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微信十讲系列之二:中医之医学心悟下

“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给大家讲一个自己的亲身案例,我女儿小的时候换水土腹泻,我们从新疆到甘肃,从甘肃又到新疆。小孩那个时候才几个月,每到一个地方就腹泻不止,找了中医西医看,都说是换水土,一会儿打针一会儿吃药闹腾不休,总是没有好的效果。当时我看着我满墙的书,就有一种感觉,这些书都是骗子。所有的方法我觉得都学了,为什么这么一个简单的小儿腹泻,就这么难治啊!所谓的换水土,就这么难治啊!那医道得多深啊!小病都治不好,还治什么大病呢!当时在我灰心丧志的时候,我反复思考,躺在那里左思右想,右想左思,突然想起了《敦煌石窟秘方》里面有用单味人参来治疗小儿吐泻。而且在古人医案中,吐泻的情况,用单味人参治疗的案例比比皆是。当时,我就找了6克红参,熬好水以后背着她妈妈给小孩喂下。小孩拉得已经一点力气都没有了,小脑袋耷拉下来,挨着她的肩膀。喝了药以后,过了一会儿,小孩的脸红扑扑的,体温开始上升了,我的心就悬起来了,当时就想千万不要超过38.5℃,38.5℃以后就麻烦了。小孩也说怪,喝了单味的人参汤以后,大概一个小时后孩子体温升高到了38.5℃,我这个时候心里就很紧张了,怕出问题,这个时候体温38.5℃慢慢地持续了一段时间,体温缓慢地下来了,从此我的小孩便很少再腹泻了。其实不是我们古人没告诉我们,久泻就会伤阴,人参可以补五脏六腑之阴。小孩能不能用人参呢?好多人说不能用人参,其实我的临床实践上说是可以用人参的,而且如果人参用得对,效果是非常好的。我把自己的孩子治好后,当地很多小孩腹泻治不好的,都来找我看。这样我就成了一个儿科治疗腹泻、头疼感冒拉肚子的好大夫。到我手头上来的小孩,我基本上就是一个方子解决问题,哪个方子呢?理中加桂枝汤,或者就是理中汤,有的时候把白术换成苍术就可以了。甚至还有一些小孩儿不愿吃药的,很简单就把车前子炒一炒,研成末放在馍馍里面一起吃,或者熬点参汤水喝,因为来找我的小孩,有的是已经是七治八治,被治的疲疲沓沓的,没精神的,来找我的。一招鲜吃遍天啊!

刚才讲到了理中加桂枝汤,09年的时候我到北京来挂职。有一个从内蒙古来的小孩儿,在儿童医院,不明原因的腹泻,非常严重,来找我的时候脑袋上还贴着退热帖,整个人精神都不太好。找到了我,我看完以后,诊断很简单啊!是受凉以后,吃了凉药,伤了脾胃,脾土之阳受了损伤,而且外感没有全完祛除。就是理中加桂枝汤,桂枝人参汤啊,开了两剂,还没有吃完病就好了。他当时在儿童医院检查,花了两万多块钱,证明他没有这样的疾患,没有那样的疾患,最后说没有什么特殊的疾病,只是做了这样的诊断。后来他病好了以后还专门从家里寄来风干牛肉干,其实前后的药也就16块钱。

大家不知道有没有这样一个感觉,刚开始学医的时候好像治疗一个病,也没有想太多,病就好了。其它大夫问你为什么这么治,其实自己也说不出什么,就是一种感觉。十年前好多人问我:马大夫你看病是什么感觉?我说看病就是一种感觉,感觉到了病就好了。说完以后,他们都笑,说你就不想传我们真东西吧。我说这都是真话,有些东西是难以言传的,你亲自不经历,确实难以学。其实我们说的感觉呐,就是一个气场。我们讲象、数、理、炁,有些病人一进来,你就知道他是怎么回事儿,可能脉都没把,你望他一下,你就知道他是什么情况,该用什么方子,脑子就很清楚了。有的病人来,跟你说了十句话,说了半小时你还是不明白,这个病你看不了了。换句话说你三句话没有问到点子上,说明这个病你没抓准,很可能这个病看不了了,赶紧换人,或者想别的招儿。

再给大家举几个例子,我说的医学心悟,其实就是你要去体验,去体悟。我在当地当小大夫的时候,有一次请我去会诊。到了人家家里去看病的时候,发现有两个妇女搀扶着一个中年妇女过来找我,我说:怎么回事啊?她说头晕得走不起来,都快晕倒了,小便完以后人都要载倒了。当时我看着脸色也是阴色,看完以后第一感觉是头眩振振欲擗地,这不是真武汤吗?我当时说难道这是真武汤证?当时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连真武汤的原文可能都没记清楚,就记的有这么一条,有这个印象,凭感觉吧,直接照着原方给开了一周的药。没想到一周以后这个病人自己从乡里面走来亲自感谢我,让我给她做一些检查,我给她开了好多化验单去检查,也没查出什么病来。当时她在家里已经躺了很长时间了,以至于连饭都做不了,自己的生活都出现了问题。

