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演奏者陈公幸作品赏析
演奏者简介
陈公幸,江苏省苏州市人。自幼酷爱音乐,工科出身的他,闲暇时间多用在了拉二胡上。多年来,在外企新春联欢会及多个社区组织的文艺汇演中,常登台演奏,博得一致好评。
《二胡情韵》
陈公幸
似雪梨花人不见,如歌柔乐荻丛来。上世纪六十年代末,随父母下放苏北的十年中,是二胡以她那悠扬婉转的音律和深沉内含的美感给我以心灵的润泽和抚慰。
春天,门前二十多棵梨树一同绽放,和芦苇边的那颗桃树交相辉映。站在村口一望,那简直是一幅桃源画卷!每当这个季节,我常会在梨花丛中拉二胡。《春江花月夜》、《田园春色》、《红旗渠水绕太行》等乐曲,便是我在梨树下常拉的曲子。回忆当时,想学一种技艺,最后我还是选择了结构简单的民间乐器二胡。虽说越是简单的东西,学起来越不简单,但我自觉比较能坚持,学习之余还大把的闲暇时间。于是乎,夏练三伏,冬练数九。硬是将开始时的“锯木头”,拉成恰似里下河水一般地舒缓流淌。夏日炎炎,蚊虫飞舞。我便用脸盆涂上湿肥皂向空中挥上几下,黑压压的蚊子粘了好几层,然后再坐下来静心练习,有时索性钻进帐子拉上一阵;寒冬腊月,头戴绒线马虎帽(只露两只眼睛),脚踩芦花毛窝子练习,手僵了搓搓再练。我的演奏常成为两个哥哥画山水、花鸟的背景音乐,而他们的画面正好是我演奏想象的意境。几年下来学渐入佳境!在我学琴过程中,有一件事特别感人,在我拉琴的时候,隔壁的九十多岁的老奶奶会静静地站在我家厨房拐角处入神的听,音乐不停,她人不走。人性中都有对音乐的需求和美好的向往啊!
练到瓶颈期后,感觉不能再一个人埋头苦练了。我便多听收音机里的音乐节目(只能听,不能看,不像现在媒体这样发达),多加揣摩,突然发现名家的演奏是如此扎实有力!我便开始模仿,卖力地用尽洪荒之力,却越拉越糟!信心全无。
父亲看到这之后,什么话也没说,只让我休息休息,到村上看看农民们的劳动。于是我便从村西头溜达到村东头,随意看看身旁锄地的农民和周边的田园景色,权当是散散心的!回家后,父亲问我看到了什么,我说什么都没看见,只看到顾正欧在屋门口砍柴摞了一大堆,还有东村头的人在锄地。父亲便从我看到的启发道:做事要讲方法,如砍柴和锄地一般,要放松,用巧劲,像打太极拳那样四两拨千斤! 我很庆幸,我父亲虽然不会作出细节的技术方面的指导,但每当我遇到困难时,他总会在大的方向上给予点拨。鼓励我学习,同时父亲还给定了个努力目标,有诗为证:
《给幸儿学琴》
圆润珍珠滚玉盘
清脆快刀破节关
柔扬春风拂高柳
婉转莺歌隔叶翻
这之后,有了一些外界的联系,认识了当地的杨老师。之前,他是阜宁县杂技团的二胡首席,有幸邀请前来我家示范。他演奏了一首刘天华的《空山鸟语》,一下子把我们带入了深山幽谷、百鸟鸣啭的优美意境。只见他运弓自如,右手犹如舞蹈一般大气潇洒,情感表达和技巧应用已达到如火纯清的境界。他还将自己珍藏的刘天华的二胡曲借绘我。真是如获至宝,在煤油灯下我认真地抄写,然后一首首地练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是越拉越喜欢,夏日的晚上,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令人心旷神怡。一家人浸润在音乐的氛围中,天当围幕,地当舞台,大哥坐在家门口高高的草垛上,吹奏笛子曲《扬鞭跃马送公粮》,节奏明快,韵味十足,表达了农民丰收的喜悦,笛声悠扬,随风飘送到远处的村庄和田园;小妹用筷子敲竹筒为我打节拍。一首最拿手的二胡曲《喜看麦田千层浪》随旋律展开,微风徐来,音波还真有点一浪一浪的感觉呢!声声入扣, 正所谓:琴曲悠扬笛声脆!清风在听,明月在看,除此之外,自然也少不了被这氛围深深吸引的热心观众-----邻舍村民们。 我有一个梦,梦想成为生活在艺术世界的人,直到有一天晚上真的做成美梦啦,一个人从头到尾举办了一场独奏音乐会,有笛子,古筝,扬琴,琵琶和二胡,曲曲精彩动人,美妙无比,音乐会举行了约一个半小时,音乐是时间的函数啊,我醒来时,音乐会刚好结束,但呈现在我脑海里的每个乐谱都非常清晰,大多都是ABA曲式的,其旋律、和声、力度及音色处理都自然天成。可惜,当时没有用笔记录下来啊。要不然就可和大家分享啦!
应该说学琴的经历是艰辛的,但每次的收获又都是喜悦的!
这几十年二胡民乐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教学都建立起了一整套科学的标准方法,根本不需要像我们小时候那样一个人瞎琢磨了。记录这段文字,且当为我们这一代特殊地经历作个见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