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官”杜诗-郑州日报数字报

♣王 剑

自古以来,当官的人都希望自己官做得越大越好。然而有一个人例外,他两次向光武帝刘秀递交辞呈说:“我这人愚钝,当郡守期间没有大的政绩,实在不称职。如果继续占据高位,恐怕会让人不高兴。我真的不是沽名钓誉,实在是心中惭愧不安。如果不让我辞也行,那就给我一个小官吧,我回去好好历练,水平上去了再回来!”如此情真意切的辞职信,今天读起来,仍让人心生感慨。当时,光武帝能答应吗?史书上记载了七个字:“帝惜其能,不许之。”

这个嫌官儿太大,一心二心想降职的人,就是东汉时期的南阳太守杜诗,河内汲县(今河南卫辉市)人。他年轻的时候很有才华,在沛郡和汝南郡当都尉时,就政绩斐然,“郡所称治”。

建武七年(公元31年),杜诗升任南阳太守。杜诗到任后,首先“诛暴立威”,严厉打击了横行乡里的地方豪强势力,以及打家劫舍的土匪地痞。然后是举贤,只要有真才实学、品行端正、肯为国家效力的人才,他都尽力向皇帝推荐。一时间,南阳政治清平,“政化大行”。

杜诗担任南阳太守七年,做了两件大事,足以彪炳中国科技史册。一是兴修水利,一是制作水排。

先说兴修水利。南阳郡是大郡,水资源丰富,汉水支流白河穿流全境百余里,两岸土地肥沃,一望无际。但河水多沙易淤,境内陂堰多已损毁。杜诗下车伊始,就立志要“为民兴利,务在富之”。他在总结前人治水经验的基础上,发动民工修治陂池,组织百姓广拓土田,并对西汉时南阳太守召信臣所筑的陂、堰、沟、渠、池等加以开通和改造,使灌溉面积逐年扩大,“多至三万顷”。放眼望去,田间陂泽棋布,地头沟渠纵横,垄埂首尾相接,无论水田、旱田均不受旱涝影响,各种庄稼、瓜果生长茂盛。杜诗亲自出入阡陌,躬劝农耕,甚至吃住都在“离乡亭”内,少有安居府衙的时候。为了防止百姓争水滋事,他还订下“均水约束,刻石立于田边”,并对那些不事田作的游手好闲者,“辄斥罚之”。几年下来,郡内人口倍增,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老百姓都得了好处,“莫不耕稼力田”“畜积有盈余,比室殷足”,南阳成了富饶的“小天府”。著名科学家、文学家张衡在《南都赋》中这样描写南阳繁荣的景象:“沟浍脉连,堤埂相接,冬稻夏麦,随时代熟。”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古代官吏中,“为民兴利”的人很多,但像杜诗这样,把“务在富之”作为治理目标,大力推行富民政策,并作出突出成效的官员,却并不多见。

再说制作水排。南阳农业发达了,老百姓急需先进的农具。为了提高冶铁效率,杜诗经过反复研究,发明了威力强大的水力鼓风机,又名“水排”。在此之前,我国冶铁用的鼓风工具,叫作橐。它是一种用牛皮制成的大皮囊,类似现在的“皮老虎”。人们手拿橐的把手,使它一张一合,把风鼓入炉中,把炭火吹旺,使金属熔化。刚开始是一个橐,通过一个进风管鼓风,后来又发明了多管鼓风的方法,把许多橐排起来,通过几个进风管,一起向炉里鼓风。这种多管鼓风的工具就称为“排囊”,简称为“排”。但是这种“排囊”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畜力,炼一炉铁少说要几百人或几百匹马来拉鼓风机哩。为提高冶铁效率,尽快制造出更多的农具,杜诗召集冶铁工匠们一道研究,反复试验,不停地设计,不断地攻关,终于制造出了先进的水排。

水排的制造,是人类生产力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标志,对后来的机械设计和水能利用有着深远的影响。据元朝王祯《农书》记载,杜诗创制的水排,用水的落差产生的能量作动力,分立轮式和卧轮式两种。立轮式水排结构简单,水流落差小,适用于小型冶铁作坊。卧轮式水排结构复杂,水流落差大,适用于规模较大的冶铁工场。水排的设计和制造,比此前用马力鼓风的效率提高了三倍,“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据考证,杜诗发明的水排,比欧洲类似的机械装置要早1200多年,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称赞“中国的水排对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建武十四年(公元38年),杜诗病逝于南阳太守任上。人们没有想到的是,一生只为老百姓能过上富足日子的杜诗,死后竟然“家徒四壁,窘无田宅,丧无所归”。司隶校尉鲍永上疏光武帝,说明情况。光武帝马上下诏:特许在南阳府衙办理丧事,并赐绢1000匹,资助治丧。