更奇怪的是没过多久,这位女士的爱人生病了,也生了怪病,全身动弹不得,他是大队长,别人以为他是生气,不想上班。我去了以后一摸这个脉,还真不是。他直挺挺躺在那里,连头抬起来的力气都没有。我当时也不知道是什么病,就想这个人手脚动不了了,脾主四肢肌肉,肯定是中气的问题,是运转上的问题。我就开了补中益气汤加二妙散,加了一些通络的桑枝等。没想到老先生吃了3剂药后,就能下地走路,当时当地医院都觉得不可思议。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再给讲一个很奇怪的病例。夏月天的时候,有个人突然昏倒在棉花地里,叫我去看,我一看病人旁边有一滩水儿,他人形都有点缩小的感觉,这个人就开始打鼾。当时经验不丰富,这是是亡阴还是亡阳?怎么会打鼾呀,脑子里一锅粥。我就拿了一个针给他合谷一扎,他“哎呦”一声,我知道这个人可能有点救了。我突然想起来在某个一个医案里面,有说到用肉桂水判断阴阳。然后我就抓了一点肉桂,当时的水不是开水,我就拿着水壶使劲的摇晃,泡了水喂他,喂了几口以后他眼睛咕噜咕噜开始转,我一看这有神气了。就赶紧回去抓了附子、干姜、肉桂,还加了一些人参、西洋参,就各抓了一把。走到路上看还有大葱,就把葱也拿来,又拿点甘草什么的,炖上一个大锅,给他熬好,一会儿灌一会儿灌。说时迟那时快,在熬药的时候,这个人已经在旁边动弹不得了,先给他扎上针,然后给他一点点灌一点点灌。那时候也不知道多少量,当时我想就以知为度嘛,一整个晚上我就守在那里,一会儿扎针,一会儿喂药的,折腾了一个晚上。后来一看总共附子用了100多克,人参用了120多克,我都吓一跳,我说怎么用这么多呀!当时一股脑想的都是去救他,熬好了就喂,也没想那么多,后面一称才知道用了这么多。

大家想想我们四逆汤、通脉四逆汤,如果现在按照课本上的剂量,你说这个人能活吗?我当时就反思了一下。后面《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经验专辑》出来以后,我想确实是那种情况。当时也没有想那么多,就想怎么去救他,也没想附子中毒啊什么的,就只知道熬好了就给他灌。我回到家以后,一想都后怕,我浑身战栗,身上的冷汗都吓出来了,就想这个人如果死了怎么办呀!到今天为止,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病,这就是中医叫你稀里糊涂地活着。但是我现在的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作为一个中医,我们一定要有病的概念,病、脉、证,缺一不可。如果都能兼顾,我觉得这个大夫的水平相当高了;如果能兼俩,那水平也不低;如果光凭一个方面,那恐怕要经常出问题。

我洋洋洒洒也讲了好多病例,现在也快到时间了,我就再赘述几句

我们讲水平的提高,那么什么叫技术水平的提高?我想来想去,其实就是思想观点发生转变。你遣方用药的技巧发生变化,对疾病的认知越来越深刻,对人性的理解越来越深刻,所谓“世情练达皆学问”。我们读经典、访名师、做临床,缺一不可。当没有老师的时候,以经典为师,以古人为师,以周围的达者为师。此外还要以病人为师,实际情况实际对待。只要把问题解决了就是好大夫。不要纠结于我是伤寒还是温病,我是内伤还是外感等等方面,我觉得这样是不确切的。

我们读经典的时候,不但要能读有形之字,更应思无字之义。许多时候,一个医生如果他不了解人情世故,对人间道不明白,那许多病都看不好的,肯定看不好。很多学生都爱问技术层面的问题,这个是可以学的。而不能学的是察言观色,为人处世这方面的。

当进来一个病人,眉头紧锁,那你想胸中必有忧愁之事啊!家中必有忧愁之事啊!一摸脉,左手关脉出现聚关或者左手脉弦上寸口,这样的脉你一看肯定是他头疼了或者情绪不好等这样的情况,你脑子第一感觉就出来了,甚至连脉都不用搭,脉只是在验证他。这样一来,方子也就基本上构成了,是不是这样啊。

