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巫婆、神汉、跳大神……原来曾经是宰相?! | 夕霞夜话——汉字的童年(28)
中医学苑
xyzych1988
本文为学苑出版社作者系列文章,欲知详情,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写在前面
本人不是专门搞文字研究的,本着对汉字的喜爱,以己之心,度着先人造字时的场景及心态,写出自己对汉字的理解,与热爱汉字的同仁共享,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 汉字的童年(28)·
上期(27期)说到“霞”这个字有“神”意,像神的手接人的手,这么说对不对呢?
我们国家是不承认有“神”的存在的,官方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但是,在民间,有神论却是大有人在的。这些想法是从何而来的呢?我们的先人,从山洞里,从树上下来,赤赤条条来到这个世界上,大自然给予的并不都是有利的,恰恰相反,给予我们先人的却是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天上不定的雷电冰雹,霜雪暴雨,烈日炎炎,那时,先人们哪里知道天文,他们就认为天上有一个“神”,这个神在控制地上的一切。
《圣经》里记载一个故事,说一个穷人给了神一点点膏油,而富人给了很多膏油,但是神把福赐给这个穷人,人们不解,问神,神说,那个穷人把所有的膏油都给了我,心是虔诚的,富人呢,只是把他的膏油的一部分给了我。古人,不管是中国人、外国人,他们的童年思维都是一样的,并且,都是有神的。
所以,先人向天上的神祈求,给我们温暖,给我们光明,给我们好风好雨,让我们好好生活!这些祈求怎么上达于天神呢?那就是给神好吃好喝,并且用唱歌跳舞来表达敬意,并且,如果部落里有什么请求,也得让神答应,某事能否成功,也得问问神。那么神怎么能吃到看到这些好吃好喝的呢?那就得大声呼喊,“声达于天”,供奉的食物“香味达于天”就可以了。这样,神,吃得高兴了,喝得高兴了,就能赐给部落“好运来”。
一把手的工作太多了,造字的这个部落是当时文化最先进的部落,“每事问”,就是有一百个“宰相”也忙不过来,于是,敬神问疑的“祭祀”活动,有了分工,从甲骨文的记载来看,至少有“巫人、贞人、卜人、蓍人”。这些有专业分工的人,他们的敬天问事的手段和方式是不一样的,比如“巫”,是以舞蹈和唱歌为手段的,贞人、卜人是烧乌龟壳,蓍人用草棍,当然,这些乌龟壳和草棍也是经过整治的,有通灵性,也就是通神的。
那么具体到这个“若”字呢,甲骨文写作
,《说文》以及后世学者都将此解释为:像人屈膝梳理长发之形,就是说人把长发理顺,所以“若”就是有“顺”“顺从”的意思。《尔雅》也说,“若,顺也”。《说文解字》也说:“诺,应也”。“应”就是顺答,就是“诺”。于是后人由这个“顺”意,就解释为“好像”“如”的意思。其实是不对的。你看,
两字,从字形上看,就不像“人屈膝梳理长发之形”,而是像人在跳舞,这个人在“手舞足蹈”,头上还带着像“野草”、或“野鸡”毛一样的装饰品,这个人就是一个特殊的人,即“巫”,也就是现在人称“巫婆”或“神汉”。“巫”呢,就是用唱和跳来通神的,现在东北地区还有“跳大神”的呢,这是民间的叫法,学者管这个叫做“萨满”,也就是用唱跳来通神,问神,遇到所疑之事,请“神”或“帝”给个行(吉)或不行(凶)的说法。“神”降到“巫”的身上,这时,这个“巫”就是“神”了。神的意志通过“巫”的嘴,告诉问神的人,行或不行,即“若”。
当神“降”到“巫”这个载体上,人神合一,“若”就是神,是“神话”,“若”字的本义也应该具有“神”意,如甲骨文中有就“(帝)弗若””上帝若王””若王”“弗若”“帝若我从之唐”等等,很多,我国的海神就称为“若”;《山海经》中将神木称作“若木”。
看,这是甲骨文中“若”的一种写法
,这个就是“巫”,头上的
,就是“巫”与“神”沟通的“媒介”,就像无线电“接收器”一样,而不是“巫”在理发。由于刻画一个圆太难了,就照着样子,简单描画成这个样子了。
直到清朝末年,甲骨文才出土,自周朝到清末之间,我国的学者都没有见过甲骨文,对于文字的来源、本义,都是根据许慎的《说文解字》而来,而许慎的解字,又是根据篆书而来,而篆书,距甲骨文已有两千年了,所以,对于字的认识,不能一直抱着许慎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