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解读】人类终将被机器所困?
《动力房》 作者:刘易斯.海因 拍摄时间:1925年
作者,刘易斯.海因,1874年生于威斯康辛州奥什科什,学过绘画、雕塑,曾就读芝加哥大学、纽约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获硕士学位;做过银行职员和教师。1903年,他在纽约伦理文化学校任教期间,开始接触摄影。他的一生都在研究社会学并致力于社会改革。1904年他开始拍摄纽约州的埃利斯岛移民照片,引起了全社会对移民问题的关注,1908年,他成为国家儿童劳工委员会的成员,转而记录美国劳工状况,最终使美国废除了童工制度。二三十年代,开始为工业企业拍照。海因曾多次申明,他的摄影只有两个目的,即“揭露那些应予以纠正的,表现那些应予以赞赏的”。海因最早的摄影纪实同时兼备这两种目的。
海因的作品,冷静、客观,带有一定的疏离感,他不想激发观众短暂的情感反应,而是指望公众能够把他的照片与“社会事实”联系在一起。他在1925年拍摄的作品《动力房》被认为是劳动题材的摄影名作,表现出劳动者具有的美感、才干和想象力,同时也表达了人与机器之间的相互关系。一方面,劳动者以敬业的姿态制造着机器,发达的肌肉通过能量的转换,让机器也有了钢铁“肌肉”,二者互亮肌肉的比拼,让我想起了能量守恒定律来: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它物体,而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另一方面,机器的构型非常像动物的消化系统,而弯腰低头的人,更像一个被机器吞噬的食物。人类制造了机器,让其强大到拥有人力无法比拟的力量,甚至造出了远远超出人类力量的机器,显示了人类卓越的智慧和力量,但我却似乎感觉到了作者隐隐的担忧,人类为了实现更高的目标,制造出庞大的机器群体,会不会有一天,终将被机器所吞没?
距离第一次工业革命,200多年过去了,当工业化进程已经进入了人工智能的时代,AI正在被高度开发和大量应用,对此,霍金生前有一句警示预言:“我担心人工智能可能会完全取代人类,就像人类设计出的计算机病毒一样,一定会有人设计出不断改善和复制自己的AI。”有人觉得是危言耸听,毕竟,机器也是人类发明的,然而,人工智能机器人一旦获得了自我学习和复制的能力,会有一天变得人类无法掌控,真的有可能威胁到人类的安全。
所谓的人机大战,其实并不一定如科幻电影里演绎的那样呈现面对面的冲突,而是一点点的消磨掉人的智慧和能力。比如我们有了电脑,依赖于网络碎片化的消息和快速的办公能力,不出门就能办理很多事情,从而久坐不动,肌肉大脑萎缩,提笔忘字。我们有了手机,人人成了低头族,每日刷微信、刷单买东西、看网络小说、电视剧、玩电子游戏等等,耗去了我们大部分的零星时间。我们有了家用电器,家务劳动已经比从前少了很多很多,更加有大把的时间去娱乐、去工作和学习,由于缺少户外运动,缺少光照,身体素质却越来越差,据科学家统计,由于缺少运动,现代人的体温已经不是从前的37°,而是36°多一些,体温偏低,身体的抵抗力就会变差,容易滋生各种疾病。机器会生病吗?当然不会!人的大脑越来越发达,身体素质越来越差,机器的大脑越来越由智慧,而“身体素质”也可以越来越强大,这不就把人一点点取代了吗?
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得的同时必然以失去另一些东西为代价!
谢谢您的浏览!欢迎分享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