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我们英国文学洗白抹黑的功夫是莎士比亚祖传的,不信看这三位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李从嘉
字数:1248,阅读时间:约12分钟
英国媒体在世界上有着和自己国力不相称的强大影响力,BBC等媒体也不断对全世界人民进行洗脑宣传,几乎所有的英国媒体人都是读着莎士比亚的诗歌戏剧长大的,他们的宣传也像莎士比亚戏剧一样充满了戏剧性和偏向性。不信,我们对比一下这三个真实历史人物和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形象就知道了。
“从今天直到世界末日,我们永远会被记得。我们幸运的少数,我们相紧相依的弟兄,谁今天与我一起浴血奋战,谁就是我的兄弟。不论出身怎样低微卑贱,今天的洗礼将使他成为真正的贵族!”这恐怕是亨利五世最经典的台词了,莎士比亚笔下的亨利五世是个快活的浪荡子,也是一个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君王,这段台词符合他的人设。但你要真的因为亨利五世很亲民,对部下很好,那就大错特错了。历史上的亨利五世可是一个非常冷酷、非常自私的君王,莎士比亚给我们的答案连参考的价值都没有。
同时期的法国人认为亨利五世不像战士,更像一位教士。因为亨利五世身材高大强壮,却没有留下比武竞技的轶事,身边连情妇都没有,平时非常严肃,总是相信上帝就站在他这一边。亨利五世的战略行动也算不上很巧妙,在阿金库尔战役前他命令全军只带着8天的补给就闷头行军,选择的行军路线上也没有太多的补给。加上英军遭遇了痢疾,法军本来可以不战而胜,奈何法军骑士总是头铁,这才有了阿金库尔之战。在战役前,亨利五世接连举行了三场弥撒,他真正的战场开场白是“我来到法国夺取我应得的遗产”。在战后亨利五世也根本就没有骑士风度,他命令法国贵族俘虏给他当服务生,还像守财奴一样把最贵重的几个俘虏带在身边,生给部下分润赎金。在攻克了鲁昂城以后,亨利五世还把鲁昂的副主教罗贝尔·德·里奈用铁链拴住、终生囚禁,原因就是这个教士开除了他的教籍。亨利五世还是一个小心眼的人,他指责过法兰西元帅让·德·里拉当,因为这位老兄竟敢在给亨利回话时不低头。
第二个被莎士比亚魔改的历史人物就是法斯托夫,此人是毕斯托尔的原型,在莎士比亚笔下是一个小丑一样的人物。而历史山上的法斯托夫心狠手辣,是百年战争中的人生赢家,战斗经验异常丰富。法斯托夫在鲱鱼之战中抓住射击间隙大破法军,在帕提之战中跑路及时,是少数逃脱贞德部下追杀的长弓手。亨利五世的两个弟弟克拉伦斯公爵、贝德福德公爵都很倚重法斯托夫,他还是王家顾问。在百年战争后期,法斯托夫不是战场上的巨星,却从来都是抢劫行当的绝顶高手,当时人们的评价是“他自始至终都残酷冷血、睚眦必报,毫无一丝怜悯之心。”
第三个被莎士比亚魔改的历史人物就是贞德,“法兰西的恶魔,被人深恶痛绝的母夜叉”等等都是莎士比亚对贞德的评价。莎士比亚当年要恰饭,因此英国民众的看法主宰了他的写作。今天的BBC有全民强制拨款,写出的新闻报导嘛,可信度有时也不比莎士比亚戏剧强,文采更是提鞋都不配。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冷兵器研究所系头条号签约作者。主编原廓、作者李从嘉,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