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北京+天津+河北 部分3
·
龙形玉佩战国上∶长5.4、宽3.8、厚0.4 厘米下∶长9、宽4.8、厚0.4厘米河北省易县燕下都出土,现藏干河北省文物研究所。2件。上件为黄玉质,下件为滑石质。镂空透雕,有廓,双龙身弯曲体相连,龙头各自查颈回首向外,呈"o"形。龙角有歧枝,椭圆形眼、颈部似有一撮分又的髻毛于身躯相连。背平无纹。
玉壁战国直径10.4、孔径2.4、厚0.4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中山王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玉质细腻,表面润泽,个别处呈半透明灰白色。内外分别有大小二个谷纹同心圆环,环边起棱,外环上饰二周谷纹,内环饰一周。二环之间为透雕连续螭纹,现存五螭,首尾相连,卷尾曲躯,造型生动。大环外有一作卷 枝状透雕附耳。此玉璧构思精巧,做工细腻。残缺,一半已失。
玉璧战国长径6.5、短径3.6、孔径1.2、厚0.2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中山王蔡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青玉质,半透明。中间为一素璧,两侧各透雕一螭,身躯弯曲呈"S"形,繁尾端向后弯卷,尾尖向外,通体平素无纹。器形不规整,厚薄不匀,可见有加工过程中遗留的切割痕迹。
玉璧战国直径7.1、孔径3.15、厚0.4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中山王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青玉,有褐色沁。造型规整,两面均有纹饰。先用粗线阴刻出勾连云纹,再经琢磨、抛光,内外缘均有较宽的边线。
龙形玉佩战国长23.4、宽7、厚0.4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中山王冀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青玉。龙体细长弯曲,颈部下沉,尖而长的角外伸,作回首状。上吻上卷,下吻内勾,颔部成一孔。体中部一足前伸,后部一足向上环曲,一足下弯,短尾斜翘。龙周身勾出周边轮廓线,体前半部阴线刻出涡纹,纹饰粗糙。此玉佩形体较大,保有完整。
龙形玉佩战国长6.8、宽4.8、厚0.3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中山王慕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青玉质,质细,半透明。龙凤合体。龙首向上,上唇方,下唇卷成一孔,角弯曲。尾上扬。凤位干龙尾部,长冠勾嘴。龙体上、下有足和卷毛。体中部上端一系孔。边沿用阴线勾勒、身饰浅浮雕谷纹。
龙形玉佩战国长12.7、宽3.5、厚0.5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中山王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黄玉,较软,局部半透明。身细长弯曲,呈"S"字形。龙回首反顾,颈部下沉于地,首与中腰平齐。张口,上吻上勾卷,接于后背,下唇内勾。核形眼,长角上弯,中腰下部一足有卷毛,体后三足,均弯勾状。尾上卷。体中部有一系孔。身饰谷纹,尾及卷毛均用粗线条刻划。
龙形玉佩战国长8.8、宽2.2、厚0.5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中山王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青玉质。体弯曲,上唇长圆形,平伸、下唇内勾,尖耳上卷,尾上翻卷。尾的内外侧各一撮卷毛,呈尖勾状。中腰部一系孔。素面无纹。墨书文字,一面有"它玉玉珩"四字,另面为"武口口",后二字已漫港。
龙形玉佩战国长7、宽5.1、厚0.4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中山王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黄玉质,微透明。身躯弯曲呈"几"字形。头上扬、上吻长圆,短角,中腰部高高拱起,尾部上扬且尖端内勾。前后及拱背共有三短足,前背、中部和尾部共有三处卷毛状饰。中腰部一系孔。一面有墨书"它玉虎"三字。
龙形玉佩战国长6.6、宽3.6、厚0.2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中山王慕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黄玉质。龙身细长弓曲,于体中部斜交成"X"形。龙首向下,上吻长而圆,下唇尖。尾尖上卷,背部各有一足交于体上部构成系孔。龙体表面各附一独。龙屋下接两只背向的小龙,曲体呈圆弧状、勾嘴,长角,身饰鳞片纹。玉佩一面墨书"公全一吉玉"五字。
