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霍金40多年前理论被证实错误
宇宙中约有85%的物质是暗物质,但暗物质难以发现,只能透过与其他物质的重力交互作用而察觉它们的存在。
科学家们一直对成分不明的暗物质感到好奇,有各式各样的理论和实验解释暗物质组成,例如建设地下实验室捕捉暗物质粒子,或是利用如大强子撞击器这样的加速器实验来侦测暗物质,但它们都失败了。
其中比较著名的是霍金于1974年提出的假设,他认为暗物质可能绝大部分由直径小于0.1mm的迷你原初黑洞(primordial black hole)组成,而这些迷你原初黑洞是在宇宙大爆炸后不久产生的。但东京大学卡弗里数物及宇宙研究所(Kavli Institute for the Physics and Mathematics of the Universe,Kavli IPMA)MasahiroTakada等人的最新研究指出,这个假设应该是错误的。
重力透镜侦测原初黑洞示意图Credit: Kavli IPMU
Takada等人利用重力透镜效应(gravitationallensing effect)寻找地球到仙女座星系(Andromeda galaxy,M31)之间的原初黑洞,即若有黑洞通过远方天体前方时,会使得远方天体发出的光发生弯折,在某些极端案例中,这样的弯折效果可使远方天体的亮度比原来亮很多。
银河系(左)和仙女座星系(右)相距260万光年,与恒星聚集的区域相比,暗物质被认为分布在更大的区域。
然而,重力透镜效应事件非常稀少,所以为了增加事件侦测到的次数,Takada带领团队使用位于夏威夷山顶的昴星望远镜(Subaru)配置超广角相机,可一次将整个M31捕捉在同一画面中。考虑原初黑洞可能在星际空间的移动速度,这些科学家制定出要拍摄的图片幅数,期望能捕捉到时间达数分钟到数小时的重力透镜引起的M31星系内恒星变亮的事件。
Takada团队从某个晴朗的夜晚,连续拍摄了7个多小时,从190幅的M31影像中搜寻原初黑洞。如果暗物质是由质量比月球还小的原初黑洞组成,那么在这些影像中应该要发现约1,000次重力透镜事件。然而在小心分析之后,最后只确认了1个重力透镜事件,只有期望值的1‰。他们由此得出结论,霍金的原初黑洞组成暗物质理论是错误的。
虽然霍金的理论被证实错误,但是它却给Takada团队指明了新的研究方向,他们目前正在计划进一步延伸发展他们的M31分析法。其中一个他们想探究的新理论是,LIGO等探测器探测到重力波的黑洞双星,是否就是原初黑洞呢?这是个颇有趣的课题,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https://www.ipmu.jp/en/20190402-PrimordialBlackHo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