共计8穴。冲脉常见的气血不足,临床上常用气穴、肓俞;带脉常见的月经不调、带下异常,临床上常用章门、带脉。可针、可灸(麦粒灸、艾条灸、热敏灸都可)。另外,我们之前提到的八脉交会穴,也是重要的奇经八脉取穴。“公孙冲脉胃心胸”、“临泣胆经连带脉”。冲脉与足太阴脾经相交,取足太阴脾经的公孙穴可以调节冲脉和脾经,治疗胃、心及胸腔疾病。常见的,如胃痛、心绞痛、和呼吸不畅、气上逆的病症。胆经和带脉相交,可取胆经的足临泣,治疗行走不便、胁肋部疼痛等病症。也从这句歌诀可以看出,带脉虽与肝胆肾三经相连,但是与胆经联系最为密切。那么今晚我们的课程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的收听!因为奇经八脉里面,除了督脉任脉有自己的穴位外,剩下六条经没有自己的穴位,所以就不着重讲穴位的应用,而重点讲经络的应用。希望能够讲解得让大家有一点点满意!
收听语音,请关注千聊live:谢小鱼儿的直播间
一个纠结的秤子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