龙形玉佩战国长6.9、宽5.3、厚0.2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中山王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黄玉质,头部绿色,半透明。短角,上吻上卷,下唇内勾成一孔,上下唇抵于背部。尾上折尖端外卷成一孔,腹下一折曲的长足,并有卷毛向前,有勾爪。尾上端和背部各一短足。尾端和腹下勾爪均呈头上有冠的鸟形。上中部有一系孔。
虎形玉佩战国长10.9、宽4.6、厚0.1-0.2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中山王幕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黄玉质,沁蚀处呈灰黄色。虎头方形,眼椭圆形、方口大张,下唇内勾。尖耳,耳后一束卷手。背脊隆起似弓形、腹部圆鼓,尾向上后折。身前后各有一足,足有肘毛,脊部和臀部各有一系孔。沿虎的周身边缘饰扭丝纹,脊背和尾部饰竖向的斑条,腹部及颈部饰似云纹的蚕纹,以浅浮雕形式表现了虎皮上的卷毛。
龙形玉佩战国长7.9、宽3.5、厚0.3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中山王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白玉质,大半透明。双龙连体。短尖耳,圆眼,厚吻。颈部上勾,尾上卷,以弧形带相连接。尾端呈尖勾状,上刻鸟嘴,构成两个相背的鸟头。上中部有一个三角形系孔。浮雕边棱、谷纹和丝束纹。
虎形玉佩战国长5、宽3.4、厚0.1 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中山王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黄色玉质,局部半透明。虎作蹲伏状。回首,卷耳、卷唇、圆睛,唇与后背相连,尾上卷。身躯单面阴线刻纹,双勾中脊边线,中为"人"字形节纹,耳、口、鼻、足、尾蜷曲处用卷云纹。双面均有切割痕迹。颈部边缘有一系孔。正面墨书"吉之玉口口口"一行六字。
凤形玉饰战国长2.8、宽1.1、厚0.3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中山王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白色玉质,有光泽,不透明。凤作俯首状,身躯呈圆弧形。尖喙、尖冠,圆目,尾上翘。阴线刻边,划羽翅,简单且显粗糙。
玉梳战国长6.5、宽3.8、厚0.4厘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中山王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型光质 柄及梳齿均较长,呈长方形。梳柄透雕,顶部圆弧,以细密的斜格纹为衬地,上以阴线饰"S 形纹。弧边下为卷云纹,冉下为一才整s地的一自效路。蜗自左右各饰一卷云纹。梳五齿,上饰竖条纹。背面平素,留有设计稿的虚线。
玉梳战国长4.9、宽4.6、厚0.4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中山王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黄色玉质,半透明。梳柄半圆形,下连10节长齿,柄中部透雕双凤纹。双凤曲体相对,回首反顾,长颈相连,尖喙下勾,冠向后斜竖,翅尖上翘,尾下垂,肢前曲。梳柄外弧边饰勾连云纹和网格纹。梳两端齿较厚,从侧面观察,齿尖渐收为斜刃状。十齿均素面。
玉蝉战国长2.1、宽1、厚0.2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中山王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1对。墨玉,温润有光泽。略呈长方形。玉蝉双目突出,目间饰"人"字形弧线。颈饰凸棱,背有双翼,翼间用横线刻划出腹部。颈下左右各一涡纹、中间有一菱形图案,填以细密的格纹。于背部双翼间有一小孔,应为镶嵌之用。
玉璜战国中期长4.9、宽1.5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七汲村中山王慕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犯所。玉呈黄褐色,质地温润,半透明。两端为龙首形,独角、菱形眼,闭口,中各钻一孔。吻部和颈下雕卷云纹,颈部刻扭丝丝,龙身躯体饰勾连云纹及细密网格纹。中间靠上之处钻一孔,以供系%。
玉饰战国长径1.4、短径1.1、厚0.4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中山王慕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日色。平面近圆形,一面圆凸一面平。仙鸮首(或螭首),以方形小凸起示喙部,长目,间饰"人"字形弧线,其上饰麟纹。表面无光泽。
