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哲学,人文教育的“童真”思考

文丨雪峰 · 主播丨涂山

法国哲学家蒙田说,“不要等一个人的生命消失殆尽时,才开始教他如何生活。既然孩子们跟我们一样需要学习哲学,那我们为什么不教他们呢?”人文教育的初心是回归生命最本真的状态,一颗“赤子之心”弥足珍贵。儿童哲学,以一种童真的视角,从孩子的根本立场出发,是一场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也是最朴素和灵动的人文教育。

内观己心

儿童哲学即灵魂教育

哲学是一种惊讶的能力。孩子是天生的哲学家,他们拥有一双好奇的眼睛和一颗惊讶的心灵。整个世界对他们来说充满了无限探索和发现的秘密。与成人学习哲学不同,孩子是在“做”哲学,“玩”哲学,哲学就像一场游戏。正如,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孩子对智慧的热爱是心灵深处不断涌动的生命意志。

哲学是一种反思的学问,是对思考本身的思考。正如苏格拉底说的,没有经过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古希腊的哲人们爱智慧,他们把哲学当成一种照料灵魂的根本方式。哲学是一种实践智慧,不是“坐而论道”的玄谈,哲学的力量在行动之中,是“知行合一”的内在良知。它能够把灵魂从混乱、愚昧、狭隘和封闭中解放出来。哲学就是一场对生命的试炼。

意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有一句名言,儿童是成人之师。儿童天生充满好奇心,凡事喜欢问个“为什么”,这种对世界的不断探索和追问,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执着精神,其实就是儿童精神世界里孕育的哲学种子。这份天真的追问中,有着孩子朴素的思考和发现:我是谁?我该如何有意义地过这一生?这样的发问,对于成人来说,或许变得渐渐陌生,这直抵灵魂的冲击,也让成人难以招架,我们难道不应该以儿童为师,找寻生命深处的直觉吗?

 儿童哲学在根本上是灵魂教育,是心灵的自我发问,是心灵深处对意义渴望的回应,它贴近儿童的真实生命状态,用一种欣赏和关怀的眼光守护儿童生命的本真表达,在一种哲学式的发问中完成真正的思考,进而在思考的过程中获得精神层面的愉悦,情感的升华以及道德认知的提升,最后实现“一生该做什么”的笃定。

外察世界

有声音却无对话,有教学却无思考

教育家里昂那多·瓦克斯在《倾听教育》一书中说:“当老师滔滔不绝,学生被动静听时,老师和学生们都在忍受无聊、精疲力竭以及疏离感。这种填鸭式的教育在过去的150多年里一直大受批判,却依旧在今日的学校中大行其道。”

当下的教育现场,有多少课堂不是在扮演着一出出自言自语的“独白剧”,有多少课堂不是在上演着一出出师生间貌合神离的“滑稽剧”,又有多少课堂不是在声音的喧哗下努力营造出的一幕幕“聋哑剧”。教育中的倾听关系在丧失,课堂中真正的对话成为一种稀缺,师生间的关系仅仅停留于知识层面自上而下的传授,而缺失了精神和情感层面的共鸣。

传统教育重视对儿童理性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孩子对于知识生成过程的渴求。儿童渴望参与到对知识和意义的建构过程中,而不是在教室里“坐享其成”。这造成了知识和思考过程的隔离,缺少思考背景的知识是没有价值的。

当下的教育中隐约有一种对于儿童思考的敌意,独立的思考和怀疑是不受欢迎的,因为这样便打断了教师“万无一失”的教学安排,即使有“不识趣”的孩子提出问题,也会被无视或压制,使得孩子体验不到思考带来的意义感,品尝不到一种心智挑战带来的成就感,空有一身的知识堆积,而无统一的精神调和。

启迪多元思维

培养四种思维模式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儿童哲学是一门“思考的课程”,其教育的核心价值便是培养孩子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具体有四种思维模式:

批判性思维:具有哲学式的反思性,敢于质疑,勇于挑战偏见和迷信,能够从习惯性思维中挖掘认知上存在的误区,最重要的是敢于自我批判。

创造性思维:具有一种游戏性,看似“异想天开”,实则激活了孩子内在创造性意识,在“头脑风暴”的过程中,借助语言的力量,激发思维的灵感碎片,最后串联成一种崭新的认知。

关怀性思维:帮助儿童在理性思考和情感体验之间建立连结,使得思考具有情感体验背景。没有人类情感指引的思考是徒劳无益的。思考建立在情感基础之上,才能产生真正的理解、同情和关怀。

合作性思维:儿童在倾听与对话中达成对自己的理解和对他人的理解,能够包容多元化的立场,允许对立与矛盾的存在,建立一种和而不同的对话氛围。

正心正举

重新发现儿童

重新发现儿童,正如发现哲学中的“不知之乡”,充满了无穷的可能性:

在学校层面,开展儿童哲学课程,并能够和常规课程相得益彰,深度融合,完成学习思维的良性迁移,充分挖掘各种教学资源,借助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叙事方法,提升课程的丰富性;

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教师需要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哲学素养,同时也要对儿童保持好奇和耐心,能够努力营造一种安全、自由和开放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亦师亦友,互相启发,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拥有者”,而是发现知识的“参与者”;

在课程具体实施上,鼓励孩子勇于提问,发现问题,在团体讨论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思考,最终解决问题,通过一种“苏格拉底式”的诘问法,逐渐澄清思考过程中的盲点和误区,懂得合作意识、规则意识以及倾听式的对话。

拨迷见智,开启自在之门

让课堂成为“真正的文化场”

儿童哲学家马修斯在其著作《童年哲学》中说:“我们应该尊重儿童,把他们当作一同探讨的伙伴。家长和老师常常觉得要照顾孩子,要教导他们,要安抚他们,还要启发他们,负担非常沉重,因此往往忽略了小孩子有时也会给大人带来一些东西。

小孩子给大人的东西里最令人惊讶的,就是新的哲学观点。因为哲学是一种很自然的活力,就像演奏音乐,玩游戏一样自然。”

儿童哲学是一门课程,更是一种生活之道,它是人文教育中最“童真”的思考,童言无忌,直抵心灵深处,人文教育的力量也正源自对生命的直视,不卑不亢,心怀虔敬。

·end·

(0)

相关推荐

  • 9首描写童真童趣的巅峰诗词,适合启蒙[比...

