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文,逻辑关系?——倒计时打卡第7天

再过4天,2021年全国高考就将正式拉开大幕。

针对今年高考,李强老师安排了高考倒计时打卡内容,在最后的高考冲刺阶段为高三学生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高考语文提分技巧。

高考倒计时

4天

论述文,逻辑关系?

——倒计时打卡第7天

【文本阅读】

- - - - - - - - - -

什么是虚构?什么是非虚构?

(在纽约大学东亚系演讲)

王安忆

什么是虚构?其实这个问题是不需要多说的,文学创作就是虚构。可是近些年来,有一个新的倾向产生了,有那么多的非虚构的东西涌现,纪录片是一个,私人传记、历史事件、随笔散文等等纪实类的写作,然后,纪录片风格进入故事片,纪实性风格进入小说,总之,非虚构倾向进入虚构领域。我就是想谈谈对这个现象的看法。

那么,什么是虚构?怎么解释呢,我先说说什么是非虚构。非虚构就是真实地发生的事实。上海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在淮海路最热闹的路段上曾经立起一个雕像,铜雕。这个雕像很可爱,一个女孩子在打电话,不知道你们看见过没有。它是一个非常具象的雕像,女孩子姿态很美,而且她是在一个非常热闹繁华的街头打电话,熙来攘往的人群从它身边走过,很是亲切,也很时尚。这个雕像,大家都非常喜欢,可是有一个晚上它不翼而飞,不见了。不见了以后,当然要破案,出动了警察。我非常关心它的下落,我在想谁会要这个雕像呢?会不会是一个艺术家,把它搬到自己的画室里去了;甚至于我还想,会不会忽然有一个电话亭也在一夜之间不翼而飞,被这个艺术家搬到了他的画室,成为一个组合。可是事情没有这么发生,过了一年以后,破案有了结果。它还是被几个农民工搬走了,用焊割的方法拆下来搬走了,当成铜材去卖,并且很残酷的,把它的头割下来了,因为他们必须把它切成一段段才好销赃。我看了新闻之后,终于知道了这个少女的下落,感到非常扫兴。看起来,艺术还是要到艺术里去找。生活不会给你提供现成的艺术,生活提供的只能是这么一个扫兴的结果,一个不完整的故事。这是一个故事。

还有一个故事,也许谈不上一个故事,只是一个细节。在我们小区里,有几幢楼,我不晓得是从哪幢楼里,每天有一个非常单调的声音传出来,是一只八哥,它只会一句旋律,只有三个音符,但也是一句旋律,它每天在唱这句旋律。你自然会期待它唱下一句,有时候我听到它的主人在吹口哨,很显然是在教它下一句旋律,可是它永远都在唱这第一句。我想这个八哥真的很笨,它也许只能唱这一句。起码是有三五年之后,终于我听到它在学唱第二句了。可是当它学第二句的时候,非常非常倒霉,它把第一句又忘了。我想这就是生活,很难提供给你一个发展,一个完整的发展。

第三个故事,也是发生在我们小区,我常常会看到一个老人,面色很憔悴,显然是生过一场大病。他每天在小区的健身器械上,做一个重复的动作,机能康复的动作,每天如此,就像一个标志一样,你进出小区都看见他在那儿锻炼。也是过了很长时间,有一天,我忽然发现这个老人,面色红润,有了笑容,神气昂然很多,可见日复一日的单调动作对他起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这就是非虚构。生活中确实在发生着的事情,波澜不惊,但它确实是在进行。可它进行的步骤,几乎很难看到痕迹,引起我们的注意。这就是我们现实的状态,就是非虚构。非虚构的东西是这样一个自然的状态,它发生的时间特别漫长,特别无序,我们也许没有福分看到结局,或者看到结局却看不到过程中的意义,我们只能攫取它的一个片断,我们的一生只在一个周期的一小段上。现在我就试图稍微回答一下,“什么是虚构”。虚构就是在一个漫长的、无秩序的时间里,要攫取一段,这一段正好是完整的。当然不可能“正好是完整的”,所以“攫取”这个词应该换成“创造”,就是你,一个生活在局部里的人,狂妄到要去创造一个完整的周期。

有时候我看《史记》,《刺客列传》那一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司马迁写的五个刺客之间,都有这样一句话:其后多少多少年而某地方有某某人之事。每一段都是这样。“百六十有七年”,“七十余年”,“四十余年”,到荆轲出现之前是“二百二十余年”。这就是从非虚构到了虚构。在特别漫长的时间里,规模特别大的空间,确实有一个全局的产生。但这个全局太辽阔了,我们的眼睛太局限了,我们的时间也太局限了,我们只可能看到只鳞片爪,而司马迁将这一个浩大的全局从历史推进文本,成为目力可及的戏剧。我想,这就是我们虚构,也是我们需要虚构的理由。

【考前打卡】

- - - - - - - - - -

根据文义,请说说“非虚构”三个故事之间的逻辑关系。

答案:

