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山县下迪中心校 景仁贵//从“转学风波”谈起

感恩相遇 后稷文苑

吾日三省吾身!
一个教师坚持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合格的教师,甚至可能只算个教书匠;但是,一个教师如果能够坚持写三年反思,一定会飞跃发展,也许会成为名师。
下迪中心校倡导从领导到教师反思课堂、反思班主任工作、反思教学管理,这无疑是一个很好地尝试。我们将借《后稷文苑》平台陆续推出老师们的作品,祈望为教育发展助力!
记住投稿邮箱:653003869@qq.com,我们会对所有稿件认真点评。
——下迪中心校教师:丁新荣  薛前发

从“转学风波”谈起

稷山县下迪中心校 景仁贵

初次接触小恩(化名)这个孩子,你无论如何也不会把他与“问题学生”联系起来。他长得很秀气,一双扑闪闪的大眼睛,透着一股机灵劲儿。他说话细声细气,很有礼貌,见到老师有着几分腼腆。可是没过几日,上学迟到,上课打瞌睡,作业不完成,换着花样请假,逃学……种种陋习暴露无遗。再到后来,竟然闹着要转学。我和几位课任老师上门苦口婆心地劝说,他充耳不闻,坚持不转学就不上学。他的奶奶负气说:“你爸妈丢下你不管,我七十多了,还能活几天?我管不了你了!”看着奶奶老泪纵横的模样,我的心里别提有多么难受,同时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

很多“问题学生”产生的根源,就在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小恩家庭情况比较特殊。他的爷爷早年从四川迁来,一家六七口人借居在两间破败昏暗的房舍。他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很少跟孩子联系。父亲有一次回来住了几天,父子两人形同陌路,谁也不理谁。我加了他妈妈的微信,但很少回复我的消息。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小恩长期处在亲情缺失的状态中,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

其次,我们做老师的也要时时反思自己:遇到“问题学生”,我们虽然也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但是否做到了有效沟通,真正打破了他的心灵壁垒?通过对小恩的反复询问,我得知小恩之所以强烈要求转学,是因为他想去的那个学校有个跟他非常要好的伙伴,而现在的班级同学对他都“敬而远之”。当他在学校感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关爱,逃避似乎成了他最迫切的选择。

后来,小恩平静下来,在我们的逐条分析下,他也明白转学不太现实,便答应重新上学。我心里非常清楚,要想让他彻底步入正轨,就要有的放矢地解决他目前的困境,否则按下葫芦浮起瓢,再次出现其他问题极有可能。为此,我联系了他的父母,下达了“命令式”的要求:每周至少在微信上和孩子利用文字或视频交流一次,并将截图反馈给我。当孩子期中和期末学习有了进步,要奖励其心爱的玩具和图书。同时为了使孩子理解尊重父母,我在班会上,特意讲述打工的艰辛生活,让其明白一切都来之不易。当我播放有关的视频短片时,我看到小恩的泪花直在眼眶打转。我还在同学之间开展“手牵手”“结对子”活动,让小恩充分感受到友情的温暖。

针对小恩自卑内向同时又渴求关注的特点,我尝试采用“赏识教育法”,千方百计地创设机会让他展示自己,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我都及时给予表扬和激励。我欣喜地发现,这只掉了队的羔羊渐渐赶上了大家,他的脸上也多了自信的笑容。当然,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教育的过程中,小恩也出现过反复,这就要求我们做教师的,要怀有极大的耐心和包容心,千万不能只顾自己爽快而口出恶言,否则就会功亏一篑。

做班主任的不能选择学生,什么学生进来,你都得接受。遇到“问题学生”,我们必须多做事,少埋怨。我始终相信,爱是温暖而有力量的,爱是可以创造奇迹的!

景仁贵,稷山县下迪中心校西薛小学教师。
——发刊制作:薛前发
协助制作:焦云竹  葛丽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