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分阳气,便有一分精气神
我们往往说一个人看着没有精气神,萎靡不振,缺乏精神。而这精神最核心的来自阳气。因为精化气,气生神。阳化于阴是为精。所以,有阳有阴,有精有气,才能有精气神。
黄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是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意思是说人体的阳气如同自然界的太阳,离开了阳气,则人体的寿命也会耗损的。
可见阳气对于人体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人体的本身,便要与寒冷做斗争,阳气是我们与寒冷做斗争的武器。比如运行与卫外肌表的卫气,如同人体的屏障,顾护我们的肌表,让我们防止外感风寒,感冒受凉。这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因外感风寒所导致的病症不只是感冒咳嗽,还有腹痛头痛等从外到内的一系列病症。尤其是在战乱年代,人民不能丰衣足食,往往衣衫褴褛,衣不遮体,时常感受风寒湿。正因这些病情很多,医圣张仲景才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写成流传千古的《伤寒论》,其中最主要治疗感受风寒湿一类病症,至今仍然有效的指导着中医临床。当然,这本书也在指导着温病治疗思想。
而我们人体偏偏是很容易损耗阳气的。比如:日常劳作,过度辛劳,过度用脑,无论劳心劳力,都会烦劳则张。也就是阳气会因为我们过度烦劳而耗伤阴精,导致阳虚而致精血亏虚。精血亏虚就可以须发早白,引起白头发。精血不能濡养眼睛,就会眼目干涩,视物模糊。
不能上注于脑,就会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这在用脑劳心伤神过多的老板、教授研究员,学生中非常多见。
睡眠的过程,是阳入于阴的过程,是心阳下潜肾阴的过程,也称之为水火既济。也就是心阳养精蓄锐的过程。但过分熬夜,或者各种原因引起的睡眠不足,失眠多梦等等,都会影响心阳的蓄积。所以,晚上睡不够,白天没精神,思维混沌,反应慢,工作学习效率低。
人体内,阳气是涵于阴之中的。肾为先天之本,内寓元阴元阳,肾阳就是涵于肾阴之中。心阳涵于心阴之中。这样才保证了阴阳平衡和谐健康。
而流产、房事频繁、手淫过度,等容易损伤肾精,导致肝肾精血亏虚,虚到一定程度,就会阴损及阳,导致阳虚,所以很多人会表现为:怕冷、腰凉,小腹部冰凉,宫寒,阳痿早泄,不孕不育等症。
这是因为阳气具有温煦作用,阳虚不能温暖,就会怕冷,腰为肾府,肾阳不足,就会腰凉,腰疼,腰酸困。肾主生殖,肾阳虚,则女子宫寒,卵子质量出现问题。男子则阳痿早泄,精子活性低等。成为很多人的困扰。
保护阳气,首先不能过分劳累,包括劳力,更包括劳心伤神用脑筋。
保持充足睡眠,按时休息,尽量在子时,也就是晚上11点到1点这个时间段要能入睡,确保心阳入于肾阴之中,让心阳充分的养精蓄锐,以维持第二天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工作学习效率就会很高。
节欲宝精,尽量不流产。多锻炼,多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