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可以活得又“丧”又有朝气?
从重口味的外卖到一掷千金的豪华盛宴,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各种进口食品,食品翻了样重组了队,对你来说都大同小异,很难有食物能再击中你的味蕾。
从都市的灯红酒绿到国外的田园风情,从简短快的小视频到大腕云集的电影大片,这些可以一时满足你眼睛对外面世界的渴求,可眼睛又仿佛永远喂不饱。
从热歌榜上的小清新到歇斯底里的硬摇滚,即使开始版权付费,这些资源仍然容易获得。耳膜鼓噪的欲望可以轻易得到满足,但你已经没有了当初在店前驻足,拼命搜寻一首熟悉的旋律时候的热情。
内观己心 外察世界
这些就是来源于生活的“丧”,它是一个人对现实生活的深深的疲乏与无力感。它是一种混吃等死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对于外界的期待和追逐自身欲望的不屑一顾。
这种源于90后一代的“丧文化”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丧”的无欲望状态,也就是现代人说的“佛系生活”。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对于过去与未来的态度,都持一种“中不溜”的态度,无所谓好,但也不至于太坏。另一种是因为欲望过甚,从而放弃欲望。正如《道德经》里所言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很多时候这两种状态在我们的体内同时并存——欲望让我们充满斗志,一想到满足欲望所要付出的艰辛却又退缩,举步不前。
这是一种懒惰,是对生活的一种倦怠。
启迪多元思维
快节奏的生活是导致“丧”的直接来源。我们在向往慢生活的时候,却又知道根本慢不下来,因为我们不知道停下来的生活为如何?
老庄给我们提供了非常美好的“复其初”的理想慢生活图景——希望自己能够如婴儿般地“专气致柔”;如赤子般地纯真无害;生活能够“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君,乐其俗”地极简与低欲望;工作之余能有陶渊明那般“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
但被现实啪啪打脸之后,我们知道这不过是现代人想要逃避生活的美丽乡愁罢了。
因为这种逆向的生活方式本身就与不断向前、逐步加快的生活方式相悖,而人类的这种美丽乡愁也从未在任何一个时代实现过。更多地是变成了人们心中的愿景,文学作品中的乌托邦。
如果没有乌托邦和心中虚幻的图景,我们在现实压力之下还有其他的出路吗?
197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Walter Mischel做了一个“延迟满足”的实验,他找了500多个五岁多的小朋友。
他给每个小朋友分别发了一颗糖之后准备出门,他告诉他们,如果他们能够在他回来之后依然没有吃掉这颗糖,将再获得两颗糖的奖励。
当然,小孩的克制力是有限的。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在教授回来前吃掉了自己手中的这颗糖果,从而失去了获得两颗糖奖励的机会。但仍然有一部分小朋友是得到奖励的。
不仅如此,教授对这些孩子进行了后续跟踪研究。那些忍住不吃糖的孩子在成长路上学习成绩更优异、事业更顺利、身体更健康。总而言之,从那两个糖的奖励中我们看到,他们也会有更成功的人生。
人们从这个实验中认识到了自制力的重要性,并以为人生只要忍耐,运气就不会差。
实验最后,教授发表了言论,他说这个实验的目的并非为了证明孩子能否抗拒诱惑,而是要证明孩子们如何抗拒它们。
比如,其中有的孩子用蒙住自己的眼睛不看糖果、自己唱歌、自言自语等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使自己不被诱惑困住,而不仅仅只是忍耐。
正心正举
如果我们的生活就如同这个心理测试,那么试问自己,我们能否抵抗得住欲望的叫嚣、生活的诱惑,不是忍耐,而是丰富这个过程,通过快乐来让自己得到更大的收获呢?
面对现实的无能为力,不是要放弃欲望或者不断增加欲望来刺激自己,而是要通过观察来认识它们:
“丧”之中有多少的无欲望带来的倦怠,是因为我们安于现状而失去了活力?
“丧”之中又有多少的过甚的欲望,是那些我们根本不需要的外界的诱惑?
很多时候的“丧”正是来源于心里这样的拉锯,反“丧”不仅要找回前进的动力,还要知道适可而止,免得在面临一次又一次的身心俱疲之后又陷入深深的“丧”之中。
拨迷见智
张而不弛,文武不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礼记·杂记下》
开启自在之门
面对现实生活,虚构的空中楼阁终究是站不住脚的,而我们要做的是在脚踏实地中懂得一些适合自己的生活技巧。烦、忙,几乎成了现代生活中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如果只顾着向前,而忘记适当地休息与停下,人的精神和身体最终将因支撑不住而被击垮。
古人的智慧,有张有弛,“张”是指工作时的紧张状态;“弛”是指紧张之后的放松。
既要努力地生活与工作,也要懂得劳逸结合,懂得放松。这是古人的处世之道,在今天社会,面对生活中的迷惘它或许会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