徕卡R8:旁轴特长生对单反的独到见解
徕卡R8发布于1996年,自发布之初便因为其外观而饱受诟病,当时甚至被称为“驼背相机”。但过了一段时间,这个戏谑的称呼似乎渐渐销声匿迹了,可能是人们逐渐意识到,这是一台不可貌相的非常优秀的相机。时至今日R8奇怪的外形也一直被众人嘲笑,但丝毫不妨碍它是一代经典,虽然比不上佳能1v和尼康F6这些其他品牌的专业级相机,但在135单反的发展史中,R8的名字绝对不容忽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注:1986年,Leitz公司更名为Leica,并将工厂从Wetzlar迁往德国Solms,2014年又搬回到了Wetzlar。
徕卡R8的项目开始于1990年,在1996年正式推出,研发工作长达6年之久,由设计师曼弗雷德·迈因策(Manfred Meinzer)领导,阿尔弗雷德·亨斯特(Alfred Hengst)也参与了设计,实际上参与设计R8的团队是第一次接触徕卡,甚至是第一次参与相机的设计。在单反相机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其实很不符合徕卡的作风,因为这家以旁轴见长的公司已经有20年没有设计过自己的单反相机了(R3到R7都是基于美能达机身,徕卡并没有参与设计)。
R8项目最初的设计目标就是打造一台打破常规的135单反相机。设计团队想要打破过去50年来单反设计的束缚,将R8与之前所有的单反相机区分开来,开创一种全新的单反相机外观和操控方式,实现更好的人机交互。同时设计师还希望能在R8上继续传承徕卡M系列旁轴相机的极简主义设计风格。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最终的结果就是这样一台和传统单反大相径庭的R8。徕卡R8机身又大又圆,肩部略倾,与典型的单反机身有着根本的不同。机身上没有突出的刻度盘,没有各种各样的按钮和开关,甚至没有凸起的军舰部。
这样独特的外观设计丝毫不影响R8性能的强大,毫无疑问,这是徕卡当时最先进的135胶片单反相机。除了2002年发布的徕卡R9(在R8基础上做了略微的升级),它仍然是徕卡有史以来最先进、最复杂的胶片相机。
这款相机的机身非常结实,也很重,采用的是一个模块化的机身架构,由两个金属铸件和锌制顶部面板铸成,底部有一块聚碳酸酯材质的橡胶片,上面有三脚架接口。机身外部还有一层橡胶,防滑的同时也能在摔落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快门采用的是Copal公司生产的一个电子金属纵走式快门,在自动模式下快门速度从32秒到1/8000秒。手动模式下,快门速度最低可以达到16秒,还有B门。闪光灯同步速度1/250秒。快门速度由一个嵌入式的大拨盘控制,位于机身顶部右侧的位置,拍摄时右手食指很容易够到,这也是R8设计师最引以为傲的设计之一。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在这个快门速度拨盘的正下方是一个控制相机测光模式的拨盘。测光模式有中央加权平均测光、点测光以及多区域测光三种模式。测光又灵敏又精确,点测光模式测光范围EV-4到EV 20,中央加权平均模式和多区域测光模式下EV-2到EV 20。
R8共有四种极为方便的曝光模式:程序曝光、光圈优先、快门优先及全手动曝光。模式选择刻度盘位于机身顶部面板左侧,也是嵌入式的。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取景器又大又亮,视野覆盖率93%。从R8的取景器中望去,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明亮和信息齐全。标配的对焦屏为微棱对焦和裂像对焦相结合,除此之外还可更换为其他类型的对焦屏。取景器内部LCD屏的信息非常全,包括光圈大小、快门速度、曝光模式、测光模式、闪光灯信息、曝光补偿、计数器等等。拍摄时完全不需要把眼睛从取景器移开。
过片方式采用了常见的过片扳手式的设计,还提供了多重曝光的功能。倒片也是全手动的,需要先按下倒片按钮,然后转动倒片拨杆进行倒片。R8有适配的电动过片器,每秒可拍摄2到4.5张,还能自动倒片。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片仓后盖上有一个小液晶屏,可以显示诸如已拍数量、电池电量、闪光灯信息、ISO值、曝光补偿等相关信息。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小盖,打开之后是ISO调节按钮和自拍定时器。机身背面左上角是曝光补偿按钮和屈光度调节拨轮。
相机的前部有景深预览按钮和闪光灯接口,除此之外还有反光板预升拨杆和一个镜头释放按钮。
