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大数据”服务了,还是俘虏了?

文/谨言   正心正举特约作者

主播/涂山

大数据时代,我们的自由将归于何处?

在当代信息社会之中,“大数据”是当之无愧的焦点。

以海量数据样本和信息专业化处理所著称的“大数据”技术,不仅在生产领域内被广泛运用,也通过信息服务逐渐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

过去的信息垄断逐渐被瓦解,信息逐渐脱离特定群体的掌控,进而愈发贴近个人的真实需求与个人联系起来。

当信息背后的“操纵者”逐步让位,信息输出的权力由愈发可靠的大数据所掌握时,有人乐观地预言道:“人类信息自由的时代已经露出曙光。”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01

算法时代的生活

打开资讯软件,这样的提示比比皆是。

有人将“大数据”时代称为“算法时代”,因为大数据背后的逻辑就是不断优化、效力越来越强大的算法。

正是依托于各式各样的算法,数据才得以被处理成最理想的样子,呈现在我们面前。

算法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满足信息受众对于信息的真实需求。

算法时代的生活其实对于现在的我们已经不算稀奇,或者说,我们的生活已经部分地进入了算法时代:

当你打开淘宝,你会看到各种针对你的爱好和历史搜索所推荐的“猜你喜欢”;

当你登录视频网站,它会根据你的观看记录推送影片以及广告。

目前的资讯软件,也纷纷采用了“用户定制”的方式,根据你的浏览记录不断优化针对你的内容推送。

仿佛在你身边有个周到的管家,无时无刻不在留意你,记录下你的兴趣、喜好,然后竭尽所能地满足你的品味。

在“管家”的打理下,你接收到的信息都是按你的心意来的,仿佛你把选择信息的权力握在了自己手里。

但当你点开一个笑话推送想轻松一下之后,再刷新一次发现又是接连几条的笑话推送时,你会不会有这样的疑惑——算法真的算出了我的真实需求吗?

02

大数据背后是“另一个自己”

“大数据”技术所引起的最广泛的担心,就是它会加剧“信息茧房”的形成。

也就是说,人在信息领域中会习惯于被兴趣所引导,从而逐渐进入信息单一闭塞的生活状态,就仿佛被困在信息的蚕茧之中。

“大数据”的强大能力,将人引入“信息茧房”比过去任何时代的信息技术都容易。

尽管“信息茧房”中认知的封闭是危险的,但好像归根结底也是我们自身的选择,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种“自由的代价”。

其中最容易被我们所忽略的,往往是大数据所代表的那个自己和被大数据所服务的自己,真的是同一个人吗?

大数据所进行的,无非是基于丰富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所以当它对我们的兴趣、需求进行分析时,所依据的都是已经被收集的、过去的与我们有关的数据。

而它所服务的,却是当下的、依然处于不断变动中的我们。

即当大数据越来越能够主导我们的生活的时候,实际上就是过去的我们在主导当下的我们。

虽然都是“我们”,可过去的我们相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却是另一个自己。

就像昨天的我想看漫画可并不代表今天的我也想看漫画,那些我们过去的需求,并不能体现我们当下的真实需求。

而更麻烦的是,大数据背后这个“另一个自己”尽管与当下的自己不同,但它依然有着与当下自己的“自我一致性”——无论是在自我认知还是在思想主体的判断意义上。

因此当我们对于自身的需求还不够明确的时候,大数据所代表的需求就会引导我们,使我们惯性地认为,这就是我们当下的需求。

这样的环节不断重复,人的现实需求也就不断地被大数据背后描摹出来的“需求画像”所渗透,甚至最后实现禁锢与替代。

这样的“大数据”统治起源于人偶尔的无意识地被引导,但在不断地影响人的判断与体察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加强人对于自身当下的无意识状态,每个当下的自我,都在无意识过程中被大数据记录,被过去的自我所裹挟、所替代。

大数据背后没有统治者,统治我们每个人的就是处于大数据中的、与我们不同时空的另一个“自己”。

当大数据在逻辑上服务的是一个与自己人设相同,但其实是与自己不断产生更大差异的对象。

事实上,在享受大数据的我们,真的能够清醒地意识到那些在时间中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诸多差异吗?