玉覆面战国玉眼盖(上)∶长3.3、中宽1.2、厚0.2厘米玉鼻塞(中)∶长1.8、最大径1.1、最小径0.8厘米玉口晗(下)∶长4.6、宽1.3、厚0.2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中山王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玉眼盖为青玉质,半透明有光泽。新月形,无纹饰;玉鼻塞为青玉质,有玻璃光。呈八棱柱状,一端细一端粗,两顶面平齐;玉口晗为白玉质,磨制光滑。蝉形,体细长,前端平齐,尾部尖。双目突出,颈饰凸棱,双翼窄而长,于尾端交叉。
玉指甲盖战国长2.2-3.35、宽1-2.3、厚0.2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中山王蔡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4对。长指甲形、缺食指盖。颜色不一,白色、灰白色、青灰色均有,质细者有玻璃光。上端圆头,下端平。由拇指至小指盖依次缩小。
蛙形玉饰战国长1.9-2.1、宽1.3-1.6、高1.1-1.2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中山王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共10件。青玉质,有玻璃光。身似蛙形,鼻宽,目细长,耳似兔,额间有一半圆形饰,昂首蹲伏。头部扁,尾上曲。依形状不同可分两种,一种玉色较为匀净,雕琢较精细,体型较瘦,四肢着地。另一种色黑白相杂,体形肥胖,足与腹部成一平面。
玉片战国长6.2、宽4.4、厚0.2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中山王蔡幕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青玉质,半透明、有玻璃光。边饰方框,框内浅雕二龙纠结纹。龙躯细长弯曲,相互纠缠。均张口露齿,宽鼻,菱形眼,尖耳上竖,长角上卷、前后各有一足,足下利爪,尾细长并向上卷曲。头上有卷曲的长角。
玉人战国高3.1-4厘米、宽1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中山国3号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3件。黄玉与青玉质,玉质莹润。玉人呈站立状。圆脸,用细阴线勾勒出眉、目和口。头两侧各有一耳,头上扎有一双牛角状髻,发丝纹络清晰。身着窄袖束腰花格长裙,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拢于腰部。为当时白狄族女性形象。
玉人战国高2.5-3、宽1.2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中山国3号蔡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3件。玉质莹润。其中右侧的童子像较为特殊,头梳单髻,圆脸,用细阴线刻画出眉、目、口。双手放于腰际,着窄袖束腰长裙,上衣平素,下裳布满大方格纹,花、素相间,中填以网纹。
玉㻡战国长4.2、宽2.7、孔径2.1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中山国3号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青玉质,玉质较细腻。器中央有一大孔,便于拇指穿入,以供射箭之用。
凤形玉佩战国高2.5、宽5.8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中山国3号慕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青白玉。上部两凤相对,两喙相联,振翅伸尾,双爪立于一璜形架(或是环)上,架的两端各附有一凤,昂首挺立,极为生动。
玉剑首战国直径2.8、厚0.8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中山国3号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青玉质。圆饼状。器面中心阴刻有大小二个同心圆圈,外四周为长尾卷云纹,边缘刻一周弦纹。背面钻有四个大小不等的圆凹孔。
玉管战国长52.直径1厘米右∶长2.8、直径0.8厘米司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中山国3号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交所,件左件灰褐色,柱状,满饰卷云纹。中心钻有一孔,孔径0.2厘米。右件因经火烧,玉色偏黄通体为柱状竹节形,从顶面的中心钻有一孔,贯通管中心。
