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痛、骨酸总不好?巧用“引经药”,通络壮骨,效果事半功倍
引经药
为什么同样的病,有些人吃药就能好,有些人却久治不愈?关键可能就在于有没有用“引经药”!它可以引药至病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期节目就针对中老年人常见骨病的不同阶段给出了两种引经药,那么这两种引经药是什么呢?怎么使用才能通络壮骨?
生活中,骨伤病常表现为“以疼为主”或者“以酸为主”这两种情况。这是骨病不同时期的表现:
骨病急性期表现为:以疼为主,疼痛、肿胀、积液;
骨病慢性期表现为:以酸为主,酸胀、无力、怕风。
临床上常见的膝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滑膜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在不同时期时都会出现上述症状。
陈院长提示,不同的骨病阶段,不同的症状,调理的脏腑也有所不同,要用的引经药也大不相同。
部位引经法
清代江昱写了一本书《跌打秘方》,书中有一个口诀来介绍“部位引经法”。
头部用白芷;肩以上上部用川芎;手用桂枝;胸腹部用白芍;左肋用青皮,右肋用枳壳;脐下用黄柏;腰用杜仲;足用木瓜。当归、羌活,用于调整身体的活血化瘀、祛风除湿。
如果出现了疼痛、肿胀、积液为主的症状,预示着你可能正处于骨伤病的急性期,此时应以健脾为主。
脾主水液,如果功能减弱,就会造成水湿停留,引起骨关节积液、肿胀;另外脾也主肌肉四肢,与四肢关节有很大的关系。与脾相关的关节问题,发展迅速,出现关节红、肿、热、痛。
▲点击视频,听专家解释急性期的骨病为何要健脾
对于脾湿运化引起的腿部疼痛,陈院长说临床上使用“去掉桔梗的参苓白术散”+牛膝。
一人一方,需咨询专业医师使用
参苓白术散源于宋代,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这四味药也叫四君子,益气健脾;白扁豆、薏苡仁健脾渗湿;山药、莲子健脾止泻;砂仁化湿行气。
而桔梗宣肺化痰,在此方中引药上行至肺,对于腿等下部的骨病,要去掉桔梗,替换成引药下行的引经药——牛膝。
牛膝药性平和,既能活血通络,又能引药下行,适用于急性期。
急性期早期食疗方
健脾通络方
【吃法】人参10克、薏苡仁10克、山药10克、莲子10克、牛膝10克。一天一副药,煮两次,连着吃两周。
【适宜人群】膝盖疼痛、原本凹陷的膝眼变平(有积液)或者腹股沟变平的病早期患者食用。
【注意】整个膝盖肿胀厉害的病晚期人群要及时就医。
通络泡脚方
除了吃,还可以在家泡泡脚,活血通络、止痛。将“通络泡脚方”煮完后,不去药渣,和药渣一起泡,药效更好,保温时间更长。
【注意】每次泡脚20分钟即可,水温不宜过烫。一副药可以用2-3天。
如果出现了酸胀、无力、怕风为主的症状,预示着你可能正处于骨伤病的慢性期,此时应以补肾为主。
肾精亏损、虚亏,骨失所养,就会出现骨骼的萎软无力,出现骨骼的发育异常、发育畸形。与肾虚有关的腿酸还会表现为:怕冷、下肢发凉,尿频尿急。
这时候就用到了第二个引经药——独活,独活性温,能够引药入肾经,适合于长期下肢怕风、怕凉的人群。临床上常使用“独活寄生汤”。
一人一方,需咨询专业医师使用
慢性期早期食疗方
补骨汤
中医讲治未病,如果平时还没有太严重,可以用“补骨汤”来改善。
【用法】熟地10克、肉桂10克、山药10克、枸杞子10克、杜仲10克、骨碎补10克。一般为两个星期一个疗程,用了两个疗程如果觉得症状没有缓解,请及时就医。
【适宜人群】酸胀、怕风、腰背酸、腰背痛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