还是我们会在这个过程中被逐渐地同质化,差异被渐渐忽视,成为一个被数据所固定的自己?似乎后者更容易自然而然地发生。

因为数据背后也是“自己”,所以自然而然;

因为这个过程不假思索,所以自然而然;

更因为大数据的分析是如此地符合逻辑,所以自然而然。

可问题是,人作为处在过往之末、当下之中、未来之始的存在者,生命中的种种意涵,真的通过分析就能穷尽吗?

我们更愿意相信答案是“不”。

也正因为愿意这么相信,所以我们会被“另一个自己”所替代,是人在大数据时代应当看到的可能的不幸——自由在自我手中失去。

03

现实的自由之道:拥抱技术,保持自省

对于技术的批判,人们往往有一个误会:批判技术等于否定技术。

但实则未必,批判与其说是否定,不如说是对事物客观限制的探讨。

就像上文所论述的那样,大数据技术的确会通过算法渗透到各个领域,使人的自由逐渐被算法所记录构成的“另一个自己”束缚。

这是一种技术必然要面对的可能的弊端及限制。

但这些讨论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否认大数据技术在当代所发挥的诸多显而易见的作用以及优势,而是要求我们将已经摆在眼前的肯定性的现实,与在思想中可预见的否定性的限制相结合,辩证地认识大数据技术这一已经在我们的现实中产生并不断发展的新生力量。

尽管需要强调,大数据所描绘的每个人的“需求画像”与我们现实中真实的需求有着客观的差异,但同时不能无视二者之间也存在着客观的联系——过去的自我与当下的自我依然有着客观的自我连续性。

因此若说大数据背后完全是一股异己的力量也并不贴切。只是我们有必要担心,在享受大数据服务的同时,无意识的习惯会使我们逐渐失去对差异的体察,滑向“大数据统治”。

因此在大数据时代,自由的沦丧与其说是一个必然结果,不如说是一个有着客观的或然性的过程,我们与其说是被大数据剥夺了自由,不如说是在与大数据相处的过程中渡让了自由。

无论你是否相信技术中立,但自由作为人这一主体所拥有的东西,它的获得和失去,都与主体自身不无联系。

大数据与过往诸多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显著的客观性和多样性,更难被个别的主观意志(如技术操控者)所决定,与我们进行“自由拔河”的不再是抽象的统一的“统治者”,而是一个个具体的数据化了的“自我”。

因此在与大数据统治对抗的过程中,我们也就相较于过去时代的自由权利的争夺,少了更多外在的、客观的压制与阻力。

在对自由的争取中,主体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我们对于大数据中自己的自由,也就有了更多的主动权。

这种主动权意味着,不应当将大数据技术的存在视为完全异己的敌对力量和统治方,而不妨将它看作对人的自由的考验。

面对大数据,我们全然顺应则丧失自由,全然否定则枉顾现实,只有找寻其中的平衡,才能让技术与自由同在。

而这种平衡便在于处于大数据中的我们对于每一个当下的自我反省,在这种自省中,我们能够看到自己与数据背后的“另一个自己”的联系,也能看到我们与它之间有着如此明显的差异。

能够明确地发现作为主体的自身在每个当下的如是,才能够真正地认识到自己与大数据技术之间平衡的关系。

因而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大数据”真的会使我们更自由吗?

答案也许是否定的,但真正的答案究竟为何,则取决于要与大数据相处的我们。

自由不能够被剥夺,就像它不能够被施予一般。自由只存在于自觉自为的主体,只有主体作为主体,自由才能一直自由。

因此,拥抱技术,保持自省,与大数据保持辩证的平衡关系,才是现实的自由之道,也是我们能为这一问题做出的最好的答复。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