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的小干货,对小学生用处比较大
今天聊一个小话题,如何从诗词中学写作文?
在一般孩子的认识里,好像诗词是诗词,作文是作文。诗词是用来背的,作文是用来写的。这两个怎么能联系起来呢?
其实大大的可以啊!诗词其实相当于古代文学家的“小作文”啊。我们何必放着经典的作品不学,反而去背那些现成的模板呢?
很多孩子没有意识到,是因为很少有人讲清楚。所以,好多孩子背来背去,积累了一堆诗词,却不知道怎么用。那么,今天就从一个非常小的小技巧讲起。
王安石有一首诗,叫《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关于这首诗,有一个很著名的故事。说第三句最早写的是“春风又到江南岸”。王安石删掉了,改成“过”字,又圈掉,又改成“入”啊“满”啊等十几个字,最终才定为“绿”字。
但这里有个问题:他为什么非得改这个字?别的字,春风、明月、京口、照、还……就不值得动脑子吗?
答案很简单,因为“春风”啊“江南”啊都是固定的用法,必须得这么说。王安石的家乡在江南,不在江北。他这首诗写在春天,不是秋天,所以只能说春风,不能说“秋风”。所以其他的几个字,都锁死了,不能随便改。
但“春风”对“江南”做了什么动作,这里就能做文章了。为什么绿比“过”、“到”、“满”都好呢?因为“过”、“到”、“入”,都没有画面感,都是我们常用的、干巴巴的一个动作。满呢,好了一点,但是还不够调动想象。
而“绿”呢,原本是个颜色,不表示动作,但它就是能一下子建立画面感。甚至你脑子里就有一个动画镜头:原来光秃秃的树林,春风一过,唰,一下子就像染过一层颜料一样,绿起来了。
所以说,王安石不停地改这个字。按今天的说法,他是在努力地表达一种画面感。
而笔下能写出画面感,可是今天作文里最常用的技巧!一句有画面感的句子,能给作文提分不少。
为什么要讲究这个画面感呢?因为有画面感的颜色啊、形状啊,都是直接用眼睛获得的,而不需要进一步思考。“到”啊,“过”啊,读者读的时候,都得琢磨一下,嗯?怎么叫“到”呢?怎么叫“过”呢?读者这么一琢磨,阅读的过程就停顿了,那你的文章当然不能吸引人了。
那什么东西更有画面感呢?我来总结一下——
第一是颜色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为什么好看,好听?因为十四个字里有四个颜色,黄、白、翠、青。
如果去掉这些颜色,说“两个小鸟鸣柳树,一行大鸟飞上天”,完了吧,一点意思都没有了。
人的眼睛,对颜色是最敏感的。所以,写记叙文描写一个场面,如果能用颜色来形容,就一定写出来。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点也不难。比如《哈利波特》写哈利去对角巷买魔杖的一段:
最后一家商店又小又破,门上的金字招牌已经剥落,尘封的橱窗里,褪色的紫色软垫上孤零零地摆着一根魔杖。
你完全可以说,“软垫上摆着一根魔杖”。但是罗琳阿姨加了一个“褪色的紫色软垫”,就把这个画面感写出来了。
没错,最简单的增加画面感的技巧,就是加个颜色。
第二是形状
王维还有两句诗,说他来到边疆,一天,夕阳西下,他看见广阔的沙漠,长长的河流,写了两句诗,叫“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都是固定的东西,锁死了不能再换了。但这四样东西是个什么样子呢?神级表达来了:“直”和“圆”。
为什么这两个字好呢?因为它也写出了画面感。
直线和圆周,是最基本的两个形状。“大漠孤烟直”,说的是平面上的一条垂线;“长河落日圆”,说的是切线上的一个圆周。最简单的两个形状,虽然没有颜色,但它们的形状太突出了啊。就把一幅边疆的孤寂、荒凉的画面传达出来了。
