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做个“海棉”人
文:黄骁 聂传安
前段时间,特别是年前,行走在惠州街道,总感觉到处在堵路挖路。因对此并无太大的兴趣,虽眼有所见,但心无所问,于是终不知道那到底是在干嘛。
忽一日,读了二班黄骁同学文章,才明白那是在做一个工程,要把惠州变成“海棉”城市。
且看黄文。
“咚!咚!咚!”外面反复传来撞击的声音。(这声音似乎不那么讨人喜欢)
我眉头一紧。但那声音实在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于是我不耐烦了,生气地冲向窗边。(黄骁同学文字层次分明。“不悦”是可以分级的:先是“眉头一紧”,然后便是“生气地冲”)
我看到一辆辆大型甚至可以称得上巨型的车在那边马路上运作。(既是答案,又是问题。那些车又在那儿干嘛呢?)
妈妈也感觉到我的不耐烦,于是走过来。她告诉我,这里正在进行“雨污分流”的建设,就是把原来排污水和雨水的一管分为两管,大大提高了水的使用率,使惠州成为一个“海绵”城市。(黄妈妈真的好专业啊!这么懂水,莫非是从东海桃花岛上来的么?)
妈妈看出我的不解,说,所谓的“海绵”,就是在多雨的时候储存雨水,在干旱的时取出雨水利用。惠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夏降雨差异明显,“雨污分流”还是很有必要的。(黄妈妈也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地理课)
“施工的时间不会很长,但施工时十分的吵。”妈妈笑道。(安慰得非常有技巧。既说了现实,又给了希望)
我心一动,突然想到学习也是这样。只有先有贮存,需要时才能挤得出来。(这孩子真不简单,这么善于联想)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是苏轼的《稼说送张琥》中的一句话,大意是“广博读书而简约审慎取用,在深厚积累之后慢慢地释放出来”,其实就是希望我们多看多积累。(张嘴就是苏轼的句子,这就是读书的结果)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广泛地阅读,大量的积累,以后才能有所“取”有所“发”。如今老聂让我们不停地背唐诗宋词,不停地看经典作品,不断地让我们接触语文之精华,就是让我们不停地“博观”不停地“厚积”,以后才可以轻松地取之用之。(由积累雨水到积累学识,相关类比,自然而然)
对,惠州要成为“海棉城市”,我们也要成为“海棉人”。(这一句把整篇文章概括住,非常必要)
静下心来,我又回去写起了作业。(既照应开头,又别有深意)
生活处处皆课堂。马路上的劳作,母亲的话语,都能给我们不少收益。
但对于一个善于思考的孩子来说,收获可以更多。
黄骁由母亲的话进而一想,便由“海棉”城市马上想到“海棉”学生,于是明白了老师的用心,也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这种意识的敏锐与思考的自觉殊为难得。
由此而产生的内驱力正是我们进步的最持久的力量。
黄骁是好样的,也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从中汲取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