玉饰战国长10.3、高2.4、厚0.3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中山王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墨玉质,质地细腻。上框和隔框阴刻卷头长尾云纹,框内透雕出蟠虺纹,中间为一虺头向上顶住上框内边,头下为双虺身左右分开,作躬体垂尾状。两边各有一躬身蟠虺。
玉饰战国高4.4、宽5.6、厚0.5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中山王慕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青玉质。上部弧凸呈半圆形、中部左右两边稍凸,底边平直。玉片中部左右两端各有一穿孔,底边中部亦有一穿孔,底面中部也有一穿孔,与底边中部的一孔相通。
石棋盘战国长45、宽40.2、厚0.8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中山王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用6块青石板拼成。其盘中央为一正方形石板,浮雕出四角对角斜交错线,划分为四个等腰三角形框,各角交点处均刻成圆孔形,三角框内浮雕出饕餮纹饰。
龙形玉佩战国中期直径6.4 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七汲村中山国1号蔡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黄褐色,半透明。器体扁平.铁雕而成,两面纹饰相同。中央一环,环面刻绳索纹环外雕继三务张口回首龙,皆作顺时针方向爬行状,颇富动态感,龙独角,圆眼,曲身翘尾,前后足蜷曲作张口回首状,龙体表面雕琢有鳞甲纹和云纹。
龙形玉佩战国中期长23.2、宽l1.4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七汲村中山国1号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玉呈黄褐色,半透明。器体扁平,通体镂雕而成。两面纹饰相同。龙作回首曲身状。通体雕谷纹,上方中央钻一孔,可供系佩。此器形体较大,镂雕精细,乃战国玉器中的精品。
玉版战国长14.8、宽12.5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七汲村中山国3号蔡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玉色发黑,不透明、表面光洁、器呈长方形。对角雕琢兽面纹,双目圆睁,胡须上翘,双角平伸、另两对角雕琢夔龙纹,夔龙回首,独角上翘,枣核形眼,龙身蜷曲,作伏卧状。此器雕琢精细,构思巧妙,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玉版战国长14.7、宽11.5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七汲村中山国3号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玉色灰黑,不透明,器表光洁。器呈长方形薄板状,镂雕而成。中间雕十字隔栏将玉板隔为四块,上面两个长方形内雕琢夔龙纹,夔龙独角,回首,曲身做伏卧状。下面两个长方形内镂雕螭纹,螭身盘绕呈"S"形。
玉版战国长10.6、宽6.3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七汲村中山国3号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玉色发黑。器表雕琢光洁,器呈长方形,并琢出较宽的突起作边棱。器一侧琢有同首双身的螭纹,蟠身作"S"状卷曲,满饰鳞纹。其余部分以对角线隔开,上部雕琢张口露齿龙纹,龙身饰网格纹。下部为弯曲盘绕的螭纹,器身雕琢鳞纹。
玉侧战国长6.8 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七汲村中山国1号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玉色泛黄,质地莹润,半透明。体扁平,形似弯角状。一端稍尖,一端为龙首,口部钻一孔,用以系挂。器身琢勾连云纹。
玉壁战国中期高4、横宽7.6 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七汲村中山国1号慕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玉色青白,质地温润。中间为谷纹壁,内外周缘起棱,两侧透雕相背而立的凤纹。凤冠修长,与壁边相连,凤首外向,尖喙连胸,凤身弯曲,细颈挺胸 w尘向后上卷。尾翎的末端与璧的边缘连接。(撰文∶随杰 摄影∶张羽)
