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消失的正阳古桥
提到前门,大多数人会想到前门的五牌楼。如今,在前门,人们依然能够看到复建的五牌楼,它离正阳门咫尺之遥。很多人会想,正阳门外为何有这样一座五牌楼?实际上,它的存在与一座桥有关,五牌楼就是这座桥的牌楼。这座桥就是正阳桥。
只不过在岁月的变迁中,正阳桥消失不见了,而与桥相关的五牌楼却一直以各种方式得以延续。在复建的五牌楼上就依然还有“正阳桥”的匾额。
从天桥向北,经过珠市口、五牌楼,历史上还曾有一座规模宏大的石桥:正阳桥。这座石桥是明清北京城正南门正阳门外跨护城河的大石桥。这座桥自然也是中轴线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紧挨着正阳门,正阳桥当年也是非常宽阔,规模仅次于天安门外的金水桥和太和门前的内金水桥。
正阳桥始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桥身为三拱券洞结构,桥面为三幅结构,幅间有汉白玉护栏分割,中间一幅桥面为“御道”,故又被称为“三头桥”,整个桥面远宽于京城九门中其他各门的护城河桥。这一点可以从《乾隆南巡图》中得到印证。在《乾隆南巡图》中,正阳桥被四道栏杆隔成了三条道路,乾隆皇帝正是行走在桥面的最中间。
中国古桥在两桥头一般有建立牌坊的习惯,这些牌坊被称为“桥牌楼”,如西苑的“金鳌玉蝀桥”、“积翠堆云桥”等,正阳桥的牌楼就是其南面的五牌楼。清末风云变幻,正阳门箭楼以及前门一带历经战火,但是这座木制的五牌楼在当时却幸运保存。五牌楼也成为清末民国时期,前门一带的“标志性”建筑,很多那一时期的老照片中都有它的身影。
在五牌楼上原有“正阳桥”的匾额,匾额上“正阳桥”的满文在右,汉文在左。1900年左右,这块匾额不翼而飞,后来重镶匾额时,“正阳桥”变成了汉文在右,满文在左。清朝统治结束后,匾额上只剩下“正阳桥”三字。这或许也是时代变迁的一个有趣体现。
1919年,为了铺设电车轨道,北洋政府对正阳桥进行了改造,将桥面中央栏板拆除,并拆除原有砖拱,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除此之外,为了便于电车的通行,还重新修筑桥面道路,使得拱形桥面变平。改造后,新的正阳桥两侧仍然有罗汉栏板,但已经是用水泥修筑的了。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再次对正阳桥进行改造,改为沥青路面,70年代则对护城河加盖,改造为道路,正阳桥自此完全消失。值得一提的是,本世纪初,前门大街改造工程曾计划复建正阳桥,但由于北侧引桥如果修复的话会侵占箭楼南侧的马路,以致复建工程暂时搁浅。不少人也期待着未来有一天,这座中轴线上的古桥能够重见天日。
提到古桥,北京城里还有一座古桥不得不提,那就是东不压桥。它与元代的通惠河有莫大的联系。元代时开凿的通惠河,自昌平白浮泉流出,至通州里二泗河口,全长共164里。当年为了节水行舟,在通惠河上设置有船闸11处,共计24座。为了调节积水潭水位,当时在什刹海一带有澄清闸,澄清闸当年共有三道,上闸即今日的后门桥(万宁桥),下闸则无迹可寻。本世纪初,随着大运河申遗工作的推进,北京城内曾经被填平的玉河河道逐渐被清理出来。东不压桥遗址也随着这次清理而重见天日,而这里曾是澄清中闸的历史也得以确认。
当然,“东不压桥”这个名字,并不是元代就有。它来自明代,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修建皇城北城墙(其址位于平安大街一带)时,这一线途经两座桥梁,其中位于西侧的桥梁(其址位于今北海北门一带)正好被压在了城墙下,因此得名“西压桥”。而位于东侧的这座澄清闸因位于新修的城墙以北,正好避开了城墙的走向,没有被压在城墙下,因此也被称为“东不压桥”。(杨征 、张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