第一个故事,强调生活给艺术提供的素材是“不完整的”;第二个故事,强调生活给艺术提供的素材只是“细节”;第三个故事,强调生活给艺术提供的素材只是“片段”。三个故事互为补充,使“非虚构”的概念诠释更加完整、清楚。

【文本解析】

- - - - - - - - - -

什么是虚构?什么是非虚构?就像什么是A,什么是B一样,本来类别很清晰、很简单。但是,一涉及文学,尤其是涉及今天的文学,这个话题就显得复杂了。

这是本文阐述的重点所在。

为了使自己阐述得清晰、明白,作者先从“非虚构”说起;为了说清楚“非虚构”,作者讲述了三个“小故事”。

三个故事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非虚构”:生活中的故事往往是不完整的;生活中的故事,不会有“一个完整的发展”;生活中的故事往往是……

接着作者用了一个长句作为“非虚构”的总结,自然引出“什么是虚构”的话题。

“什么是虚构”呢?

“虚构就是在一个漫长的、无秩序的时间里,要攫取一段,这一段正好是完整的。”这是观点,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作者还是“讲故事”,只是讲“书本”上的故事——《史记》。

论据典型,才能使得论点确凿。

作者以经典的史学文学合一的《史记》为例,又以《史记》中的名篇《刺客列传》为证,用简洁的语言说明了“什么是虚构”,以及我们为何“虚构”的原因。

这是演讲稿,它不同于一般的学术论文。

全文在详略的安排上独具匠心。

什么是“非虚构”详细阐述;什么是“虚构”简单说明;为什么要“虚构”,言简意赅,只用一句话作了说明。这取决于作者发言的中心内容,这是“详略得当”的样本。

(0)

相关推荐

  • 谭光辉 | 论实在世界、可能世界与虚构世界的符号双轴关系

    摘要 我们可以把实在世界看作组合轴,把可能世界看作聚合轴,把虚构世界看作可能世界的聚合轴--虚轴,从而构建起一个包含全域的叙述模型.实在世界由主体与事件构成,聚合轴由事件的可能选项构成,虚轴由主体的可 ...

  • 沈小平:后现代历史学中的“史言”和“人说”

    后现代历史学中的史言和人说 沈小平 自汉代司马迁<史记>出,关于如何"说"历史,各家一直众说纷纭,始终是史学界和文化界关注的话题.<史记>作为中国的第一部纪 ...

  • 论述文,阅读运用?——倒计时打卡第8天

    再过3天,2021年全国高考就将正式拉开大幕. 针对今年高考,李强老师安排了高考倒计时打卡内容,在最后的高考冲刺阶段为高三学生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高考语文提分技巧. 高考倒计时 3天 论述文,阅读运用 ...

  • 案例深度解析好文: 这些最基本的逻辑关系~

     从玩政信到现在,我们一共投资过18只产品,在选择某只符合我们要求的产品时,除了要综合考虑诸多因素外,还需要在投资的过程中时刻关注已投项目的整体运行情况,包括在产品存续期中的情况.简单地说,做了&qu ...

  • 科普文,综合运用?——倒计时打卡第10天

    再过1天,2021年全国高考就将正式拉开大幕. 针对今年高考,李强老师安排了高考倒计时打卡内容,在最后的高考冲刺阶段为高三学生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高考语文提分技巧. 高考倒计时 1天 科普文,综合运用 ...

  • 深挖故事细节,注重逻辑关系,灵活使用故事场景卡

    我们已经写出了故事的开头,主人公走出了以前的舒适区,生活正准备改变他原有的闲适人生,将他卷入到无法逃避的矛盾洪流中去. 我们也找到了主人公的顿悟时刻,即将彻底改变主人公的命运,让他朝着"之后 ...

  • 陈辉:字与画的逻辑关系

           中国文字是从新石器时代远古人类的图画中分流而来的,进而演变成为象形文字,再经过抽象提炼,以线条为主要艺术表达形态,是独立发展成型的一个艺术门类.书法和绘画之间因为很多的共性,始终存在着相 ...

  • “三观”的本质及其逻辑关系

    人们常说"毁三观"."三观不正"."三观不合",其中所谓的"三观"就是指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三观&quo ...

  • 横向分析设空处之间的逻辑关系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中选词填空的题量和难度均不可小觑,题干本身阅读量不大,分析起来不会太费劲,但是往往会设置一些迷惑选项,需要我们辨析词语差异,尤其是近义词的辨析,最终陷入纠结许久却仍旧做不对题目的尴尬 ...

  • 一篇很专业的摩登舞技术论述文(值得收藏)

    A.怎样跳出狐步舞的风格特点 狐步舞几乎没有升降,而只是利用摆荡来做升降.在第1拍的后半拍开始上升,其意义是指左边身体拉长向前延伸,是由于身体向前的弧线摆荡而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并不是像华尔兹一样做实际 ...

  • 脏腑精气阴阳的概念及其逻辑关系

    中医之声 医学资讯 公众号 脏腑精气阴阳各自的概念.作用及其逻辑关系,中医理论及临床方面的教科书中虽然提及,但没有详细而明确的论述,致使某些中医专业的学生和青年医生对此模糊不清.本文依据<内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