玉璜战国长5.4、高1.6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七汲村中山国1号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玉呈白色,半透明,质地温润。器为扇面形,周边有齿脊。器表雕琢勾连纹,两端各钻一孔供穿系。此璜表面琢磨光洁,工艺极精。
椭圆形玉璧战国长8.9、宽4.3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七汲村中山国1号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玉呈黄褐色,半透明,质细有光泽。玉璧呈椭圆形。璧面饰谷纹,内外缘琢出弦纹周线,两侧对称透雕螭龙。龙首向上,独角,闭口,龙身蟠曲,尖尾回环,各形成四孔。
玉璜战国长5.4、高1.6 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七汲村中山国1号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玉呈白色,半透明,质地温润。器为扇面形,周边有齿脊。器表雕琢勾连纹,两端各钻一孔供穿系。此璜表面琢磨光洁,工艺极精。
椭圆形玉璧战国长8.9、宽4.3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七汲村中山国1号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玉呈黄褐色,半透明,质细有光泽。玉璧呈椭圆形。璧面饰谷纹,内外缘琢出弦纹周线,两侧对称透雕螭龙。龙首向上,独角,闭口,龙身蟠曲,尖尾回环,各形成四孔。
镶玉婆金铜铺首西汉通长12.4、铺首宽9.4 厘米河北省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兽面衔环,通体婆金。兽面呈长方形,两侧有二龙攀附。兽面中央镶嵌白玉,雕琢对称的卷云纹,组成象征性的兽面,额、眉、须处有细如毫发的纹饰。琢工细腻。
玉圭写文长94、宽235、厚0.4厘米河北省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基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者王。上端射似等腰三角形,下端为平直的长方形。素面,制作规整。出土于棺椁之间。
玉握西汉长22.6、宽4.2、厚0.8厘米河北省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1对。青玉。略呈月牙形,器面残留有夔龙、蒲纹,系用玉璧的残段改制而成。分别出自刘胜金缕玉衣的左右手套内,为墓主左右手之握持。
凤形玉饰西汉长4.2、宽2.5、厚0.2厘米河北省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蔡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对。白玉,玉质温润。透雕成细颈长尾之凤鸟形,口衔小虫。造型生动精美,琢刻细腻。
跽坐形玉人西汉54厘米法王刘胜慕出土,现敲于的后须有发于脑后,头戴小冠,冠带扎于额下。身穿右高5.4 厘米河北省满城县陵山量四雅 玉人脸形瘦削,长9生几上。底座下面阴刻铭文五行十字∶"维古玉人河北省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白玉、玉质洁白品莹。圆雕。玉人脸形瘦削,长眉短须束发于脑后,头戴小冠,冠带扎于颔下衽长衣,宽袖,腰间系斜格纹带。凭儿而坐,双手置于儿上。底座下面阴刻铭文五行十字∶"维学年王公延十九年"。
镶玉銮金铜枕西汉通长44.1、宽8.1、通高17.6 厘米河北省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慕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长方体,中空、婆金镶玉。材两端龙首高昂,龙身齐平形成枕面,下有两对龙爪形矮足。材上平面镶嵌玉片,浅浮雕图案式云纹,前后侧面为透雕择兽纹。枕两端龙身镶嵌各式透雕玉片。出土时枕上残存丝棉枕套,枕内填充花椒以抗菌驱虫。
镶玉鎏金铜仗顶西汉通高5.6、帽径5.3厘米河北省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婆金镶玉,呈蘑菇形。圆帽顶中镶玉,下有方形登。圆帽周壁婆金,浮雕四座对称山峦,其间布列猴、狐等四兽。圆形银玉晶莹洁白,中心钻一孔。玉上高浮雕两蟠龙。
玉具铁剑西汉铁剑通长105.8、宵31匣米 剑首直径5.7、高1.2厘米剑骚长9.7、宽2.3厘米 剑秘长3.8-5.9、宽6-7.2厘米河北省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慕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剑身铁质,细长。剑格为白玉浮雕,两面分饰游龙和卷云纹。剑首、途、埤亦均为白玉浮躁,雕琢细腻生动。剑首圆形,中央突起,阴刻卷云纹,周壁为一神兽,将长方形,表面浮雕一只雄健而修长的神兽。秘为不规则长梯形、上浮雕五只嬉戏于云海间的神兽。剑首、秘上均有小孔。
