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面青天”陈希亮,这位苏轼的老领导不一般
文丨《那些年》陈希亮
和以往我们介绍的宋朝大IP相比,今天要为您介绍的这位北宋官员陈希亮,有三不高:身材不高、官职不高、名气不高。不过这毫不影响他的威严,当时皇亲国戚怕他、贪官污吏怕他、惯盗恶匪怕他。
陈希亮家与苏轼一家是世交,他本人也是苏轼初入职场的老领导。尽管年轻气盛的苏轼在陈希亮手下干的并不愉快,但是若干年后,当苏轼为他写下《陈公弼传》时,却不无敬佩的说:“平生不假人以色,自王公贵人,皆严惮之。见义勇发,不计祸福,必极其志而后已。”
不计前嫌重情重义
陈希亮,祖先原为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后来举家迁居到眉州青神(今属四川)。因为父母死得早,陈希亮跟随哥哥生活。自幼好学的他十六岁的时候,决定外出寻师,专攻学问。哥哥为了难为他,没拿出一分钱盘缠,只是将乡邻们三十万钱的借款帐单给了他。言下之意能要来账你爱去哪儿去哪儿!陈希亮拿过借据,把那些欠债的人全都找来,然后当着大家的面竟然将帐单一把火烧掉,随即背起书箧行囊,孤身一人拜师学艺去了!
学成归来,陈希亮不计前嫌,带着哥哥的两个孩子陈庸、陈渝一起学习。天圣八年(1030年)捷报传来,三人一起进士及第。叔侄三人,同登金榜,震动了十里八乡,乡亲们感戴他的为人,称他的家门为“三俊”。
陈希亮重情重义,当初游学时,他和同学宋辅是莫逆之交。不幸的是,宋辅英年早逝,陈希亮义无反顾地承担起照顾宋家的义务,把宋家一家人接到自己家中,待宋母如生母,视宋子为己出,后来宋辅的儿子也中得进士,并娶了陈希亮的女儿为妻。
不惧权贵铁腕执法
常常重情义的人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容易被感情所牵绊,陈希亮则不然,他初入职场办的第一个大案似乎为他一生的行事风格埋下了注脚。当时他在长沙任知县,当地有个叫海印国师的僧人,因为与章献皇后的家人关系密切,倚仗他们的势力,海印大肆掠夺老百姓土地,官府捕快知其恶名而不敢碰他。陈希亮根本不管海印身后有谁撑腰,上任之后迅速收捕、定罪,此事一时震动全县,获得百姓的交口称赞。
陈希亮担任开封府的司录司事一职时,正赶上外戚沈元吉依仗皇亲贵胄的身份,横行汴京,骄纵不法。陈希亮将沈元吉缉拿归案,沈元吉早就听闻陈希亮的威名,堂审期间自己受惊倒地身亡。于是,沈家控告陈希亮,皇帝下令弹劾陈希亮以及几位办事的官吏。陈希亮说:“此事只与我一人相干。”他把罪责全揽在自己身上,从而被罢官。
雷霆手段打黑除恶
有一年,京西出现盗匪,杀了守令,一时之间无人敢去接任。此时大臣富弼推荐陈希亮可用,于是起用知房州。当地因为一直没有官军戒备,所以盗匪横行,老百姓因为担心安全都打算迁走。陈希亮到任之后将狱卒和一些山民,组织起来日夜操练,声震山南,老百姓这才感觉安定。而这支临时组织起来的安保队伍在陈希亮的训练下,专业程度达到了官军的水平。
潍州参军王康在赴任的路上,途经博平,绰号“截道虎”的恶霸殴打王康和他的女儿几乎致死,官吏不敢过问。陈希亮发文火速追捕,结果将恶霸流放海岛;又弹劾官吏故意放纵,数人被免职。
陈希亮在打黑除恶方面成绩非常显著,于是乎他就像一个救火队员,哪里盗匪猖獗朝廷就把他派到哪里。有一年,宛句(山东菏泽)的盗贼竟然在大白天抢劫了张郭镇,抓走了濮州通判。仁宗十分忧虑,询问大臣有没有可以去治理的人。还没等大家回答,仁宗说:“我有人选了。”于是将陈希亮派去,不过一个月,就抓获了全部贼党。
不辞辛劳深得民望
