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如如不动?怎样才是性相一如、内外一如?

什么是“如如不动”?一般人以为就是“心如止水”地应对一切外境。 大乘佛法里说的“如如不动”,其实是见性后的实修境界,对内也如,对外也如,内外一如,才是真正能做到“如如不动”。是在实证后,明白了体性动亦不动。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句话,是佛祖站在果位表达的大乘究竟义,好多人把它当成是因地实修的指引,那基本上就死在句下了!

因地起修,佛祖告诫过修行人:“宁可执有如须弥山,不可执空如芥子许”,也就是我们起修其实都是借相修行、借假修真,如果起步就排斥一切相,立刻就想空,这基本上都属于妄想。

要明白,开始的空也是有,只是执着心力的大小不同而已!“空相”也是有,因为空相也是相,不能直接说成就是“空性”。“空性”含三种义:空、不空、空不空。

问:这样看来,安住空境只是一种降低执着心力的方法。但最后的那一点执着很难破啊!我看好多祖师大德都是被外境所破而入空性的。

答:是的,破空境的那点执着,确实是有点难度,不少人于过去世修行,都卡在虚空相上没了,由于修行习气的原因,这辈子又会卡这里了。

问:见一切相在心中寂灭,是一点尘埃都不落入,就是每一个细胞都是是一个独立的觉知,是这样吗?

答:见外相外尘在心中转为空相,用的是识,还有个“转”在里面,不论多快,还有微细念头的生灭。见外相在心中寂灭,那用的是转识成智后的“智”,没转的过程,见相即是见性。这才是真正的性相一如,内外一如的境界。

问:我一般不懂的都不会深究,因为只要深究,就会在坐上带着这些念头,那就很容易导致分心了。我都是先在心中有了个大概印象,坐上才会容易放下,慢慢地体悟,机缘成熟了或许就懂了!

“见相即是见性,没有转的过成,相当下即空,心中当下无痕。”是否可以这样理解?

答:见相即是见性,是一心三观:空也行,不空也行,空不空也可以。可不是仅仅一个“空”就了事。

问:相可以不空,心空无痕,空去灭掉,全体都会是怎样的?仿佛这都是我头脑里的东西了!

答:体性唯有实证方能了知,靠思维,你烧光脑细胞也理解不了的,因为大乘究竟义是属于不可思议的!

问:生活中事相会有障碍,但心中无碍。就算有也用不上锤子去,只要用抹布轻轻就可以擦掉了,或者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事来即应,过后无痕。我认为,一个人睡觉时应该是最自然了吧!有点“道法自然”的意思。那么,什么空不空的,只要去睡觉了,不就都放下了啦!

答:那你就去练睡功得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