用的是R口的镜头,自1964年发布第一台单反以来,徕卡单反都用的是R口的镜头。“R”代表ROM触点,是指镜头和机身接口处有八个镀金触点,依靠这八个触点实现镜头和机身微处理器电路的连通,将对焦距离、曝光参数等信息反馈给机身。但需要注意的是,只有“3-cam”镜头、“R-only”镜头以及“ROM”镜头可以在R8上使用,较早期的“single-cam”和“2-cam”镜头是不能用在R8上的,否则会对机身造成损伤。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徕卡似乎是想通过R8来证明,自己并不只是一直在吃自家经典旁轴的老本,还是很有创造力的。确实也是如此,比如世界上唯一一个135数码后背就是徕卡推出的,当时是针对R9研制的(R8也能使用),像素1000万,不过售价也很高,高达5950美元。
说回R8,那究竟徕卡这次对单反的全新尝试是否获得了成功呢?是否得到了用户们的认可呢?我们来详细说一说吧。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R8看起来很笨重,但握在手上还是很舒服的。圆乎乎的机身虽然看起来有点奇葩,但拿在手里居然出乎意料的合适。尽管相机很重,但却丝毫不会让人有笨拙的感觉,反而是给人一种做工扎实印象。尼康F6曾是我用过的最结实最可靠的单反,但徕卡R8和它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绝对能够应对各种各样的极端环境,可以说这是我见过最结实的一台相机。
如果R8小一点会不会更好呢?我没有参与R8的设计,自然也不知道现在的这个体积是不是已经是极限了。但说实话,我个人还是更喜欢小一点的相机,可惜R8并不算小,在众多相机中也算得上是庞然大物了,但凡再稍微大一点点我就有点接受无能了。
R8在人机交互方面做的非常好。取景器又大又亮,里面显示的信息足够全面,拍摄时无需将眼睛离开取景器,即使是用广角镜头对焦也很方便。要是能自动对焦就更好了。对于那些不能忍受手动对焦的人来说,R8显然不是你的菜。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相机的曝光非常可靠,无论是全自动模式还是光圈优先,曝光都很准确,我基本没有遇到过曝光出问题的情况。
美中不足就是R8不能自动过片。像尼康F6这种专业级的单反相机,都是拿起来随手拍就行,完全不用考虑过片倒片的问题。但R8不行,每次拍完都得手动过片,没有自动过片的那种高级感,拍摄的流畅性被打断了,会让人感觉很不爽。不过好在过片扳手的操控感很不错。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虽然徕卡在竭力地迈向未来,可还是不能完全摆脱老旧的思维方式。当然了,也可以外接电动过片器,但这样一来整个相机的体积就更大了,对我来说有点太重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R8能做到的其他品牌的很多相机也能做到,所以R8最核心的竞争力还是在于徕卡的镜头。R口镜头的光学素质非常不错,做工优秀同时又各有特点,镜头群也很全,各个焦段都有,就是有点贵。我最喜欢用的是Super Angulon R 21mm和标头Summicron 50mm。
总的来说徕卡R8是单反发展史上一款举足轻重的相机(并不是说它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单反相机)。但可惜,在那个各种各样的新技术、新设计井喷式爆发的年代,徕卡R8虽说是做出了些许革新,但可惜这些小的革新显得有些微不足道。它的确是一款非常惊艳的135单反相机,但并没有实现颠覆世界的愿景。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优点众多,缺点也非常明显,尤其是和日厂的一些专业级单反相比,R8很没有竞争力。首先是价格,一台成色好一点的R8能卖到500美元;除此之外它的曝光补偿调节也很不方便,机身又大又重,还没有自动对焦和自动过片,显得有些原始。可能会在手感方面略胜一筹,其他方面真的不见得比佳能EOS或尼康F系列好到哪里去,甚至还比不上美能达a7这样的非专业级的相机。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徕卡R8外观漂亮,做工精致,我很喜欢。我喜欢它拍出的照片,也喜欢它的操作,反正对我来说已经非常够用了,可能有的人会觉得不行,这个就完全见仁见智了。
原文:Leica R8 Review – Leica’s Most Advanced Film Camera
翻译:是洋芋不是芋头
编辑:是洋芋不是芋头
微信号|TOXICHROME
从胶片重新结识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