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去世的时候可以多体面?看袁老和吴老就知道了

来源 l逆刘而上(ID:yuanyuankaoshi)

人在去世的时候可以多体面?

我们农村以前有个孝子,贼有钱。

意思是本人很贼,但却有钱。

是个煤矿老板。

父亲在世的时候,他几乎没有时间回家陪伴;

父亲去世的时候,大张旗鼓,甚至请了直升机在我们村的顶部盘旋。

隆重的葬礼,也没有把这件事情变得多体面。

大家会在背后嘲笑他,活着的时候什么都不管,死了来这些,没有意思。

我最近看到袁隆平院士去世时候的一些细节,泪流满面,同时又很感慨,明白了什么叫做,从生到死都很体面

01 保重身体

安度晚年是个很高的标准。

第一,年轻时候,一定要保重身体,认真生活,争取身体康健,无大病。

袁老身体一直很好,年轻的时候,曾被飞行员考试录取,也差点进了游泳国家队。

爱好广泛,爱小提琴,爱打气排球,爱麻将,也爱生机勃勃地跳踢踏舞

他常说自己:80岁的年纪,50岁的身体。

过了80岁,钟南山有次给他做了个身体检查,说袁院士,你身体基础非常好,心脏很好,肝功能很好,肌肉也很好,就是肺部有点小问题,但没有任何不良病变。这些问题都是多年吸烟造成的。

于是有63年烟龄的他,就彻底下决心,戒了烟。

真的,同志们,有一个好身体,会让你晚年活得不那么狼狈

年轻的时候不要老是造作,等你身上有了病,再也没有回头路可以走了。

从此以后,余生都要跟病痛相伴,那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

02 不过度治疗

第二,去世之前还是不要过度治疗。

在生命的最后一天,袁院士的家属,跟抢救组人员反复强调说,不要强求,不需要电除颤复苏和插管措施,让他走之前少受些罪,顶多推一些药物来维持,其他的,就顺其自然吧。

我觉得这真是对死亡最好的态度了。

到了生命的终点,安详地离去

过度的治疗可能会让你多停一些时间,但是真的会承受无比的痛苦,并且也没有任何生命质量可言。

如何选择,当然是人权,但是我希望的是,我活着的时候非常尽兴,要去世的时候也认命。

负隅顽抗有的时候意义不大,尤其是去世之前的那种挽留措施。

03 有情感支持

第三,我真的觉得,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太重要了。

铺天盖地的消息中,最打动我的细节就是:

病房里,袁老的家人围在他的身边,在他弥留之际,轻声唱他平日里最喜欢的歌,一首接一首地唱,谁忍不住想哭了,就出去哭一会儿,然后回来继续为他唱。

然后袁老就在家人的歌声里,又撑了将近两个小时

我把那个片段看了好多好多遍,就在想,人一定要有个幸福的家庭。

你像人家袁老师,既没有负天下人,也没有负身边人

他的家人一看就是教育良好,并且平时的时候也是非常团结和友爱的。

家庭是你巨大的情感支持。

在你离开世界的最后一刻,你不是孑然一身,看到的不是子女为了钱财而撕扯,也不是他们带着面具围在你的病床前等你咽气。

而是他们温柔地拉起你的手,为你唱一首歌。

你听到的不是哭声,是歌声,歌里唱的不是悲伤,是爱意。

你走得很不舍,但是你没有任何牵挂。

我觉得这种境界真的太少有人能做到了,如果有一天我们要离开这个世界,世界会为你唱一首歌吗?

人总是顾此失彼。

我的工作非常非常忙,我经常在想,你要让我放弃工作,我人生会有遗憾,但是我顾不上家庭,人生也会有遗憾,如果不生小孩,我也会有遗憾。

我们既想活得有价值,做出一番事业,又想要照顾家庭,获得幸福,我们总是希望左右兼顾

但看完袁隆平院士和吴孟超院士的事迹之后,我有一种感受,就是你真的踏踏实实地做好眼前事就可以了。

04 做好眼前事

吴孟超院士可能大家更不熟悉一些,他就是共和国一天陨落的两颗星星当中的另外一颗。

他是个外科医生。

90多岁的时候,依旧上手术台。

手稳,而且手准、手快,可以凭手感分辨出肝脏与肿瘤之间缠绕的分界线。

97岁高龄,才从院士退下来。

且退下一线后,仍坚持每天去门诊,每周保持2台2个小时的手术

如果你要问他,年龄这么大了,为什么不歇一歇停一停?

他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大海退潮,沙滩上留下很多被搁浅的小鱼,等待它们的似乎只有死亡,但有个孩子弯下腰一条一条捡起小鱼,扔进大海。

旁边有位大人对这个小孩说:那么多小鱼你捡得过来吗?一条小鱼而已,有谁会在乎呢?

孩子一边不停地往海里扔鱼,一边说:你看,这一条在乎,那一条也在乎。

所以对于一个院士来说,每个生命他都在乎,他愿意去做那一台又一台的手术。

于是我们中国的肝胆外科之父,从医75年,兢兢业业,守护了16000个患者的肝脏和生命。

用有限的生命做有限的事,做有一点价值的事,就可以。

野心不用太大,把眼前事做好,把眼前人护好。

你来到人间一趟,既可以轰轰烈烈,伟大辉煌,又可以默默无闻。

保重身体,好好爱人,认真做事。

这样就很圆满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