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迷误(39)—— 只有老年人才会喝茶

茶之迷误

说明:“茶之迷误”严格的来说应该是“茶味之迷误”。整个系列文章完全围绕着如何更有效地呈现茶味之美,达成赏味这一味觉的审美。这里并不否定茶具之工艺之美所带来的视觉享受,更不是否定茶艺表演所带来的视觉、听觉享受。旨在强调泡茶这一技艺发展和推广中我们应当厘清和理清的一些基本的思路和逻辑。

39.

只有老年人才会喝茶

喝茶,代表着高雅,高雅需要时间去沉淀。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认为只有老年人喝茶的原因吧。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茶文化专家为了推广茶文化就把茶拼命地往高雅的层面去解读,于是就给我们留下了这么一个刻板的印象。

茶,从神农时代开始,它从来就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东西。而且中华文明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几乎都是从民间然后传到高层阶级,然后经过了高层阶级提升了之后,再向下传播的。所以,在中国,茶文化在中国是有强大的民间基础的。我们从茶叶的产销量来看,大宗茶叶的产销量还是占了茶叶总产量的大部分。

如果任由这种风气和说法流行的话,对茶文化的传播和产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当我们把茶文化无限推高,却又无法实现给大家提供一杯好喝的茶汤时,我们的茶文化就变成的“皇帝的新装”。茶,是一杯好喝的水。好喝才能让更多的人来喝茶。当他开始喜欢上喝茶了,一切都好办了。即使我们把茶文化说的玄之又玄,这样也能吸引一些人来关注茶文化。然而,这样也就落入了空谈。

作者:叶羽晴川

(0)

相关推荐

  • 我们要如何懂茶,爱茶,尊重茶?

    我国有悠久的饮茶历史和灿烂的茶文化,饮茶人群众多,从古至今不缺爱茶之人,但真正敢打包票说自己懂茶的人却不多.因为茶海浩瀚,学无止境.当然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有一个进步的过程,因 ...

  • (转)浅谈品茶_屈照

    品茶是我国传统文化,源源流长,也是我的兴趣爱好之一,略知一二. 茶是我国古代重要饮品,中国是茶文化的故乡,人们接触茶并认识到茶的价值的时间应该很早.据说神农时期,茶就被当作一种草药而服用.但中国茶文 ...

  • 茶之迷误(45)—— 喝茶要分时节

    茶之迷悟 说明:"茶之迷误"严格的来说应该是"茶味之迷误".整个系列文章完全围绕着如何更有效地呈现茶味之美,达成赏味这一味觉的审美.这里并不否定茶具之工艺之美所 ...

  • 茶之迷误(44)—— 开壶要用豆腐

    茶之迷误 说明:"茶之迷误"严格的来说应该是"茶味之迷误".整个系列文章完全围绕着如何更有效地呈现茶味之美,达成赏味这一味觉的审美.这里并不否定茶具之工艺之美所 ...

  • 茶之迷误(43)—— 越老的茶越贵

    如茶 味觉的审美 茶之迷误 说明:"茶之迷误"严格的来说应该是"茶味之迷误".整个系列文章完全围绕着如何更有效地呈现茶味之美,达成赏味这一味觉的审美.这里并不否 ...

  • 茶之迷误(42)—— 泡绿茶一定要降温

    如茶 味觉的审美 茶之迷误 说明:"茶之迷误"严格的来说应该是"茶味之迷误".整个系列文章完全围绕着如何更有效地呈现茶味之美,达成赏味这一味觉的审美.这里并不否 ...

  • 茶之迷误(41)—— 茶艺师都要学会不怕烫?

    茶之迷误 说明:"茶之迷误"严格的来说应该是"茶味之迷误".整个系列文章完全围绕着如何更有效地呈现茶味之美,达成赏味这一味觉的审美.这里并不否定茶具之工艺之美所 ...

  • 茶之迷误(40)—— 天价茶的合理性分析

    茶之迷误 说明:"茶之迷误"严格的来说应该是"茶味之迷误".整个系列文章完全围绕着如何更有效地呈现茶味之美,达成赏味这一味觉的审美.这里并不否定茶具之工艺之美所 ...

  • 茶之迷误(38)—— 喝茶别谈钱

    茶之迷误 说明:"茶之迷误"严格的来说应该是"茶味之迷误".整个系列文章完全围绕着如何更有效地呈现茶味之美,达成赏味这一味觉的审美.这里并不否定茶具之工艺之美所 ...

  • 茶之迷误(37)—— 泡茶的时候要节约用水

    茶之迷误 说明:"茶之迷误"严格的来说应该是"茶味之迷误".整个系列文章完全围绕着如何更有效地呈现茶味之美,达成赏味这一味觉的审美.这里并不否定茶具之工艺之美所 ...

  • 茶之迷误(36)—— 紫砂壶嘴、底不能朝人

    茶之迷误 说明:"茶之迷误"严格的来说应该是"茶味之迷误".整个系列文章完全围绕着如何更有效地呈现茶味之美,达成赏味这一味觉的审美.这里并不否定茶具之工艺之美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