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海报中战争题材的内涵分析

战争题材电影在和平时期有着特殊的作用:反思生命的意义、民族的荣誉、人性的光辉……而不同的主题又让这个题材丰富多彩, 作为电影的宣传海报来说, 承载着多种使命:审美、传达信息、吸引关注等
一.战争电影的主题表现

和平年代, 战争电影是我们安全亲历战场的唯一方式, 让我们反思生命的意义、民族的荣誉、人性的光辉。战争电影常见的主题有以下几种:

1、以历史重大军事行动为题材, 吸引大众观看欲望。通过对战争起因, 出场人物的任务, 战争经过和战斗场景出神入化的描写, 展现出人物鲜明的性格, 如美国影片《巴顿将军》。

2、以营救人质为主题, 通过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 突出大无畏精神, 表现出战争的残酷与无情。使观众除了被战争血腥场面所震撼外, 更深刻感受到战争中的无奈与别无选择。如影片《拯救大兵瑞恩》。

3、60年代开始, 前苏联战争影片就开始出现了探索电影人物与战争关系的描写, 在反映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同时, 如实地描写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和心灵创伤。

分析前苏联和美国的战争电影, 主题在不断深化, 从开始的宣扬战争中大无畏精神, 无条件接受国家任务, 为国家而战, 从对战争盲目的歌颂, 转为对战争进行反思等, 反映战争对幸福家庭的破坏, 开始对战争进行抨击, 提出战争是建立在国家利益之上, 却对无辜百姓造成了无法磨灭的打击以及战争的荒诞。

尽管世界各国对战争电影题材的表现方式不同, 但目的确是一致的, 如描写二战的《拯救大兵瑞恩》既表现了诺曼底登陆战役的激烈与残酷, 又通过人道主义拯救, 揭示了战争的正义和非正义;而描写越战的《现代启示录》, 除了表现了现代高科技战争的宏大场面, 还揭示了战争对人性的扭曲。所有这些影片都试图重现当时战争场面, 用宏大的场面和激烈的战役突出历史事件。

二.战争电影海报的内涵

战争电影海报可以把电影中复杂的人物事件、战争结局, 用视觉图形化的方式浓缩在一个画面中, 表现战争的起因, 揭示人物之间的关系, 或是暗示故事的结局, 突出引起战争的线索, 从而揭示战争电影的主旨和内涵。

1.揭示人物之间的关系

在《反抗军》的电影海报中, 为突出主人公的真实性, 用清晰的拍摄手法进行表现, 后方的人群作为非主要关系进行了虚化处理, 突出影片是主人公带领群众保家卫国的故事内容。在战争电影题材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多表现为敌我、战友、军民关系, 利用画面突出人物之间的关系, 可以达到深化海报内涵的作用。

1.1突出对立关系

战争双方必定是激烈冲突的, 战争电影中表现最多的就是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 鲜明对立的立场, 也是战争电影海报的主题。海报设计需要明确刻画出正方和反方的形象, 英雄形象偏于高大, 画面中占据面积较大, 反方则带有贬低、丑化、妖魔化的倾向;面积则小于正方, 显示出主次的对比关系。《墨攻》电影海报的人物有两个人背对背, 暗示着这两个人将有冲突, 中间一个人正面向着读者, 而且摆放在画面中轴线附近, 说明这个人将是两个人发生冲突的线索。同时由于这个人的视线, 正面朝向读者, 形成视觉中心, 引起读者的共鸣。

1.2突出团队精神

能够在观众心中产生共鸣的是战争中并肩作战生死相依的友情, 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团体、集体的力量更能体现出友情的价值。因此具有人情味的画面在战争电影海报中也是很常见的, 有时会比恢弘的战争场面更能打动人。如《兄弟连》的电影海报, 为了表现战友之间的情谊, 采取加强面部表情上的刻画, 注重内心的描写, 比如背靠背的动作, 互相凝视等, 表现出战友之间难以割舍的生死友情。

1.3强化弱强对比

《圣安娜奇迹》这部电影讲述了四个美国黑人士兵为了救一个意大利男孩, 不幸与大部队失散的故事, 电影海报是用一个半身的、高大的军人, 掩护着弱小儿童的形象, 强化强弱之间的对比, 从而达到传递、塑造人性光辉的内涵。虽然电影海报画面中军人的形象远高于孩子的形象, 但孩子弱小的身影更能引起观众的关注;这种突出强者形象的方式, 是为了更进一步表现对弱者的保护, 从而赋予海报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 传达给观众一个温情的信息:在残酷战争中并不缺乏温暖, 同时利用观众对于弱者的同情心理, 激起观众对战争残酷性的联想。《辛德勒的名单》电影海报通过一双有力的大手, 紧紧攥着一双小手的画面, 表现二者之间的强弱关系, 来揭示拯救的主题。通过这两幅海报的设计表现, 我们了解到对弱势群体, 儿童、老人的表现, 并不是一味弱化弱者的形象, 强者的出场方式也不一定要明确、具体, 所谓的强者只是代表一种象征, 传递一种坚强信念和必胜的信心, 因此设计中往往抛开具象的描绘, 而是通过大小、强弱对比, 来凸显战争中的人性光辉。

1.4暗示战争故事的结局

战争电影海报对于战争结局的暗示, 不是电影本身的结果, 而是通过电影结局达到指引观众深入思考的目的。从基本的层次来看战争的结局必然存在着死亡, 但从更深层次来说, 战争是不可能有明确的结局的;观众在战争中能够感受到所谓战争结局就是另一个崭新的开始, 以及新生命的到来。目前战争电影海报不再刻意表现流血牺牲的残酷场面, 而是通过含蓄的传达方式, 给观众以更广阔的想象、思考空间。

《野战排》是对越战的真实写照。该剧的海报对战争场面下人性异化具有杰出的表现:上士冲出丛林, 双手高举的镜头, 体现了对战争的控诉和对人类残杀本性的无奈呐喊。尽可能利用画面展现影片的主要矛盾冲突, 同时也对越战提出了一个令人困惑的评价:美国人自己打败了自己。

三.总结

综上所述得出三个结论:一是海报设计必须有审美性、观赏性, 二是能迅速地传达视觉信息, 三是吸引观者视线。在资讯泛滥的今天, 要使观众注意到并准确地进行沟通, 既要运用简单易懂的视觉符号、又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品位, 既简洁直观、视觉冲击力强, 又能阐释故事情节、揭示哲理寓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