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经验』大黄附子汤治疗癥瘕一例
大黄附子汤出自《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是温下法的代表方。该方组方精妙,方中三味药物共奏温散寒凝,苦辛通降之效。笔者现介绍湖南中医药大学曹建雄教授以之治疗癥瘕病案1例。
夏某,女,72岁,3月25日初诊。
患者2013年2月19日于正常体检时发现CA125不明原因升高,同时伴有下腹胀痛、胸闷、消瘦1月余,遂收入当地肿瘤医院以明确病因及进行相应治疗。
B超提示胸腹腔有中等量的积液。抽吸腹水后,病理检查结果提示为中度分化型癌伴胸腹腔、肺、淋巴结、骨盆髋骨转移。患者拒行放化疗,遂寻求中医药治疗。
刻诊:面色苍白无华,表情沉默,少气懒言,四肢不温,下腹畏寒胀痛,大便干结,3~4天一行,小便量少。兼见胸胁支满,偶有咳嗽,食纳差,口淡不欲饮,乏力,睡眠一般,舌质淡红,苔白,脉滑紧。
综观脉症,辨为癥瘕,属阳虚饮停证,治当温阳化饮。拟用大黄附子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组方:大黄9克,附子12克,细辛3克,茯苓皮10克,桂枝6克,白术10克,甘草5克,麦芽10克,山楂10克,珍珠母10克,大腹皮10克,枳壳10克。7剂,日一剂,水煎服,分两次服完。
4月15日二诊:患者服药后腹胀腹痛明显减轻,无胸闷咳嗽,仍畏寒肢冷,食纳一般,舌淡红苔白,脉滑,上方加党参15克,鸡内金5克,灵芝15克。12剂。服法同前。
5月6日三诊:患者诉无腹痛腹胀,且每餐能进食少量米饭,大便两日一行,精神状况大为好转,语气有力,言谈甚欢,观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原方去掉桂枝、茯苓皮、白术,另加莪术10克,全蝎5克,炮姜10克,大黄加至10克。12剂。用法同前。
5月31日复诊:患者基本恢复正常生活,下腹无胀痛,不畏寒,四肢温暖,饮食、睡眠、大小便均可。舌质红苔薄白,脉平有力。复查B超胸腹腔积液量较前明显减少。
按:此例病人,年高久病,阳气虚衰,气化不利,水湿内停。寒湿阻于肠道,传导失职,大便不通,故而“不通则痛”,证见腹胀腹痛。寒凝日久,“大实有羸状”,故患者初诊时面色苍白无华,全身乏力,胸闷气促,邪实蕴内,阳气不能达表而四肢厥冷,久发则成癥。细辨其虚实,外见虚像,实因寒积里实引起,俱见水饮内停,病性属虚实夹杂,方从大黄附子汤加减。
仲景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故配以利寒湿之苓桂术甘汤,以茯苓、桂枝温阳化气,佐以白术健脾燥湿;炙甘草用于此方为调和诸药,助桂枝以辛甘化阳,益气利水,合白术以健脾利湿。标本同治,表里兼顾,使里实之邪由表去之,由里通之。然此例病人,体弱多病,运用此方应中病即止,通利邪实后期以补益脾肾之药品扶助阳气,辅邪外出。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大黄具有止血、抑菌、降血压、降胆固醇、和排结石等作用;附子可强心、抗炎、抗休克、抗肿瘤、抗衰老;细辛则可解热、抗炎、镇痛、驱毒、抗过敏等。而配伍研究发现,大黄附子汤治疗寒积里实证,如单用大黄则无泻下作用,与附子、细辛合用则作用明显增强,且能改善肠道运动。此方现多用于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胆囊术后综合症、尿毒症等属寒积里实者。
由于肿瘤病人多阳气虚衰,寒客里实,故常用此方,且效果显著。张仲景运用此方,不拘泥于大便不通,凡病机为阳虚寒凝不通者皆可使用。但要注意临床需辨明虚实,切不可生搬硬套;组方中,大黄用量一般不超过附子,但可根据具体情况加减,如里实较甚,可加大大黄用量。此方仅三味药组成,作用似有单薄,临证使用时可选择合方使用,如本例病人,运用本方与苓桂术甘汤加减,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症状,且标本同治,有一定的临床参考意义。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