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尊佛像
早晨出门送姑娘上学,发现门口有一尊没有佛头的细陶佛像,做工很是精美。看着崭新的断痕,应该是才摔坏的样子,就在附近找找有没有佛的头。居然被我找到了,躺在一个纸盒子的角落,眉眼里都是笑意,很是欢喜,一起放到车上带走。
女儿对我拿了这尊损坏的佛像,有点不理解,特别是车里单单放一个佛头有点奇怪。我让她细看,是不是看出她在微笑?神秘里透出温和、慈爱、温暖。先不说雕塑工艺,整体上它让人感觉圆满温润舒服。你看,这个头像的两个眉毛很微小,但不完全对称。女儿插话说,耳朵也有一个略大些。这说明雕塑家很注意观察以及细节表现,佛也是人,符合真实情况,如果你仔细看,现实中没有人的眼睛是完全对称的。当然也没有忘记顺便教育她一下,人生很长,就要在平淡里找一点特别,偶遇里发现美好,才会更多乐趣。
最近在读南怀瑾的《金刚经说什么》,没有四大皆空,也没打算遁入空门,主要觉得对中华文明形成有重大影响的佛教、佛学,应该多一些了解,特别是其中经典《金刚经》。“不着相”是书中讨论的重点,但对我们资质平平的俗人,有一尊活灵活现的佛,心里更踏实。
对佛像感兴趣还有一个原因,前一段时间陪朋友到栖霞山看千佛岩的时候,满山蔚为壮观的洞窟里居然几乎没有一尊是完整的,多数情况是没有佛头。尽管从残存半身雕像上的纹饰和雕刻手法也能有找到一些文化的感觉,但是一尊一尊没有头的佛像,突兀地立在那里,看着还是让人诧异和难受。一问之下,知道多数都是在文革时被人“破四旧”砸了。上一次周楠陪我去看洛阳龙门石窟的时候也有这个感觉,但至少龙门石窟还有若干组完整的佛像。相比之下,栖霞山的千佛岩让人无语。
办公室有现成的502胶水,试了一下,粘贴效果很好。尽管佛像脖子上还有有一道明显的缝,暂时就这样吧。也许机缘巧合再给他加一些什么装饰遮挡一下。又想,佛好像不喜欢身外之物,没见过带项链的佛,暂时就不管他。就当是一个话头,可以给有缘人说一说这尊佛的来历了。
细看时,像底还有落款,辨识半天,又查了资料,果然有些来历,是甘肃麦积山陶艺段一鸣的作品。李泽厚《美的历程》里写麦积山雕塑:“北魏的雕塑,从云冈早期的威严庄重到龙门、敦煌,特别是麦积山成熟期的秀骨清相、长脸细颈、衣褶繁复而飘动,那种神情奕奕、飘逸自得,似乎去尽人间烟火气的风度,形成了中国雕塑艺术的理想美的高峰。”从这几个角度看这尊佛像,风姿果然如此。
菩萨看因,凡人看果。今天这个小成果我很喜欢,仿佛读《金刚经》到最后感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