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 | STEM、PBL、UBD......对新概念傻傻分不清?只要记住这个核心要素就行!
人工智能时代,传统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新理念层出不穷,核心素养、深度学习、项目式学习(PBL)、理解为先的教学设计(UBD)都为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路径。
但是,来到现实层面,如何让这些理念所倡导的教与学在实践中真实发生,而且“不跑偏”“不走样”,可能是教育者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
如何破解?大概念教学(big idea)是一个抓手。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些新理念从根本上都在强调“以大概念为统领的目标导向”,只有理解了这一“精髓”,实践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创新教学,从理解大概念开始吧!
本文来源于《上海教育-环球教育时讯》2020年4月刊,作者: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学习科学系 刘徽 徐玲玲 俞建华。
图:大脑的功能区域
图:大脑的边缘系统
课程内容就好比基本问题的答案,那么教师们可以倒过来思考下,如果要得出这个答案,我应该问什么问题呢?比如“政府的三权分立”,相应的基本问题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制衡政府的权力?”。
找出课程标准中的关键词汇,特别是反复提及的一些核心名词。比如“贯穿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中心思想是如何展开的?有哪些细节论据可以支持对中心思想的论述?”。
比如以营养学这一话题为例,有一系列由理解目标引出的基本问题,如下:理想体重是多少?(概念—肥胖)、我的饮食和健康有什么关系?(观念—饮食影响健康)、我们应该吃什么?(论题—平衡膳食)。
基本问题也有不同的大小和范围,“整体性的基本问题”的具体化就是“局部性基本问题”,比如文学的整体性基本问题是“有效的作家是如何吸引读者的?”那么具体到魔幻小说单元的局部性基本问题就是“优秀的魔幻小说家是如何吸引读者的?”。
学生常有的错误认识往往提示教师这就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因此更应该利用基本问题澄清他们的认识。比如就“科学方法无非是反复实验”这一误解可以衍生出下面这个基本问题,即“有哪些主要变量是需要控制的?我们如何来检查实验的有效性?”。
解释、释译、运用、洞察、移情和自我认识是理解为先的教学设计(UBD)所界定的理解的六个维度,以“9·11”恐怖袭击事件的理解为例,有下面六个问题:
“9·11”恐怖袭击的原因和结果是什么?(解释)
为什么他们恨我们?(释译)
怎样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运用)
“9·11”劫机者的故事是怎样的?(洞察)
为什么劫机者愿意选择自杀式袭击?(移情)
“9·11”恐怖袭击在哪些方面影响了我的生活?(自我认识)
图:基本问题和非基本问题的区别
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是否激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
是否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
图:以基本问题组织讨论的常用结构
提出一个问题,用于激发探究。在上过美国各州划分以及特点的概览课后,提出“为什么我们要划分地域?它的作用是什么?划分地域的标准是什么?我们能画出不一样的地图吗?”。
引出不同的回答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提问。比如,对“划分地域的标准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标准既有基于物理特征的,也有基于社会特征的”,相应的提问是“哪些是基于物理特征的地域分类?”“哪些是基于社会特征的地域分类?”。
提出并探讨新的想法。比如,什么时候用社会特征,像“爱喝葡萄酒”和“爱喝啤酒”这类特征来界定自己的身份,什么时候用物理特征,像“加利福尼亚州人”“得克萨斯州人”这类特征来界定自己的身份。
到达暂时的终点。归纳和总结关于“区域划分”问题的已有发现,在此基础上考虑还有哪些新问题值得后续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