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教学反思:第一次“一课三备,两次修改”的感悟

新学期伊始,校本研修虽然没有被提到教学常规。可自己从开学第一节课开始,就已经试着进行“一课三备,两次修改”的研究。这几天通过“备课—上课—修改—再备课—再上课—再修改”,的确收获很多,也逐渐明白了于漪老师成功的秘诀——年轻时“一篇课文,三次备课”的苦功成就了今天的她。

正如省专家王玉彬老师所说的:于老师的三次备课,使我认识到她做到了三个关注,即,关注自我经验,关注文献资料,关注课堂现实;三次备课,做到了两次反思,即,反思经验与理念,反思设计与现实。我们要成为成为一名专家教师,就要向于老师认真学习,既要不断回眸自己的教学实践,向自己的教学经验学习,又要不断行走在自己能力的极限的边缘,不断挑战自己的能力极限,“在课堂拼搏中学会教学”。

结合于漪老师的做法和王玉彬老师的感悟,自己也尝试着进行了这一方面的改革,下面把开学第一节课第一课时的“备课—反思—修改”的做法整理一下:

一、基于研修后的第一次教学设计

在仔细研读课本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经验完全按照自己的见解,完成了第一次教学设计。

第一环节:观察几个小实验

实验1:吹不走的乒乓球

实验2:会跳舞的小人

实验3:冷水烧开水

实验4:会变色的圆盘

实验5:赶不走的气球

第二环节:动手做几个小实验

实验1:吹不开的纸片

实验2:喉头振动

实验3:原封不动的笔帽

实验4:无法站立

第三环节:再观察几个实验现象

现象1:气球吸住杯子

现象2:奇妙的放大镜

现象3:有趣的哈哈镜

现象4:“捋不开”的塑料绳

现象5:金鱼复活

现象6:世界吼王

现象7:太空授课视频

二、第一次课堂教学后的反思与教学设计修改

第一次反思:

通过第1课时的授课情况来看,有三点需要改进之处。

一是课本P2演示实验1——“吹不走的乒乓球”。从课堂的学习情况来看,主要是学生操作出现失败,主要原因在于第一课考虑问题不够充分。由于此实验是将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演示,故而应该在引导学生进行操作时,教师加以指导,以确保实验的成功率。

二是课本的P3演示实验5——“赶不走”的气球。可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个实验的成功率极低,主要在于材料的准备:化纤手套、气球。在实际生活中,这些材料很难达到课本要求的效果,故而将这一实验进行改进。在此,给学生增加三个视频:1.塑料尺摩擦头发;2.小狗瞬间变成“狮子”;3.怒发冲冠。

三是第一稿设计的学生活动4的7个现象。从实际授课情况来看,现象4与活动2中的实验5出现重复,另外现象7的太空授课视频在此对于学生增加了难度,不符合减轻学生负担的要求,所以这两处进行删除。

第一次修改:

第一环节:观察几个小实验

实验1:吹不走的乒乓球(对学生操作进行指导)

实验2:会跳舞的小人

实验3:冷水烧开水

实验4:会变色的圆盘

实验5:改进实验

视频1:头发摩擦起电;

视频2:小狗瞬间变成“狮子”;

视频3:怒发冲冠。

第三环节:再观察几个实验现象

现象1:气球吸住杯子

现象2:奇妙的放大镜

现象3:有趣的哈哈镜

现象4:金鱼复活

现象5:世界吼王

三、第二次课堂教学后的反思与教学设计修改

第二次反思:

1.第一节课8.4班由于对于小实验——“不下落的乒乓球”,学生操作之前没有进行必要的指导,所以学生操作出现了失败;第二节课进行实验之前,吸取上午的教训,提前进行指导,故而在8.2班的两个同学的操作都非常成功。今后值得好好进行借鉴。

2.在进行新课学习环节,设计的活动4中现象2:奇妙的放大镜这一环节,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反应情况不够强烈,决定将这一环节删除。

3.学生在操作小实验——(1)吹不开的纸片;(2)原封不动的笔帽.虽然积极性很高涨,但实际操作成功率并不高,需要在教师的反复指导下,不断改进思路,最终品尝成功地喜悦。

第二次修改:

第一环节:观察几个小实验

实验2:会跳舞的豆子

第二环节:动手做几个小实验

实验1(吹不开的纸片):在学生操作前一定注意加以指导——两张纸片自然下垂,从上向下吹气。

实验3(原封不动的笔帽):这个实验成功率很低,在学生的不断失败中加以指导。

第三环节:再观察几个实验现象

现象1:气球吸住杯子

现象2:有趣的哈哈镜

现象3:金鱼复活

现象4:世界吼王

第1课时的学习内容主要是——物理是有趣的。通过三次备课、两次上课,两次修改,两次反思,一步步在沿着校本研修的思路进行。整个课堂环节围绕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展开,所选择的小实验选自“力、声、热、光、电”五大类物理现象,经过反复修改,力争既能从第一节课开始就顺利引领学生进入物理殿堂,又能传授给学生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第一次进行“一课三备,两次修改”,让我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在课堂拼搏中学会教学”。在认真总结这次经历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地进行这一探究,将校本研修真正用在教学实践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