我们都习惯一上来就问他“你哪里不舒服”,其实我们察言观色的时候,这个人的体貌特征、行为举止、工作环境等方面,你要是经常和这些老百姓不同阶层打交道,他一进来,其实他不说话,就已经相当于告诉我们了许多信息。而这些信息表面上看跟医学没有关系,实际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因为一个人不但是自然的人,还是社会的人。因此一个好的医生,必然是懂得天道、人道、地道,这三个都得兼修并蓄。孙思邈也说过嘛,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傍人事”,不明白此道理的不可为太医。

保利让我在这个群中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把我这个砖头抛出来,下面带出来许多许多的美玉。所以我也不揣浅薄,把自己的体会、见到的一些问题、疑惑都抛出来,供大家参考。不管我说的对还是不对,如果对大家有一点益处,我就很开心了。

中医之医学心悟,悟的是什么呢?中医之道是什么呢?是天道、地道、人道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悟的是整个社会的和谐,人体的和谐,全是一个“和”字。如何能使得人体阴阳自和的方法,这就是中医的中观正见,这就是我们想要悟出的中道,这就是中医的标准。反此者,就不是中道,就不是大道。比如我讲桂枝汤的时候,许多人就反诘了,有人跟我私信说比如更年期的患者,你用这是在刷墙。我说不是刷墙,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调整她,就是最高明的方法。桂枝汤人人都知道,但真的会用它,懂得用它,善于用它,可能需要一辈子来体会。

好,谢谢大家聆听,再见!


马新童中医工作室

看诊一次后,以后统一算复诊,请提前一周预约!祝您早日康复!

(0)

相关推荐

  • 我是一条搁浅的小鱼,争取成为救鱼的小孩——我的中医学习之路

    大家好!我是随力一心,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学中医的过程.感觉很惭愧,我学得不好.我学的是机电专业,以前一直在工厂上班,和中医没有关系,也没有找中医看过病,像感冒发烧了都是看西医.学中医的缘起是我父亲在 ...

  • 中医微信十讲系列之二:中医之医学心悟上

    各位全国的经方爱好者,经方的高手们,同仁们,大家晚上好!非常荣幸能在这个时间段共同探讨我们心爱的中医.今天我与大家聊一聊中医之医学心悟. 我们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 ...

  • 中医微信十讲系列之二:中医之医学心悟中

    我们常说某某人喜欢用什么方子.喜欢用那个药,我觉得可能不是那么回事儿.而是说他对某些方子.某些药物有独特的认知,或认识比较深刻,那么这一类的病人就会去找他,那么他就越用越灵!我们要看这个医生他所治的病 ...

  • 中医微信十讲系列之五:中医之传承忧思(二)

    中医传承,承传中医(第五期) 在许多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当中,中医的疗效是非常优越和独特的.这是有目共睹的,是确实可以明白的,是可以证实的.还有许多的疑难杂病和一部分的常见病多发病,我们只能去缓解症状而不 ...

  • 中医微信十讲系列之一:中医之中观正见上

    各位中医界的同仁,各位肾病百家论坛的朋友们,大家晚上好!非常荣幸和大家来共同研究中医,来学习中医,来欣赏中医的美! 今天我和大家共同来探讨一下咱们中医的中观正见.什么是中医的中观正见呢?我们说中观正见 ...

  • 中医微信十讲系列之一:中医之中观正见下

    各位中医界的同仁,各位肾病百家论坛的朋友们,大家晚上好!非常荣幸和大家来共同研究中医,来学习中医,来欣赏中医的美! 所以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对于我们一个想要很好的去入门的人来说,我觉得大家从方上下手, ...

  • 中医微信十讲系列之三:中医之临证观象上

    各位全国经方论坛的同仁们,大家晚上好!                  现在到了下午8点钟,下午7点-9点是我们心包经循行的时候,我们说'中医是爱心中爆发出来的智慧',今天从我们心中流淌出对我们医学 ...

  • 中医微信十讲系列之三:中医之临证观象下

    问诊观象 我们谈到了四诊当中"望""闻""切","问"还没给大家讲呢."问"也有"问&qu ...

  • 中医微信十讲系列之三:中医之临证观象中

    问诊观象 我给大家再举一个例子.我从一个小县城去到一个市里当大夫,头一个礼拜只看了2个病人,没人找我来看病.当时我们家亲戚问我:'怎么样?到那个地方病人还很多吧'.我说:'哪里多呀,我觉得是我最惬意的 ...

  • 中医微信十讲系列之四:中医之医法圆通上

    尊敬的吴老师,各位巴山夜语群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晚上好!非常荣幸受大家的邀请,能够在巴山夜语群跟大家共同来聊聊中医的一些事儿.今天我和大家聊的是中医之医法圆通. 我们讲中医是道呢?是法呢?是术呢?自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