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扬道德的旗帜——龙耳东在研讨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1-04-25 来源:历史春秋网 作者:龙耳东 |
早在前几年,热播电视剧《秦王李世民》之时,我(广东电视台资深记者陈龙)采访几位德高望重的知名历史学家,在谈到“真实”的李建成、李世民历史时,我才感觉到真相与史实相差太远!
从这以后,我才潜心翻阅了从宋朝、到明清、到近代的历史研究书籍和学术研究成果。从新旧唐史那些自相矛盾欲盖弥彰的字里行间,我清楚地看到:李世民的卑劣,李建成的仁慈和优秀。被李世民篡改的史书,难免不留下些许痕迹,甚至颇有掩耳盗铃之嫌。
早在宋朝,就有宋人范祖禹指出,建成是“父之统也”,李世民根本就是篡逆作乱,“无君父也”。
朱熹评说:“(唐太宗)一切假仁借意以行其私。”
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太宗亲执弓以射杀其兄,疾呼以加刃其弟,斯时也,穷凶极惨,而人心无毫发之存者也”。猛烈抨击李世民亲手射杀同胞兄长,穷凶极恶,简直不齿于人类。
章太炎在《书唐隐太子传后》中所说:“太宗即立,惧于身后名,始以宰相监修国史,故两朝《实录》无信辞。
吕思勉:“唐太宗不过中材,论其恭俭之德,及忧深思远之资,实尚不如宋武帝,更无论梁武帝;其武略亦不如梁武帝,更无论宋武帝,陈武帝矣。”
大学者陈寅铬先生说:“然高祖起兵太原,李建成即与太宗各领一军。及为太子,其所用官僚如王硅、魏征之流即后来佐成贞观之治的名臣,可知李建成亦为才智之人。至于李元吉者,尤以勇武著闻,故太宗当日相与竞争之人绝非庸儒无能者。”
在史学家的指点下,我从正义、道德、法制入手,来寻找史料、研究李建成与李世民这二个历史人物:
一.李世民在突厥人大举进攻中原,李渊令李元吉率军北上抗敌之际。李世民却为一已之私,不顾外有强敌入侵,国家危亡之秋(类似日本侵略中国之状),悍然发动了内乱——“玄武门血案”,夺取了皇帝宝座,直接导致了中原狼烟四起,突厥兵临京城的恶果!李世民的这种行为是正义的吗?!
二.夺取皇位后的唐太宗,三次令史官篡改史书,颠倒历史真相。使后世难有信史。李世民这种开“伪史”之先河的行为,对中华民族文明史的祸害还不深远吗?!
李建成除军功以外,最多的是他监国理政,积极与李渊一起推行“均田令”“租庸调制”极大地发展农业,恢复经济。由他继承皇位是无可争议的。李世民却“以臣谋君,以子逼父、子弟杀兄”,是十足的“不忠不义不仁不孝”的行为,
这哪一点符合传统道德标准?
