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彩云 | 在积极中不负光阴
在每一个自尊自爱的人的生命里,没有一段光阴是可以用来虚度的。
文 / 应彩云
杨浦区本溪路幼儿园
《上海托幼》相约名师专栏作者
新的一年开始了。经历了美好假期的人们,干劲十足地迎接新学期。但是,在这春光面前,也有一些年轻人露出了无生趣的模样……
在真实而遥远的网络空间里,一群“恐学”的幼师聊开了——
开学了,不想上班。可是想念班上的孩子。
同感!可是上班却不能好好地带班,有没有?
有!太多的杂事,淹没了正事。
没有成就感,因为无法做自己喜欢的事。
求助应老师!
低落的情绪,蔓延在整个空间……我沉思,搜寻年轻时的低落过往。
记起有一天,我非常沮丧地下了班。走到控江路桥的时候,遇见了教育学院院长杨先国老师。他只看了我一眼,就问:“怎么垂头丧气的?”
我告诉他:“今天的教学尝试一塌糊涂!几天的努力都白费了。”杨院长声调一下高了起来:“怎么会白费!起码你知道这条路是不通的。”
啊!原本乌云密布的下班路,竟一下子洒满了晚霞。
以后,每当失败我都会想起杨院长的这句话:“起码我知道,这条路是不通的!”我也从此将杨院长视为自己成长过程中的“贵人”,因为是他帮助我建立了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我们都知道,事物总有两面。关键是,我们利用和发挥了哪一面。
我曾经在一所有待建设的幼儿园里工作。四年后有一篇关于我的报道名为《草窝里飞出了金凤凰》,足以说明,我的起跑线是落后的。但是,这不也是一种优势吗?
没有专业的名师前辈带教,让我拥有了独立思考的空间;
没有前沿研究课题作为平台,让我夯实了最基础的专业技能;
没有精英的家长社会资源,让我收获了最朴素的家园教育经验。
这些工作经历,都丰富了我对教育的认知和理解,也扎实了我的教师基本功。可见,在每一个自尊自爱的人的生命里,没有一段光阴是可以用来虚度的。
目前,幼儿园确实存在着“杂事淹没了正事”的现象。但我相信,只要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并正视这个现象,说明我们的教育生态就有希望好转——不要以为这是盲目乐观,据我所知,有关方面正在为改变现状进行着积极的努力。但是,现状的改善是需要时间的,而我们是坐等美好时光的来临,还是让不尽如人意的日子变得有意义?
刚从师大毕业的小宏,文笔不错,经常被邀请为学校和地区写报道。其实,我知道她更乐意在教室里和孩子在一起。一段时间后,我们闲聊起“杂事”与“正事”的话题。她云淡风轻地说:“我觉得,写报道对我的成长有帮助。我现在不怕开家长会了,因为现在我知道怎样有条有理、生动形象地向家长呈现我们做过的事情。”我笑了,由衷地为她高兴。
瞧,我们要在看似一团乱麻的“杂事”中,练就出搜寻属于自己珍宝的本事。这样,我们的日子就不会过得糟心,我们的光阴就不会虚度。
值得讨论的是,“杂事”和“正事”对个人与集体而言,概念往往是反的。
2018年,我的生活和工作节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全国幼儿园教师的“代言人”,我承担了许多社会活动。这是我不擅长和不喜欢的。
有一次,我代表幼师参加一个庆典的彩排,从上午9点一直到晚上7点。我不断地对自己说:“就好了!过了今天就好了。”
有一天,我连续7个小时坐在办公室里,接受采访,同事们看了很心疼。我安慰大家,更安慰自己:“就好了!这些事做完就好了。”
有几次,我这个擅长讲台的教师,在舞台上表现很笨拙。但我依然对自己说:“就好了!下了舞台就好了。”
尽管我把在幼儿园里教孩子视为“正事”。可是,我知道,让更多的人了解幼儿教师却是整个幼师群体的“正事”。所以,即使不喜欢,我也必须背负着重托去面对,去倾力做好。
年轻人总误会:还未成功的我们,无法做自己喜欢的事。有成就的您,总可以拒绝不喜欢的事情吧?才不是!
没有一个教师个体可以摆脱学校群体而随性成长。一个教师的前行速度与能力,都与学校以及教育的整体发展紧密相连。
所以,当我们越成熟,就越有限制。而这限制来自于我们的内心,它叫责任心。它使我们“杂事”“正事”的忙碌都更有意义。
光阴如驹。愿大家“时不我待”。
本文选自《上海托幼》2019年3月刊,版权所有
责任编辑/刘 宣
美术编辑/郭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