玉璧西汉岂C..、壁直径134王刘胜墓出土,现题*的上端饰透雕双龙卷云纹组,双龙昂首相肯,曲高259、璧直径13.4、孔径4.2厘米河北省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宁底量共法白。两面琢刻细密的谷纹,周缘起棱。璧的上端饰透雕双龙卷云纹纽,双龙局效求据文于壁缘上,似有越云欲飞之势。自龙尾腾起对称卷云纹,至上端聚作一桃形顶,上调身
心形玉佩 西汉长10.宽41、厚0.3厘米河北省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基出土,现薇于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白玉,质润光滑。呈椭圆形,一端关头,一端圆弧,中有一圆扎。两面皆阴刻细线流云纹,一端有透难流云纹附饰。纹饰优美,线条流畅。
心形玉佩西汉长5.2、宽4.1、厚0.3厘米河北省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妻窦绾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白玉,质润光滑。呈椭圆形,一端委角,一端圆弧,中有一圆孔。正面微鼓,背面略凹,两面皆饰细阴线流云纹。两侧附饰透雕鸟兽相搏纹。表面有砍砂痕迹。
玉带钩西汉长5.8、厚1.8厘米河北省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骆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白玉,玉质细腻莹润。钧体较长,钧首琢作龙首形,钓面略鼓起,高浮雕一变形凤鸟,背部一纽。两侧阴刻卷云纹,表面有昧珠砂痕迹。
玉簪西汉残长19.2、宽1.6、厚0.5厘米河北省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基出土,现藏于问北省文物保护中心。白玉,光洁无瑕。首部透雕凤鸟卷云纹,上涂有殊砂痕迹。簪身线刻卷云纹,末端已残。器物玲珑别透,线条流畅。
玉印西汉高2.3、长2.8、宽2.8厘米河北省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慕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
玉印西汉高1.5、径0.9厘米河北省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白玉。圆形,印座为半球形,其上透雕一条蟠螭作纽。座缘下阴刻卷云纹,印文篆体,阴刻"私信"二字。雕琢细腻,造型生动精美。
金缕玉衣西汉通长188厘米河北省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上衣呈绿色,玉质莹润。下身为灰白和浅黄色。整体由头罩、上衣、手套、裤筒和鞋等五部分组成。共用玉片2498片,金丝约1100克。并附有九窍寒,玉衣头下有婆金镶玉铜枕。
金缕玉衣西汉通长172厘米河北省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妻窦绾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玉片多数呈纯绿色,夹有灰白、黄褐色。玉衣由头罩、上衣、手套、裤简和鞋等五部分组成。共用玉片2160片,金丝约700 克。玉衣的前胸和后背用数块大玉片经包镶、粘贴等工艺制成。附有九窍塞,头下有婆金镶玉铜枕。
玉组佩西汉玉舞人高2.5厘米河北省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妻窦绾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出于窦绾玉衣内胸部,包括玉舞人、玉蝉、玉瓶形饰、玉花蕊形饰、联珠形玉饰及水晶、玛瑙和石质的珠子,推测这些饰物原当为编联在一起的组佩。
玉璧西汉中期长6.7、宽3.6厘米河北省定县40号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玉为青褐色。器体扁平,两面纹饰相同。中间是云纹小玉璧,外套谷纹大玉璧,璧外侧透雕对称凤鸟纹。凤圆目尖喙,身体卷曲,形象生动。此器出土时位于墓主人颔下。
龙形玉环西汉中期直径7、孔径5厘米间北省定县40号蔡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玉为黄褐色。器体扁平,两面纹饰相同,镂雅而成。夔龙团身呈环形,张口露牙、衔其屋。龙身饰有竹节卷云纹。出土时该器位于基主人左胸部。
玉璜西汉中期长10.8厘米河北省定县40号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玉色青白,玉质莹润。器体扁平,镂雕为双龙合体形。龙张口露齿,以阴线刻划出眼、角等细部,线条流畅。此器出土时位于墓主人的右手处。