南阳百姓感念杜诗的恩德,把他与西汉太守召信臣并称,称赞说:“前有召父,后有杜母。”于是,“召父杜母”就成了历代赞颂勤政爱民的基层官员的成语,这也正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父母官”称谓的最初源头。

(0)

相关推荐

  • 乐详:一路走一路学,门下弟子数千

    博闻强识士,论经良补苴.各个地方都有些德高望重的老者,古时候也不例外,获取知识不是什么容易事,愿意传播学识者尤为受人敬重.本篇就来聊聊乐详,字文载. 乐详是司隶河东人,他年少时就十分好学,为了求学他特 ...

  • 吕乂:仕官内外,所在有称

    尚书清节衣冠后,处士风流水石间.江山代有才人出,季汉不是没有人才俊彦,大部分人都被一带而过,以及被诸葛亮的光芒遮掩.本篇来聊聊吕乂yì,字季阳. 注意是吕乂不是吕壹,吕乂也是季汉阵营中众多南阳人中的一 ...

  • 如何处理与老板亲信的关系?—“秦汉史与项目管理”之二百二十九

    如何处理与老板亲信的关系? 我们知道刘秀出身南阳,而他的臣子大多数都是从南阳带出来的,因此刘秀朝中有一半的皇亲贵戚都是河南南阳人. 这就像先前有上海帮.安徽帮,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是中国这个人情社会常有 ...

  • 内捷外畅新高地 借港出海达全球-郑州日报数字报

    本报讯(记者 张倩 通讯员 史锋华)7日上午11时30分,装有104标箱240台奇瑞商用车的"郑州-青岛港"(捷途国际号)铁海快线从中铁联集郑州中心站发出,再经青岛港换装作业后,将 ...

  • 郑济高铁建设又有新进展-郑州日报数字报

    本报讯(记者 张倩 通讯员 赵庆)8日,记者从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8日14时,随着最后一批次混凝土完成浇筑,郑济高铁濮阳东站主站房混凝土结构全面封顶,标志着濮阳东站主站房结构性工程全部完工 ...

  • 郑州市新冠疫苗大规模接种正式启动-郑州日报数字报

    记者现场看到,在郑州市一新冠疫苗接种点门口,民众排队等候.秩序井然.对于此次大规模接种,郑州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在接种前,应提前了解新冠肺炎病毒及疫苗的相关知识和接种流程:接种时,需携带相关证件(身份证 ...

  • 36.3℃!郑州迎32年来最热5月8日-郑州日报数字报

    本报讯(记者 武建玲 文 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新华 马健 徐宗福 图)昨日15时,郑州气温达36.3℃,迎来今年首个高温日,成为北方省会城市中首个迎来高温日的城市,创下1990年以来32年内郑州5月8日 ...

  • 郑州姑娘体操 全锦赛上夺金-郑州日报数字报

    本报讯(记者 陈凯)记者昨日从省体操运动管理中心获悉,正在四川成都举行的2021年全国体操锦标赛暨东京奥运会选拔赛.第十四届全运会体操资格赛上传来喜讯,郑州姑娘芦玉菲在女子个人全能比赛中发挥极其出色, ...

  • 母亲的善行-郑州日报数字报

    ♣ 刘传俊 母亲节前的一个早晨,我伫立在一座楼房的五层,面南背北,隔窗眺望--南方不但有生我养我的地方,更值得深情依恋的是,那里有母亲的栖息之所. 放眼望去,深绿浅红,母亲的善言善行好像窗外的雪松.杨 ...

  • 挖竹笋-郑州日报数字报

    ♣ 殷雪林 前些天上街买菜,猛然发现新鲜竹笋上市了,这来自乡野并不多见的春色美食,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忙走过去蹲下拿起几根,那棕紫色笋壳光亮如新,握在手上爽爽的润润的,舒服极了.尖尖的顶上新生几片嫩 ...

  • 种薯记-郑州日报数字报

    种薯记 ♣ 王琳宝 巧借夕阳送晚风,拖泥带水栽浅坑. 但需光景三五日,幼苗扎根叶返青. 夏雨知时降甘霖,秧蔓遍地匍匐生. 待得田埂高隆起,霜降甜薯庆丰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