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走出半生 归来不是遗体
最近,北京四中一篇初二女生的作文忽然网络爆火,连高晓松都大加点赞,尤其是其中的那句“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更是引起了很多成年人的共鸣。
这篇作文我也看了,作为一名初中的孩子,能够对自己未来的人生有所思考、有所期待,而且小文章写得有思想,也有文采,殊为不易。当然,其中很多警句其实是网络上早有流传的,只不过她的语文老师并不了解罢了。
比如老师批红“此句尤为精彩”的“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其实网络上早有流传,更有同名的书出版,“愿你有盔甲也有软肋”等语句也是如此。虽然对于孩子,不宜过于苛责,但是老师还是应该有一些冷静和见识的,可以夸夸,但不宜过分捧杀。
该老师点评说,这篇作文“说出了很多人到中年的人想说的话”,但我却觉得,如果人到中年,还总是说着少年般的话语,那就是“不经打击老天真”了。
所以我重点想谈的,就是那句“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这样的话,作为少年的美好愿景固无不可,但如果成年人还这么说,就有些天真和矫情了,总不能真当自己是“老顽童”或“天山童姥”吧!
我知道这样说会有些煞风景,但人生毕竟不能总活在童话中,每一个阶段的人都有每一个阶段的语境,峰回路转,事易时移,风景既然不同、体悟自然各异。
正当少年的我们,都以为自己不会改变,以为自己会永远清澈、永远鲜艳、永远朝气蓬勃下去,更以为自己会改变这个世界。但随着少年子弟江湖老,经年尘土满征衣的大多数人,终将会被这个世界所改变,甚至征服。
难免会有破灭——“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总是会有妥协——“我们已经完全变成/二十岁的时候我们与之抗争的东西”。
这里并没有孰是孰非,只是我们学会了微笑着跟这个世界、跟生活和岁月和解。
当然,一定会有人选择继续抗争,胜者会享王者荣耀,如成吉思汗,败者会沦为悲剧或笑话,如堂吉诃德。但无论胜败,都还是值得我们钦敬,这样的人,因为稀缺,所以珍贵。但并不意味着,芸芸众生中大多数人的命运,就是泯然众人矣,认清生活的真相并且继续热爱生活,也是一种英雄主义。
当我们走出半生,会发现,不单“归来仍是少年”是一种奢望,甚至“归来不是遗体”都已经是一种幸运。
我想,少年离家去深圳富士康打工的许立志,应该也曾怀揣过许多梦想吧,可他却在24岁那年的一个深夜选择跳楼,如“一颗螺丝掉在地上”。
他曾在自己的诗中试图回望已经走出的半生——
我想再看一眼大海
目睹我半生的泪水有多汪洋
我想再爬一爬高高的山头
试着把丢失的灵魂喊回来
我想在草原上躺着
翻阅妈妈给我的《圣经》
我还想摸一摸天空
碰一碰那抹轻轻的蓝
可是这些我都办不到了
我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了
所有听说过我的人们啊
不必为我的离开感到惊讶
更不必叹息,或者悲伤
我来时很好,去时,也很好
对于有些人来说,半生已是一生。以至于在人生路上渐行渐远的我们,总是会有“世上空惊故人少,集中惟觉祭文多”的慨叹。
一次同学会上,我就不无感慨地谈起:“中学毕业后的第一个本命年,跟我同龄的一个要好的男同学没了,第二个本命年,又一个要好的同龄女同学也没了……”
话音未落,一名女同学赶紧让我打住:“快别说了,太吓人了,你不会又要到本命年了吧?”
学者朱学勤有一句话曾让我深受触动:“少年时犹如水漫金山,待大水退去,看清来路,方觉后怕,有多少死路,竟然在不经意间一跨而过。”
当我们走出半生,能活着,并且健康,已是最大的侥幸。
而我们能够做的,就是不辜负,不辜负人生中的每一段时光。让每一个十年后的你,都能够感谢十年前的自己。
虽然少年时光,是一条再也回不去的路,但我还是希望我们能够微笑地回顾,跟那个来时路上的少年,微笑地说上一句——
愿你走出半生,归来更知珍重。
也许,你还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