心形玉佩中用业t宽35题齐业定县40号基出土,现戒于问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告考褐色。器体平.其王体分是坐为照圆形,并在上部凸出一尖,中间有一随圆形外宝为黄戏色,器体扁平。其主体部分造型为核应工R息x
嵌玉马路金西汉长5.8、宽4.7、高3.7厘米河北省定县八角廊汉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马路形,金质。顶面嵌白玉。上部边缘装饰一圈用金丝编缓而成的花纹带,路面饰四条平行波浪纹。底部一侧浅刻"三"。
玉带钩西汉晚期长16.5、宽1.4、高2.2厘米例北省邢台市北陈村刘迁蔡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玉为白色,玉质温润。器呈长条状。龙首形钧首,钩面浮雕双境,底部有一椭圆形纽,两侧饰云纹。
水品剑首、剑璨西汉晚期剑首长3.5、宽2.3、高1.6厘米剑斑长7、宽2.1、厚1.7厘米河北省邢台市北陈村刘迁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无色透明,光素无纹。剑首造型略呈橄榄状,中间有一圆形凹槽。内有铁锈痕迹,当为剑柄锈蚀所致。剑斑俯视为长方形,侧视有扁方孔。边缘棱角雕琢圆滑。
玉璧东汉高30.5、直径24.4、厚1.1厘米间北省定县北陵头村中山稳王刘畅慕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青玉质,半透明、表面有温润 明高的光泽,局部沁蚀处泛乱褐色。壁之内、外边缘为素面宽带,壁面饰规整的谷纹。上部透耀二龙衔环纽,两侧各透雕一龙为装饰。
玉座屏东汉通高16.9、长15.6、宽6.5厘米河北省定县北陵头村中山穆王刘畅墓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青玉。座屏由四块镂雕玉片插接而成。两侧以双胜为支架,主体纹饰为透雕青龙、白虎纹;中间两屏片略呈半月形,透雕人物、鸟兽纹饰,两端有桦可插入架内。上屏片正中为"西王母",分发高髻,凭几端坐,旁有朱雀、狐狸、三足鸟等;下屏片正中为"东王公",亦凭几而坐,旁有侍者及熊、玄武等。
玉璧东汉左∶直径4.5 厘米右∶直径4.7厘米北有定县北陵头村中山穆王刘畅菜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1对。黄褐色,扁平圆形。璧面上镂空透雕纹饰,一为龙纹,为哪纹。龙、螭首尾相接,盘绕一周,并以阴线刻口、目、须等细部,纹饰简洁,线条柔和自然。
心形玉佩东汉长15.6、宽7厘米河北省定县北陵头村中山穆王刘畅墓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青玉,质地润泽。造型呈椭圆形。两端各透雕一独角蟠螭,翻转扭动,肢体盘踞于心形佩上。雕琢剔透、精细,局部以细线勾勒。
玉舞人东汉高4.5厘米河北省定县北陵头村中山移王刘畅蔡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1对。白玉。扁平片状,两面纹饰相同,通体镂雕成舞女形象,以阴线刻饰双目、鼻、口和衣裙等。舞女束腰,穿长袖衫,长裙拖地,扭腰摆臂翩翩起舞,一手扬袖过头、另一袖甩向身侧,即所谓"粗袖折腰"舞姿,头顶空一圆孔,以供系佩之用。
玉璜东汉上∶长8.8、宽3.1厘米下∶长10.6、宽2.5厘米河北省定县北陵头村中山穆王刘畅墓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2件。白玉泛黄,有褐色沁斑。璜两边各雕一龙一螭,龙皆曲躯盘绕,以阴线刻饰眉、眼等细部。两端钻有圆孔,便于系佩。
玉剑格、剑珞东汉剑格长5.9厘米剑斑长9.8 厘米河北省定县北陵头村中山穆王刘畅墓出土,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剑格白玉泛黄,中部起脊,表面阴刻兽面纹,两侧隐起勾连云纹。剑斑正面呈长条形,略有隆凸,饰变体兽面和卷云纹,纹饰工整,做工精细。
玉枕东汉长35、宽11.7、高13厘米河北省定县北庄中山简王刘焉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此枕用整块青玉雕琢而成,剖面呈长方形、枕面两端略孤起,中部下凹。除底部及左右两侧光素无纹外,其余部分均以细而浅的游丝阴刻线琢饰出婉转流畅、相互勾连变化的云纹。磨制光滑,线条清晰。
玉壁东汉高25.5、宽19.9、厚0.7厘米河北省定县北庄中山简王刘焉墓出土,现藏于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青色,质地细腻莹润。璧面布满谷纹,在孔和外缘边缘上各刻弦纹一周,周缘较窄。璧上端附刻有透雕双蟠螭纹,作曲身舞爪相斗状,矫健有力,生动逼真。琢制艺术精湛,抛光凝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