所以,小朋友写作文也一样:写一个东西,如果能把它明确的形状写出来:长、宽、高,是圆的,是方的,是什么形状,写明白了,就有了画面感。比如:“黑巫师得到一根魔杖”,是不行的。“黑巫师得到一根魔杖,蛇形的,头上还有两个尖”,就有画面感多了。
第三是质感
和形状连着的就是质地,一件东西,总有个材料吧,是木头做的,是塑料做的,是金属做的,材料不同,给人的感觉也就完全不同。
比如杜甫的“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本来也可以说成“泥边飞燕子,沙里睡鸳鸯”。但他用了个“融”和“暖”,就把春天泥、沙的质感写出来了。
比如《哈利波特》里写他买魔杖,每换一根魔杖,罗琳阿姨都要说几尺几寸长,什么质地的:什么十一英寸长,桃花心木做的。再换一根:十三英寸半长,水松木做的;再换一根:八寸半长,黑檀木做的。黑檀木让人觉得硬,桃花心木让人觉得香,这画面感就来了。
第四是动感
人类的眼睛,是要捕捉动感的。哪怕本来不会动的东西,也得想办法让它动起来。
比如李白《望天门山》有两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山本来是不会动的。但是李白为了写得好看,用了一个“出”字。这个画面就动起来了。
动感还包括“不动”,对了,静止的东西也是一种动感。
比如王维有两句诗,写冬天的景色“渔舟胶冻浦,猎火烧寒原”。“浦”就是开阔的水面。这里说打鱼的船胶在了水面上。“胶”好像是毫无道理的。渔舟又不是停在胶水里,怎么能叫“胶”呢?
但是,细想就会知道,这时候是冬天,河水结冰了,停在水边的船一动都不能动,就像被胶水粘在那里一样。如果这里空出一个字,“渔舟( )冻浦”,我们填什么好呢?停?静、止?靠?还真只有“胶”字最生动。
精准锁画面,用窄不用宽
我总结了一个有画面感的口诀:“精准锁画面,用窄不用宽。”要用精准的、使用面窄的词,替换掉那些模糊的、范围宽的词。
比如杜甫的《绝句》,为什么说“两个小鸟鸣柳树,一行大鸟飞上天”就不行呢?因为小鸟和大鸟,都是模糊的概念。虽然逻辑上说,黄鹂确实是小鸟,白鹭确实是大鸟,但是,小鸟、大鸟,就是宽泛的、模糊的,这个画面有许多种可能,是锁不死,定不住的。一说黄鹂、白鹭,一下子把画面锁死了。
所以我们写作文,“树上小鸟在叫”,就很平凡。不如多想一步,这是只什么鸟。黄鹂、麻雀、喜鹊……准确的词,比模糊的词效果要好很多。而且,显得我们观察细致。
又比如,形容一件东西的质地。“木头”“铁”,都是模糊的。比如我们写一篇童话,说“抽出了一根木头魔杖”。木头多了去了,几千万种都有。别犯懒,多想一步:给它安排一个具体的什么木头啊。比如说这魔杖是黑檀木的,是山毛榉的,是冬青木的,或者再窄点:是“在山泉水里浸过三年的榕树的根须做的”。好了,这就窄了,一下子锁定了,画面感就来了。
总的来说,我有一个经验,就是你描述一件事,脑子里想出的第一句总是不完善的。一定不要犯懒,多想几步,多改一改,就能改出有画面感的句子来。
最后说一个小事。我参与录制的“中国诗词小课”上线了!
这门课由17位老师联合打造,既包括王立群、郦波、杨雨、蒙曼、康震五位点评嘉宾,也包括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李定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方笑一、李天飞等命题专家,还包括雷海为、彭敏、陈更等历届冠军。
完全贴合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词,按年级来,原文领读——背景讲解——要点解析——知识拓展。
而且,每篇的朗读者也不可小看,包括康辉、海霞等国家级名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