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个赵桐珊如何?

(文:崔伟)

赵桐珊何许人也?三四十年代大名鼎鼎的人物——著名京剧旦角演员。那位朋友问了,我怎么不知道啊?对了,赵桐珊是没有四大名旦有名,但他凭着一身独特而过硬的本领,在当时名角如林的京剧黄金时代,就靠着专演配角,不但能出人头地,而且可以说是拔了头尊。吃香喝辣不说,连当时的生旦净丑各行的名家“大腕儿”,也无不以能请到赵桐珊在戏中辅佐为理想。可见这位爷的分量之重!

赵桐珊能在群虎争雄的地界儿独树一帜地找到自己的位置,显现出特有的价值和不同于一般的分量,借用一句老戏《英杰烈》中的戏词儿说:“您说,该不是个稀松平常之辈吧?”

这戏班中的事,凡事您一琢磨总有点儿琢磨头。咱就说赵桐珊的成功吧,他一个大配角,凭什么啊?

恐怕就下面这么几条:头一条是的确有扎扎实实的一身本领,万不会像《打鱼杀家》中的教师爷。而且肯定还得比在配角这条“战线”上找饭辙的难兄难弟的身手更强许多。否则,包银摆在那儿谁不眼红,轮得上您吗?那诸位大主演又凭什么单请您呢?再二一条是赵桐珊必有独特的本事,这要说起来可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要不干吗本应都是写梅兰芳那样“腕儿”的京剧回忆录上也登着赵桐珊的“英雄事迹”呢?但简而言之地说,唱头牌的诸位大爷非得依仗他不可,恐怕必因为赵桐珊既能让整个戏锦上添花,同时又不喧宾夺主。也就是说,在他的身上的确有吸引戏迷的独特玩意儿。第三条,赵桐珊一定是极有火候儿和舞台气质的,今天说也就是说有极高的职业道德和自知之明。他明白自己的身份,又了解自己的斤两;于是,才能一生安身立命于“二旦”位置(哎,这是个行当,可不是骂人啊!)而不自暴自弃,以至达到艺可以成名,禄可以养家。应该说,一个艺人能达到如此境界的的确不多。

其实,连愚钝的在下都认为,赵桐珊成功的关键还是第三条。您想啊,如果他老先生偏要往“四大名旦”的名份上扎;或者已然成了“二旦”,却心中不甘,要么颓唐敷衍于氍毹,要么喧宾夺主在台上,恐怕也就永远没有现在大家还老咂着嘴念叨的功成名就的赵桐珊喽。

由赵桐珊便不由联想到今天的京剧舞台。时下,京剧头牌角儿可真不少,要不怎么叫大繁荣呢?但各位注意到没有,就在主演不断大量涌现的同时,似乎称职的配角可越来越少,以至于几乎影响到正常的演出了。所以,今天即使我们欣赏一些相当棒的演员的戏时,也每每感到在配角上略逊风骚。关键原因就是配角演员水平太低,连伍子胥的精彩,也被东皋公的连“将就”都不够的水平给搅了个干净彻底。

配角演员称职的少,优秀者就更少。比如像当年辅佐杨宝森的二路老生哈宝山、辅佐张君秋的小生刘雪涛等一个都没有。原因是大家对充当配角不太愿意,而将自己的艺术目标定在了成为主角一条路上。于是,这种心态的弥漫必然使得配演门庭冷落车马稀。久而久之,配角人才匮乏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我倒主张某些往主演的道儿上奔的主儿,如果您奔得挺累又实在没什么路子和过硬的关系的话,不妨学学赵桐珊的心态和处世哲学。别说,真如此您恐怕还许能奔出一条金光大道呢。而且,在下再给中国戏曲学院的院长大人提个建议,咱们的研究生班办得真不错,针对目前配角演员青黄不接的现状,咱就不能办它个优秀京剧配角演员研究生班么?我想,这是极必要的。如若这其中真能培养出个把个张桐珊、李桐珊,其对京剧的贡献也是不小,起码能解目前京剧配角极端匮乏的燃眉之急不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