四、从法制的角度讲,太子李建成有何罪当诛?——穿过几千年的历史尘雾,翻遍被唐太宗李世民歪曲、篡改过的大唐史书,至今也没有人找得出李建成犯有什么大的过错。退一万步说,既便李建成、李元吉犯有过错,那也是由皇帝由朝庭来处置,哪里轮到一个王爷李世民“越殂代庖”呢?!更何况太子东宫和齐王府上下三千多人何罪之有?太子妃齐王妃以及幼小的婴儿何罪之有?必满门抄杀而后快?!这只能说明李世民心虚胆怯。
五.李世民夺权上台之后,在政治上,毫无建树,把一个夸大其词的所谓“贞观之治”当金子一样装贴于脸上。殊不知,大凡处于社会大乱到大治的这个经济恢复与发展阶段的任何一个帝王,无论是王世民、张世民,赵世民,或者是你、我、他上台执政,只要不是混蛋当皇帝,都会坐收经济复苏之盛世和“XX之治”的美誉。李世民还专门让人整理出了他的那么多语录。把好话记录下来了,把混帐话只当没听见;如果照此来说,夏桀商纣隋炀帝等十恶不赦、罪大恶极的人,也未必就不曾说过几句象人样的话。如果把他们的话选择一些出来,同样可以编出一本类似《贞观政要》的书来,或许还更崇高。
大量的史实可以证明李世民没有道德底线、没仁者之心,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小人。相反,李建成宽厚仁慈,是位谦谦君子。据史载:性格仁慈宽厚的李建成多次阻止李元吉、李渊对李世民的刺杀和打击,可是,如此仁慈的李建成恰恰就死在了他为之呵护成长的二弟李世民的手中。李世民的所作所为,无论从儒家道德和法家思想来看,都是难以自圆其说的。李世民把中国优良的传统道德和法制建设,败坏得无以复加之境地,影响深远。以至于今天的中国人,倍尝道德坠落之痛苦!不是的吗?今天我们看到的史书,有多少不是虚伪的?我们今天喝的牛奶,有多少不是三聚青氨的?我们送进嘴里的馒头,有多少不是染色的?……以至于, 而今,我们需要道德的社会;我们需要真实的生活。我们需要仁者生存的环境;我们需要高扬道德的旗帜。我们需要君子,我们不需要小人。为了弘扬传统道德,还原历史真相,揭秘被李世民歪曲千年的历史,我就创作了《大唐太子李建成》的小说,还原一个仁者英雄李建成的历史形象。这是目前国内外第一部以全新的视角,颠覆传统观念,塑造了文武双全的反陏英雄、大唐开国太子李建成真实形象的小说。《大唐太子李建成》小说和剧本在网上发表后,引起强烈的反响。真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许多历史学者、史学爱好者、网友们的热议和评说。引发人们对历史的真伪、道德的标准、强权与法制、君子与小人、真相的还原与掩盖等等多个社会文化层面的深刻反思:为什么君子常常斗不过小人?为什么传统美德却世风日下?为什么完善的法制却成了强权统治者随意挥舞的鸡毛掸子?
网友们的热议,也引来了香港一些著名影视名星的高度热情,影视名星甄子丹、罗嘉良、张智霖、黄家辉、赵文卓对剧本赞赏有加。希望把一个真实的李建成形象搬上银屏。使此剧对中国的史学界、法学界、教育界、影视界和传统的道德观念(儒家、法家)等方面,将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把建设一个具有道德底线的社会,作为复兴民族文化的一个标准。因此可以预见,此剧高扬道德的旗帜,还原历史的真实。不仅在国内引起轰动,而且在海外,也是反响巨大的。
======================
回答记者、网友提问
问:这本书使用的历史材料是真实的吗?
答:如果说《三国演义》是三分史实七分创虚构的话,那我这本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因为我这本书引用的史料,特别是大的历史事件、人物都是有历史依据的。只有少部分的,是在合理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我有句个人名言:“这是文学不是历史,但比历史更真实!因为,历史是胜利者写的,就难免有粉饰或者歪曲之嫌。而文学却可以在艺术的前提下做到真实。”
问:你书中所表达的观点,是史学上定论的吗?
答:我这本书所表达的观点,都是得到史学界认定的观点。从唐以后的宋朝开始,就有范祖禹等人质疑李世民。明朝的王夫之痛斥李世民。大家可以在网上搜索历代名人对李世民、李建成的评价。我这本书所表达的观点,其实就是宋朝范祖禹、明清王夫之、近代章太炎、郭沫若、陈寅恪以及当今世界知名史学家牛致功、胡戟、胡如雷、黄永年、杜文玉、易中天、孟宪实、何木风等人的研究成果所认定的观点。换一句话就是说,我以文学的形式,来表达史学家学术认定的观点。
问:请问书的目录上有参考文献,为何书中却找不到?为何要取消?
答:出版社编辑征询过史学家们的意见。史学家认为:这是历史小说,完全没必要附上参考文献。如果是学术研究著作,那可以附上参考文献,包括引用的哪一句话,都要注明出自某书某面某行等。因此,出版社为节省纸张成本,在印刷前就删去不必要的附注。
如果有读者愿意要这份参考文献,我可以在官方网站和个人博客上公布列出。还可以在此书重印时,再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