贪官污吏、惯盗恶匪对陈希亮谈之色变、避之不及,但老百姓却对他心怀感激。陈希亮管理宿州(今安徽宿县)的时候,当地人正在汴水上造桥,但这个桥总也造不好,因为河水上涨季节桥墩没入水中,常常导致过往舟船撞在桥墩上。
陈希亮陷入苦苦的思索,终于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不设桥墩,架设独孔飞桥。最终,按照陈希亮的设计造出的桥,既壮观,又实用,得到了皇帝的特别嘉奖。后来从汴京到泗州,都修建起了清一色的“陈希亮式独孔飞桥”。
陈希亮主管滑县的时候,黄河鱼池一带涨洪水,快要决口,陈希亮将朝廷派到黄河监督防洪的人全都召集起来,并命官兵防守堤坝。陈希亮自己住的地方就在决口的附近,官吏百姓流着泪轮换劝他离开,但是他坚决不躲。
陈希亮还曾担任凤翔(陕西省宝鸡市)知府,那时凤翔的国家仓储粮颇有盈余,可支配12年,主管粮仓的官员甚至担心如此多的粮食若不能及时用度会腐败变质。有一年,凤翔闹饥荒,一方面是百姓菜色羸容,流民遍地;一方面是官仓陈粮堆积如山,但主管者却不敢冒风险开仓救济灾民。
陈希亮到任后,立刻发布命令:即刻打开官仓,将12万石粮食全部借贷给百姓,责任由我一人独自承担。这年秋天,粮食获得大丰收,老百姓渡过了饥荒,用新粮还陈谷;仓储粮实现了以新易旧,避免了霉变风险。
百姓官府两受益,“陈青天”的呼声此起彼伏。
不徇私情不留情面
陈希亮一家与苏轼一家算得上世交,巧的是,苏轼初入职场,在凤翔担任判官,顶头上司就是陈希亮。当时的苏轼春风得意,名声在外,有吏员称呼他“苏贤良”。陈希亮听到大怒:“府判官,何贤良也?”,下令用刑杖责打吏员。而苏轼写的“公事”,陈希亮也毫不客气涂抹删改。
陈希亮处事不留情面,而苏轼生性洒脱,不拘小节。两人相处,摩擦难免。
一日,陈希亮在山前修了一个观景台,让苏轼写篇赋,苏轼大笔一提,《凌虚台记》就此诞生。大意如下:
太守建了一个观景台,非让我写一篇命题作文,于是我就写了。这里以前荒芜一片,谁能想到现在会建一个这么富丽堂皇的观景台呢,但是话又说回来,四周其实以前也有秦穆公建的祈年宫,汉武帝建的长杨宫,隋朝的仁寿宫,比你这个破台不知道威武几百倍,但现在呢,不都灰飞烟灭了。所以啊,你这个破台,未来的命运也就那样了。
文章落笔,苏轼可算出了一口气。没想到,陈希亮对这篇充满讥讽的《凌虚台记》的态度却是“不易一字,亟命刻之石。”并且慨然道:吾视苏明允,犹子也;苏轼,犹孙子也。平日故不以辞色假之者,以其年少暴得大名,惧夫满而不胜也,乃不吾乐耶!
此后多年,苏轼也经历了不少人世间的磨难。陈希亮去世后,他挥毫写了篇饱含回忆的文章《陈公弼传》。在这篇传记里,苏轼提到:公于轼之先君子为丈人行(长辈),而轼官于凤翔,实从公二年。方是时年少气盛,愚不更事,屡与公争议,形于言色,已而悔之。
陈希亮身材矮小、清瘦,两眼澄澈如水,说话斩钉截铁。《宋史》对陈希亮为官如此评价:“为人清劲寡欲,不假人以色,自王公贵人,皆严惮之。见义勇发,不计祸福。所至,奸民猾吏,易心改行,不改者必诛。然出于仁恕,故严而不残。”
陈希亮一生在很多地方为官,由于正直挚诚,路有颂声,每次任满离境时,父老们都洒泪相送。
陈希亮官职不高,一生最高做到正四品,而且名气也不响,但是放在任何时代,陈希亮这样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当北宋朝廷开始因党争而陷入勾心斗角之时,要感谢陈希亮这样的基层干部,还在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兢兢业业的做着自己分内的工作。他们既不是改革派,也不是保守派,他们是实干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