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光武帝刘秀之后,若按他的规划,整个三国的历史将被改写

说起三国时期的谋士,大家的第一印象是蜀国的诸葛亮,“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嘛。其实,三国时期,谋士最多最优秀的是在曹魏。看看曹魏的那些谋士们,荀彧,程昱,贾诩,郭嘉,哪一个都不比诸葛亮差。但是,荀彧最终没有和曹操一心,后来被曹操杀掉了。郭嘉天不予寿,夭亡了。程昱抱定知足不辱的信条,后来也主动退居二线了。贾诩倒是没有退居二线,不过,他是从敌营中投降过来的人,又曾经差一点搞死曹操,所以呢,为人比较低调,谨慎,曹操若不问他话,他一般不会主动发表意见。

这些都无妨。曹操手下还有一个谋士,叫刘晔,乃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其智慧谋略比之以上四人有过之而无不及。若按照他的规划,整个三国的历史走向将被改写。

为了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建安二十年,曹操率军攻打张鲁,意欲夺取汉中。可是,当他来到汉中的时候才发现,这路真难走,这仗没法打。张鲁的兵都在高高的山上,人家居高临下,他的军队根本冲不上去。曹操不禁大叹了一口气说,这哪里是人的国度啊!简直就是妖兽的世界,我不该来这里啊!便命令大军回撤。刘晔知道后,火速从后军赶上曹操,对曹操说,还是继续攻打吧,只要咱们再打两下,张鲁就完蛋了。曹操看刘晔那么有把握,就采纳了他的意见,继续攻打张鲁。果然,不久,曹操就平定了汉中地。

汉中再往南,就是川蜀。这个时候,曹操是继续南下,还是就此收手呢?作为行军主簿的刘晔再次向曹操提出建议,他说,刘备刚刚入川,不如乘胜一举拿下川蜀,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若不当机立断,蜀中有雄视天下的刘备、精于治国的诸葛亮、勇冠三军的关羽张飞,一旦他们安定下来,再想入川,就真是难于上青天了。可惜啊,曹操说,人苦不知足,何必得陇望蜀呢?就否决了刘晔的建议。

过了七天之后,曹军抓到一个蜀国的降兵,那个降兵说,蜀国一日数惊,刘备虽然杀了几个人,但还不能稳定治安。曹操一听,这样啊!他就又想伐蜀了。可是,刘晔却说,已经迟了。现在蜀国已经小定,即使攻打,也只会徒劳无功。

倘若曹操按照刘晔所说的那样,挟平定汉中的余威,趁着刘备刚刚入川人心未稳之际,一举南下,很可能就将川蜀收入囊中了。若如此,就没有后来的刘备诸葛亮,也就没有三分魏蜀吴了。

另外一次,是在魏文帝曹丕的时候,关羽被孙权杀害。曹丕问群臣,刘备会为关羽报仇吗?大家都说,蜀国蕞尔小国,应该不敢攻打东吴。可是,刘晔却说,刘备是一个性情中人,他和关羽名虽君臣,实则兄弟,他一定会为关羽报仇的。果然,没多久,刘备率倾国之兵,杀向东吴。孙权为了自保,向曹丕称臣,希望得到魏国的援助。

这个时候,魏国该怎么办?大家都说应该接受东吴的称臣,但是不出兵,坐山观虎斗,收取渔翁之利。刘晔反对。他说,这又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啊!如果我们出兵和蜀国一起攻打东吴,东吴一定招架不住,肯定会灭亡,这样三国就只剩下了两国。然后我们再回过头来收拾蜀国,一统天下,指日可待。倘若我们接受孙权的称臣,一旦他打败刘备,就会翻脸无情,撕毁同盟。那个时候,三国依旧鼎立,要想完成统一又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了。

刘晔的这个建议多么危险啊!如果曹丕采纳的话,东吴肯定要提前灭亡,三国纷争的历史将提前结束。可惜啊,曹丕否决了他的建议。而否决的代价是残酷的。等到孙权打败刘备,果然就对曹丕无礼了,什么称臣啊,人家根本不认账了,都是假的,权宜之计。曹丕大怒,起兵征伐东吴,想教训一下孙权。刘晔却说,哎,东吴刚刚打了一个大胜仗,上下齐心,这个时候去打它,不会捞到什么好处。曹丕不听,御驾亲征,结果是劳而无功,跑到前线转了几天又撤回来了。

你不得不佩服刘晔的智慧。如果他的意见被采纳并付诸实施的话,三国鼎立恐怕就成为一场历史的虚幻大梦了。然而,历史没有成就刘晔,曹操及其子孙没有给刘晔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后来,刘晔这家伙喜欢卖弄聪明,有时候根本不把皇帝当回事。最终葬送了他的前程。

曹睿想伐蜀,问刘晔什么意见。刘晔说蜀国可伐,然后又说了一大堆理由,曹睿相信他。可是大臣们多数都反对伐蜀,尤其是有个叫杨暨的态度最坚决。杨暨私下里曾问刘晔什么意见,刘晔说蜀国不可伐,然后也说了一大堆理由,杨暨相信他。当杨暨再次面见曹睿的时候,又说蜀国不可伐。曹睿怒斥他说,你就是个书生,懂什么军事!杨暨辩解说,我固然是个书生,可刘晔是个聪明人啊!他也反对伐蜀。曹睿一听,不对呀,刘晔明明跟朕说蜀国可伐啊!于是,曹睿叫来刘晔对质,问蜀国到底可伐不可伐。刘晔却沉默不语,不发一言。

后来,刘晔单独面见曹睿,竟然责备起了这个当朝天子。刘晔说,征伐敌国,这可是军事机密,怎么能随便议论呢?陛下这样搞,恐怕早已将军事机密传到蜀国去了。一旦蜀国有了准备,我们还怎么征伐它呢?曹睿听后,讪讪地说,哦,是朕错了。刘晔还自得地对杨暨说,你呀!太憨直了!这样是不行地。我也知道蜀国不可伐,可是皇帝说可伐。你得先顺着皇帝的意思说,然后再慢慢运作,让皇帝自个明白蜀国的确不可伐。这就叫放长线钓大鱼。皇帝的意志也不过是大鱼而已。放长线钓大鱼这个典故就是刘晔发明的。

刘晔如此自鸣得意,难免就会招惹麻烦。有人在曹睿面前打他小报告,说刘晔这家伙首鼠两端,出尔反尔,喜好揣摩别人的想法,顺着别人说,是个阿谀奉承的小人。曹睿想想确实如此,就逐渐疏远了刘晔。刘晔由智慧哥,变成了郁闷哥,不久就发起狂症,虽然后来又当了太中大夫,但基本上已经淡出历史舞台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