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皮饮(《中医治法与方剂》)
五皮饮(《华氏中藏经》)
【组成】桑白皮、陈橘皮、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各等分
【用法】水煎,分3次,温服。1日量。
【主治】脾郁水肿,四肢面目悉肿,脘腹胀满,上气喘急,小便不利,舌白脉缓。亦治妊娠胎水。
【证析】此方所治,属于脾运障碍,气滞水停机理。脾不运湿,水道被阻,则小便不利;水液不能下输膀胱,外溢肌肤,则面目四肢悉肿;脾郁气滞,则脘腹胀满;三焦津气壅滞,肺气宣降失常,则肺气不降而上气喘急。
【病机】脾运障碍,水泛为肿。
【治法】醒脾利水,宣畅气机法。
【方义】治疗脾郁不能运化水湿的水肿,当一面健运脾气,以御水邪的泛滥;一面疏通水道,使水有出路。此方体现了醒脾与利水同用的配方法度。以茯苓皮的甘淡,实脾土而利水,生姜皮的辛散,宣胃阳而散水;大腹皮的辛温,行气宽胀,利水退肿,三味为行水主药。陈皮利气调中,醒脾化湿,令气行则水行,脾健而防水之堤自固,故本品不仅是生姜、茯苓、大腹皮化湿理气之助,也是振奋脾阳、调理中焦的主药。水邪为患,不能专责于脾,亦当考虑肺失宣降,肾失主宰,或兼肺治,或兼肾治*又在临证权衡,灵活掌握。此证不仅水邪外泛作肿,且又水泛高原而呈上气喘急,故配桑白皮泻肺以清水源,令源清流自洁,气降喘自宁。五药合用,共呈醒脾利水,行气宽胀功效。此方在配伍上反映了两个特点:一是在调理五脏功能方面,体现了肺脾同治;一是在调理基础物质方面,体现r津气并调。《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五皮饮是本方去陈皮、桑白皮,改用五加皮、地骨皮组成。用五加皮入肾以行水,地骨皮清肺肾虚热,是主治在脾而兼及肺肾的配伍形式。两方相较,《华氏中藏经》五皮饮侧重于治中上两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皮饮侧重于治中下两焦,重点有所不同;前者有调气之功,后方有滋肾作用,亦各异趣。两方均用皮,有轻以去实,以皮行皮之意。
【应用】
本方所治的水肿,以皮色光亮,水在皮肤为其辨证要点。偏热,加车前子、薏苡仁、防己清利湿热;偏虚,加防己、黄芪、白术以实脾利水;偏实,加牵牛、槟榔、防己、椒目、葶苈子以疏利二便;腹中胀满,加莱菔子、厚朴、麦芽以消滞行气。
【化裁】
1.五皮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本方去桑白皮、陈皮,加五加皮、地骨皮。治证同,无上气喘急者。
2.七皮饮(《济生方》)大腹皮、陈皮、茯苓皮、生姜皮、青皮、地骨皮、甘草皮。水煎,温服。治证同。
【歌括】
五皮饮用五般皮,陈茯姜桑大腹齐,
脾郁水肿皮光亮,妊娠水肿亦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