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揭阳锡场林氏宗祠
上周去揭东看云路江十二年一届的竖灯杆升彩凤,因为行程时间充裕,所以又由当地朋友小苏安排先去了锡场,赶紧去看看一座即将进行重修而保留有明代遗构的老祠堂。略感遗憾的是,来得比较晚已近正午,最终没能去到祠堂里头参观一番。但看祠堂外观如门楼,以及透过两侧另开的大窗户可见其内二三进的梁架,倒也算是完成要看的计划。在看过林氏宗祠之后,顺道也在村里到处随意走逛,随手拍拍。
锡场林氏宗祠,号世德堂,其坐北朝南偏西,面阔为大尺寸的三开间,纵深有三进,祠前配套有全石铺砌的大阳埕,屋顶为硬山式,占地面积约1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56平方米。
祠第一进设三山门楼,为全石构,凹肚内顶部额处有保存完好的麒麟朝日、加官进禄等石雕屏;大门额林氏宗祠刻字遭破坏,仅可依稀辨认,据传为族人林元凯仗义除暴的英雄事迹所遗留;大门两侧壁肚为嵌瓷壁画,已遭破坏;门楼内三门仅剩左右旁门之门神尚可辨认,部分线条清晰可见,共和前的门神画如今可见,是谓难得;大门前石鼓只剩基座。
由于此次来访时候已近中午,去到该乡大老爷宫英灵古庙时候,找不到世德堂的管理阿伯了,故而未能去到祠堂参观一番,所幸可在祠堂两旁另开的大窗还可看到第二进、第三进的梁架,前者为清代重修遗存,后者则系明代构架,且两套梁架基本完好,十分难得。
据相关介绍可知,在林氏宗祠内现还保留有清代光绪己亥年(1899)的重修记、乾隆壬申年、嘉庆十二年的进士匾额、乾隆五年朝廷钦赐林府谢氏夫人的圣旨牌,以及皇恩三锡、皇恩宠锡等。未能见上,有点遗憾。
资料上载,林氏宗祠世德堂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及后历代皆有修缮,于上世纪中叶祠做他用而香火中断后,至今未进行重修,从外观上看,祠之整体保存算是完好,其内梁架柱式也大多如初。目前,林氏宗祠世德堂已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介绍说,将于近期展开重修。
关于锡场:
锡场镇位于揭阳市的西北侧,属揭东辖,其镇以驻地为命名,镇区地处榕江北河锡场段北岸,由锡东、锡西、锡中三个行政村和锡场居委会组成,有人口近四万。传统意义上的锡场,是指锡东、锡西、锡中三村,又称三锡。据资料介绍,锡场原有刘、陆、许三姓杂居,古称三姓村,村民多于梅北山坑淘洗锡沙,后运潮州府城贩卖。元至正十三年(1353),林南陇因避乱,从福建莆田涵头圩携家至此定居,其有练锡技艺,遂带领村民办起锡器加工,将锡沙冶炼成锡,再加工成锡器,村名遂改为锡场。随着后世发展,林姓也成为村里的人口大姓。民国三十二年(1943),锡场因村落规模渐大,遂依地理位置拆分为锡东、锡中、锡西三村,称三锡……
林氏是锡场的主姓,其于元末明初迁创,传今二十六世,聚族而居有近四万人,分居三锡各行政村,另还迁衍揭东玉湖玉斗村、榕城仙桥河曲村,惠来、饶平等地,以及旅居海外东南亚等,族众共约十余万人。据《锡场林氏族谱》记,锡场林氏始祖南陇公,讳弥远,生于元朝元统二年(1334),原居福建省兴化府莆田县涵头圩白禾村,因家乡受海寇骚扰,难以谋生,遂年届二十余而携家南下入潮,来到揭阳北河北岸三姓村时候,于故宫墩歇息,时所挑保生大帝吴真人金身与父亲梅轩公长生禄位的箩筐绳索突断,公遂在土地福德老爷前卜一课,乃知此地是繁养生殖之所,故而创居于此。其最初创居之处,即为今天所见的林氏宗祠世德堂所在地。
从卫星地图上可以看到,锡场镇区是密密麻麻新老不一组成的一大片聚落,其由锡东、锡西、锡中三村组成,若除去周边现代新建扩展的区域,锡场的核心正好位于三锡交汇处,元明之间最初所创的老寨围即位于此,而林氏宗祠世德堂则位于中心偏西侧的地方。
整理:忘时堂传统文化工作室
摄影:安静声音
文字:张野
声明
本作品为岭东忘时堂、普宁青年摄影、普宁村落荣誉出品。
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作者【安静声音】署名并保留水印。
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
图文不得直接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行为,违者必究。
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