    9首描写童真童趣的巅峰诗词,适合启蒙 孩子总是纯真无邪,能发现孩童天真的人,必有一颗赤子之心,高鼎.袁枚.杨万里便是. "儿童疾走追黄碟,散入菜花无处寻","意欲捕鸣蝉, ...

  • 阅读:信息时代的赏金猎手

    本刊长期关注儿童阅读,从最开始的阅读倡导到儿童读经之争,从分级阅读再到统编教材改革.近年来,强调儿童阅读已成为教育界有识之士的共识.但为什么阅读.如何提升阅读水平,仍有值得探讨的广阔空间. 语言发展. ...

  • 孩子自己的故事才精彩

    [第80期]让孩子学会学习系列(51) 孩子自己的故事才精彩 01 童真童趣:我没电了 爸爸每天晚上要贝贝读半小的书.这天,贝贝他们班去春游,晚上回家,贝贝又累又困,实在不想再看书了!但是,爸爸丝毫没 ...

  • 刘教授的儿童阅读沉思录(二)

    "经典导读" ,一套课程的诞生 ①科幻迷"返老还童" 中年的刘莘突然写起了科幻小说,连续几夜,停不下来.他开玩笑说,自己返老还童了. 其实,他原本的计划只是为& ...

  • 携童心之美 育生命自觉

    摘 要: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学校里往往只看到分数,只看到成绩,而忽视了作为完整生命体的人的存在.好的教育既能看到分数更能看到儿童.文章根植于开启儿童心灵的教育初心,对课堂.德育.课程进行了实践探索,以 ...

  • 思维促进:儿童阅读的方法与目的

    刘莘是一位哲学教授,却是我在儿童教育领域见到的用心最诚.用情最真.用力最深的一位专家.我不知道具体什么原因,促成一位研究 政治哲学 的教授转向儿童教育.一位罗尔斯< 正义论 >的研究者成为 ...

  • 【会议纪要】2019年儿童哲学、教育与戏剧:岁末研讨会

    2019年儿童哲学.教育与戏剧:岁末研讨会会议纪要 HAPPY 2020'S NEW YEAR 2019年12月23日下午,由世界科学出版社.华夏出版社.澄明剧社.<信睿周报>.神经现实. ...

  • 思路决定出路:台湾儿童哲学大师常讲的一个小故事,点破了教育的核心和真谛

    犹太女孩的三个答案 最近,我读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故事,很受触动.回到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儿子和二儿子听,看他们的回答,再一次深受启发. 这个小故事,叫做<犹太女孩的三个答案>.这是台湾儿童 ...

  • 大人都来听听“儿童心声”吧——关于“孩子教育”问题的思考

    上海评选出的"十大儿童心声"引发社会关注.据报道,上海市少年儿童研究中心"儿童心声"课题组就道德现状研究.学业负担状况研究.文化现状研究.权利维护状况研究.网络 ...

  • 【儿童哲学】“请你们说话小声点。我在工作呢!”

    "请你们说话小声点.我在工作呢!"--四岁的孩子在玩游戏时对大人们说. 说话小声点,这是公德,"公"的意思就是包括所有人.孩子的心最接近自然,最容易认理,你曾经 ...

  • 第1227期 || 肖乃宽:对中国教育的再次思考

    妥说  |  文史  |  艺术  |  诗词  |  文苑  |  经典  |  诗经 美丽赏析: 一直在梦中约会董小姐的实业家肖乃宽说:很早以前,写过一篇关于对中国教育的思考,放在子午书院微信公众 ...

  • 名师——教育问题的思考

    名师--教育问题的思考 李素怀老师一直思考着一些问题: "最近班级学生上课状态特别的不好?" "你觉得哪里表现不好?" "上课纪律不好,有说话的,有睡 ...

  • 阅读教育方法之思考——听张会娜校长谈阅读教育

    阅读教育方法之思考 --听张会娜校长谈阅读教育 驼人新城学校小学部  顿蕊源(授权) 听过张校长的阅读教学与家庭教育的故事后,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张校长不仅仅是一位名师,还是一位优秀的妈妈,她一边关注孩 ...

  • 张春燕:新课改背景下人文教育走进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策略研究

    加急<基础教育参考> 21年5月刊,快递地址:湖北省来凤县高级中学,张春燕,13403096655 新课改背景下人文教育走进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策略研究----推荐人:胡阳新 湖北省来凤县高 ...

  • 关于大学书法教育的一些思考 (给杨德树教授的复信)(2)

    (给杨德树教授的复信)(2) (此为笔者1994年末写给天津美术学院杨德树教授的回信,时已来日一年有余.) 漫谈大学书法教育之3 三.教师构成情况 日本的国立大学全部实行定岗定编制,所有教员都由文部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