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普仁治急性乳腺炎病案
退某,女,37岁。
主诉:右侧乳房红肿疼痛已2个半月。
病史:患者于1986年8月份,产后几日,自感乳房疼痛难忍,发热38°C以上, 去某大学附属医院外科诊断为“乳腺炎”,注射青霉素,口服红霉素、止痛片等,均无效。乳房肿胀疼痛,高热达40°C,发病已2周,建议手术切开,未同意,后至某中医院外科,诊断为“乳疮”,外敷、内服中药及抽脓等法治疗近2个月,病情时好时坏,脓液排后疮口不能愈合,又重新聚脓,如此反复,经久不愈。后经人介绍来诊。
望诊:体略胖,面色赤。舌尖红,苔薄白。切诊:脉弦滑。辨证:病程日久,毒热尚盛,气血瘀滞不通。
治则:调和气血,通经活络,泄毒去腐。
取穴:疮口局部(阿是穴)。
刺法:以中等火针,速刺疮口局部3针。针后,患者当时立感疼痛消失,1天以后脓液肿胀皆除,共治疗3次,不久即脱痂痊愈。
【按语】引起本病的内因是肝郁气滞和阳明里热。乳房依据经络的循行分布,乳头属足厥阴肝经,乳房属足阳明胃经。产妇气血运行有序,脾胃运化如常,则乳汁畅通,今因肝气郁结,胃热壅滞,以致局部气血凝结发为乳痈,聚脓生液, 红肿热痛。
由于乳痈的发生,可加重气血的损耗、经络的阻滞,故治疗之法在疏肝清胃的同时,要调和气血,通经活络。在治疗上述病案时,突出了这一思想,即 “通经络,调血气”的原则,尤其对于久治不愈之疮疡,更宜“通”为主。经络通畅,气血流通,肌肤得以濡养,则脓液无生成之源,故通则病去,不通则病缠绵不愈。
遵照这一思想,在治法上采用“三通法”,即以毫针刺曲池、足临泣穴以微通,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与足阳明经气相通,临床上刺此穴可达到通调阳明,退热消炎之功;足临泣穴为足少阳胆经之“输”穴,肝与胆互为表里, 经脉上相互交接,刺此穴可疏泄肝气之郁滞,有通经活血之功效。
微通法适于急性乳腺炎各期使用,如病邪壅盛,毒热滞留肌体,可以锋针速刺病灶周围以放血, 令瘀滞之经脉强通;如病程久而不愈,虽有毒热稽留或无,皆可用火针速刺局部, 调和气血,通经活络,去腐生肌,以利疮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