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奘的一生,他取得的成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不畏艰险,不忘初心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贞观年间,已经100岁的戒贤法师生了一场重病,眼看着就要一病不起了。突然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梦,梦里有三个骑白象的圣人。
其中一人对他说:“不日,会有一位从东土大唐而来的僧人,如若你给他讲经论道,病便可痊愈。”
早已不讲经的戒贤法师还在考虑因果之际,就听到门外小徒儿传话:“有一位大唐圣僧前来取经。戒贤法师来不及再想,连忙起身相迎。”
这位圣僧就是玄奘。
说起玄奘,大家想到的是那个遇事只会念“紧箍咒”的唐僧,还是那个会唱“only you”的“话痨”?
事实上,我们都误会了唐玄奘,他不是那种懦弱胆小的“小僧”,而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丈夫。
唐玄奘出生在隋朝,俗姓陈,名陈祎(yi)。五岁丧母,十岁丧父,十三岁在河南洛阳的净土寺出家,法名叫做玄奘。
在寺院里,玄奘精读佛经,读得越多,他越觉得,很多佛经义理是被曲解的,很多翻译是有误的。为了解决内心的困惑,他决定去佛教的发源地天竺,寻找真相,取得真经。
那时候,江山初定,正是禁止出境的时候,玄奘想要去古印度,就只能走不同寻常的路,他跟着逃荒的灾民走出了王城,开始了他的“取经”之旅。
在这个过程中,说是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一点也不夸张。他在没有水的情况下,走了五天四夜,横渡沙漠,因缺水而昏迷,幸好夜里的冷风吹醒了他。
过雪山的时候,有一半人丢了性命。有的被雪崩压死,有的被冰块砸死,也有的不小心跌下悬崖摔死。玄奘有惊无险,侥幸通过。
在西行的途中,还经常遇到过劫匪,全部家当上交后,劫匪还想害命。幸好最后,劫匪因分赃不均,一哄而散,玄奘和同行的人才得以活命。
同行的人因损失财物而抱头痛哭,只有玄奘仰天长笑。他说:“世上的宝贝,只有生命是最珍贵的。我们既然都活了下来,还有什么苦呢?”
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玄奘没给自己留退路,他说:“宁向西天一步死,不向东土半步生。”玄奘靠着自己的意志,走了几年的时间,终于到达了古印度。
当时,印度的最高学府是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玄奘的师傅就是这座寺庙的主持戒贤法师,玄奘求学的时候,戒贤法师已经有一百多岁。
得到戒贤法师的亲自授课,玄奘学得非常的快,并成为寺庙很受尊重的一流学者,能骑着大白象出入。
据说,一万多人,只有十个人有骑白象的资格,玄奘是其中之一。可见,玄奘的地位之高,学术之精湛。
有一个国王叫戒日王,他专门为玄奘举办了一场“无遮大会”,让五印十八国,三千多名僧人学者全部汇集于此,跟玄奘辩经,场面何其壮观!
最后,当然不出所料的,玄奘拔得头筹,他的名声在印度达到一个顶峰。所有人都奉他为“先知”,连他穿的麻鞋都被称为圣物。
即使这样,玄奘依然没有忘记初心,他带着取得的657部真经,回到东土大唐,回到故乡,他翻译了47部经书,多达1335卷。
664年,玄奘法师在玉华宫圆寂,享年65岁。唐高宗闻讯痛哭,罢朝三日,以示哀思。长安城百万人哭送,好不悲壮。
这就是唐玄奘的一生,他取得的成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不畏艰险,不忘初心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现在想一想,我们是不是误会唐玄奘太久了?正视历史,方得始终。
#历史冷知识##头条历史#
其中一人对他说:“不日,会有一位从东土大唐而来的僧人,如若你给他讲经论道,病便可痊愈。”
早已不讲经的戒贤法师还在考虑因果之际,就听到门外小徒儿传话:“有一位大唐圣僧前来取经。戒贤法师来不及再想,连忙起身相迎。”
这位圣僧就是玄奘。
说起玄奘,大家想到的是那个遇事只会念“紧箍咒”的唐僧,还是那个会唱“only you”的“话痨”?
事实上,我们都误会了唐玄奘,他不是那种懦弱胆小的“小僧”,而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丈夫。
唐玄奘出生在隋朝,俗姓陈,名陈祎(yi)。五岁丧母,十岁丧父,十三岁在河南洛阳的净土寺出家,法名叫做玄奘。
在寺院里,玄奘精读佛经,读得越多,他越觉得,很多佛经义理是被曲解的,很多翻译是有误的。为了解决内心的困惑,他决定去佛教的发源地天竺,寻找真相,取得真经。
那时候,江山初定,正是禁止出境的时候,玄奘想要去古印度,就只能走不同寻常的路,他跟着逃荒的灾民走出了王城,开始了他的“取经”之旅。
在这个过程中,说是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一点也不夸张。他在没有水的情况下,走了五天四夜,横渡沙漠,因缺水而昏迷,幸好夜里的冷风吹醒了他。
过雪山的时候,有一半人丢了性命。有的被雪崩压死,有的被冰块砸死,也有的不小心跌下悬崖摔死。玄奘有惊无险,侥幸通过。
在西行的途中,还经常遇到过劫匪,全部家当上交后,劫匪还想害命。幸好最后,劫匪因分赃不均,一哄而散,玄奘和同行的人才得以活命。
同行的人因损失财物而抱头痛哭,只有玄奘仰天长笑。他说:“世上的宝贝,只有生命是最珍贵的。我们既然都活了下来,还有什么苦呢?”
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玄奘没给自己留退路,他说:“宁向西天一步死,不向东土半步生。”玄奘靠着自己的意志,走了几年的时间,终于到达了古印度。
当时,印度的最高学府是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玄奘的师傅就是这座寺庙的主持戒贤法师,玄奘求学的时候,戒贤法师已经有一百多岁。
得到戒贤法师的亲自授课,玄奘学得非常的快,并成为寺庙很受尊重的一流学者,能骑着大白象出入。
据说,一万多人,只有十个人有骑白象的资格,玄奘是其中之一。可见,玄奘的地位之高,学术之精湛。
有一个国王叫戒日王,他专门为玄奘举办了一场“无遮大会”,让五印十八国,三千多名僧人学者全部汇集于此,跟玄奘辩经,场面何其壮观!
最后,当然不出所料的,玄奘拔得头筹,他的名声在印度达到一个顶峰。所有人都奉他为“先知”,连他穿的麻鞋都被称为圣物。
即使这样,玄奘依然没有忘记初心,他带着取得的657部真经,回到东土大唐,回到故乡,他翻译了47部经书,多达1335卷。
664年,玄奘法师在玉华宫圆寂,享年65岁。唐高宗闻讯痛哭,罢朝三日,以示哀思。长安城百万人哭送,好不悲壮。
这就是唐玄奘的一生,他取得的成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不畏艰险,不忘初心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现在想一想,我们是不是误会唐玄奘太久了?正视历史,方得始终。
#历史冷知识##头条历史#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