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天,来喝扬大附院的中医师推荐的「乌梅三豆饮」
今
日
惊
蛰
惊蛰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
惊蛰,说的是,时节已入仲春,桃花红、梨花白,黄莺歌唱、布谷鸣啼的景象。按照一般气侯规律,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万物生长现象的一个节气。
惊蛰物候说
“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
“惊蛰”前后,之所以偶有雷声,是大地湿度渐高而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与活动频繁所致。
惊蛰地气通。此时的地气,是阳春初出的清新之气。这个时段长养出的植物,会比其他时间的植物更加明净,接下来春分、清明,是一年中最清清明明的一段时光。
惊蛰后地气的长养功力是最强的。所以是传统耕地、播种的旺季,“惊蛰不耙地,好像蒸锅跑了气”。
轰轰烈烈的春播开始了,你的健康种子准备好了吗?
惊蛰养生说
宜早起,宜踏青
春天是特别需要早起的季节,尤其是惊蛰这一天。惊蛰日一年中初次阳气大动,需顺势早起,在春光中舒展四肢。
《吕公忌》里说农历2月宜忌:“是月令幼小儿女早起,避社神,免至小儿面黄。”
小孩子像小苗一样,正需要春天木气的长养,此时若错过了一年阳春清晨的“清新阳气”,小孩子可能会木气不够畅达,影响到脾胃,导致面色黄。所以春天要早起多出去走走!
忌食辛辣
惊蛰时人体内火急剧上升,但由于天冷,毛孔还是紧闭的,所以容易形成郁热、出现上火症状。所以应以疏肝、凉血为主,不宜吃辛辣以及过分温补之物。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
“发陈”的意思是宿疾、陈疾开始由内向外发散。冬天蛰伏的病毒也开始苏醒、活跃。惊蛰是风季最后一个节气,此时风邪最猖狂,会带着各种病菌到处肆虐,所以惊蛰,也是流行病多发期。所以不能因为天气变暖而贸然减衣,这就是所谓的“春捂秋冻”。
对于已经在春天出如下症状的朋友
明明是虚得不要不要的人(没精神、爱睡觉、容易累),可比谁都爱上火。
喉咙痛、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眼睛干涩、红肿、咳嗽、心火旺睡不安稳、脸上发痘…然而又容易足凉、尿频、腰腹冷痛。
小技巧来了
以上症状表现是“上焦热下焦寒”的虚火上炎,切不可用凉茶之类的一味清火,因为过度清火会使“下焦寒”加重,而伤及本原,甚至使上述症状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张涵(《圆运动古中医临证应用》作者)的乌梅三豆饮会是不错的选择。
【乌梅三豆饮】
乌梅、黑豆、黄豆、绿豆、冰糖各30g,煮2小时代茶服。
此方用的都是食物,煮出来酸酸甜甜,无任何副作用,老少皆宜。
用先生的话说,此方最为“平淡和养”,它主要是帮我们把自己原本的阳气敛藏住,丝毫不伤及“根本”。
【乌梅】
味酸,能收敛外散的相火,大补肝木之气,生津液。肝木主疏泄,疏泄太过,相火就会过分地外散。乌梅能扭转这种失衡的气机。
【冰糖】
补脾胃,又不会阻遏气机运行。而且,乌梅的酸和冰糖的甘味合在一起,可化阴除逆。
【三豆】
黄豆和黑豆养肝木,补中气,降肝胆经相火,绿豆清肺热。
如舌尖红,甚至舌尖痛,心烦不安,入眠难,眠浅易醒,可加用莲米(不用去芯)30g,可达到清心除烦的作用,这就是“加味莲豆饮”。
最后再想大家介绍一个治小儿发热的小方,送给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为宝贝保驾护航。
【四豆饮】
黄豆20粒、黑豆、绿豆、白饭豆各15粒。放多点水,煮2小时煮烂,煮好了就喝那个浓汤,不要吃里面的豆渣,不可隔夜,隔夜则变性。(如果小便长,要去掉白饭豆)。
小孩子只要有发热症状,或发疹子,都可以给它喝。因为小孩子木气稚弱,发热易风动(尤其冬至-初春)。豆最养中养木,能平疏泄,收回相火。
Tip
一年之计在于春,祝大家新的一年里
身心健康,春风得意!
作者简介 | 王子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