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训?

一位群友谈到,何为“教训”?展开一下会更好。

另一群群友,则在群里探讨这场灾难是不是人祸?还是不可避免的天灾?

看到第一个问题,我觉得确实值得对教训这个概念深入辨析一番;

而看到第二个讨论,我直接的反应是SB二字,但其实这样的看法并不鲜见。在家里的讨论中,我父亲也有类似的评论,认为很多人权力有限,所以根本做不到因为后见之明,我们期望他们做的事情;所以要学会体谅,譬如武汉市市长可没有封城的权力,所以要予以理解云云。

对于我爸这个看法的反驳,我看到的下面这篇文章写的不错:

谁有权公布疫情信息?

王虎峰表示,法律有规定的,官员做事情只能按照现行法律来;至于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应对。即便更高部门没有对疫病进行定性,对于疑似的传染病,地方官员在知情的情况下,应该在自己的责权范围内采取防控措施。

反观武汉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时间线。1月18日,武汉市百步亭社区举行了一场万家宴,据《新京报》报道,4万余家庭端出13986道菜品,摆满党群活动中心主会场和9个分会场。

武汉还推出了主题为“浓浓中国风,暖暖江城情”的2020春节武汉时光活动,从1月20日起,向市民发放20万张文旅惠民券,让市民过年期间可免费游览市内主要文旅景区。引发争议后,武汉市文旅局下发紧急通知,公告活动延期。

1月21日,明确新型冠状病毒“人传人”后,包括武汉在内的湖北多地采取“封城”措施,但与此同时, 2020年湖北省春节团拜会文艺演出在洪山礼堂举办。

上述三起事件均被指不利疫情防控,对于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不当。

---引自《谁有权公布疫情信息?》

--------------------------

我完全不能同意我父亲的看法,少不了一场争执,只是谁也说不服谁。我也不可能像对待群友一样,直接说我爸SB。我想起了李敖曾经说过:"骂一个人是王八蛋不是本事,我亦不屑于此,我从来都是证明他是王八蛋。"

类比过来,骂看法不一致的群友是SB,其实很容易,也有其意义---表达对这种看法的不屑与坚决反对的态度,但也很廉价:不需要动脑子,不需要找证据,不需要进行逻辑推理,谁都可以做。有追求的人不能满足于此。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缘起。

什么是教训?

1、[Lesson;Moral]:指从错误或挫折中得到的经验。

例:水灾的教训。

2、[Education ]:教养

例:本自无教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training]:训练。

例: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左传·哀公元年》

4、[Chide;Teach sb. a lesson;Teach sb. moral]:训导;训诫。

例:我狠狠地教训了他。 [1]

一般指当把事情做错了,结果是失败和痛苦,所以说得到了教训。 

通常是通过切身体会才能得到。

和经验相比,得到教训的代价常常更加昂贵,因此也更让人难忘。

----引自百度百科

----------------------------------

我在上篇文章谈到的教训主要是指第一个解释

---从错误或挫折中得到的经验。

与教训相联系的概念包括错误,挫折,失败,痛苦,经验,代价

吸取教训的前提是承认错误,失败与挫折,承认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

吸取教训的动力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切身感受到了痛苦;

吸取教训的能力是能够进行复盘,进行反事实思考,发现错误、失败与自身行为、思维以及系统的激励机制的相关关系甚至因果联系;并且能够发挥想象力,将教训给模型化,制度化,建立新的行为模式,激励机制。

吸取教训的难度就在于有权的决策者、负责人既不承认前提,也没有动力,或者缺乏相应的能力与想象力。

所以最后常常是或罚酒三杯,谁也不容易;或者找几个替罪羊,归罪于具体人的问题,扬汤止沸;

而不会深入到机制层面,尤其当这种深入会伤害到自身更看重的利益的时候,最后怀着不切实际的期望,希望下次不要再这么倒霉”!

而现实中,大概率地再次重蹈覆辙。

前两者在上篇文章中说了够多,最后这一点补充一下。

我曾看到这样的一种辩护,就是造成问题的机制其实也是创造成绩,达成目标的机制,所以不能因为发生了问题,就推倒重来,而且如果机制与问题、成绩三者是如此紧密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那么其实能吸取的教训就是:

这不是教训,没有谁有责任,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

---------------------

让我想起看过的两本书籍,都是研究教训的经典:

《你的灯亮着吗?

《失败的逻辑》

这两本经典对于

人为什么会决策失败?

人普遍不擅长什么事情?

如何看待问题?

如何解决问题?.......

都有非常深入的探讨,并给出了独到的见解。

我能想到的与吸取教训密切相关的两个观念:

让听得到炮声的人决策;

Skin in the game! 利益攸关!

反思教训与承受代价者,提出建议与承担后果者的分离造成不对称。有动力者无权力,有权力者无动力。

所以所谓教训,首先要问

是谁付出代价?

是谁反思教训?

付出代价者相信这样的教训能够保证自己下回不再付出代价吗?

这种集体的教训,因为不是切身相关,因为反馈调整的不及时,因为各种不对称,所以非常之难,难得共识。

甚至在最基本的层面都缺乏共识:

譬如是天灾还是Ren 祸?

几分天灾,几分Ren 祸?

什么是天灾?什么是Ren 祸?

不同的人理解不同,我看到过关于不是Ren  祸的如下几种版本的辩护:

1,自然是相关当事人尽到了自己的职责,无法做得更多

2,承认相关当事人事后看来做的不够好,但是认为如果进行反事实思考,当时换一种做法,结果会更糟;

3,承认相关当事人实际做的不够好,但是在当时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已经是最好的选择;

4,承认相关当事人实际做的不够好,有更好的处理方式,但是认为换了其他人,尤其是换了批评者在那个位置上,面对相应的利害激励,也不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我自己的看法是,1,2确实算不上Ren  祸,但都需要论证,之所以

而这时候因为时间不可以倒流,平行宇宙发生的事情我们无法得知,社会系统不能进行控制实验,所以辩护者认为1,2总可以立于不败之地,至少辩护者总能觉得就是这样。

我不这样想,虽然社会系统不能做精确的控制实验,但历史,现实都有相对的控制实验。

譬如武汉当时的应对与现在临近省份的应对就是一个对照。

如果临近省份最终也难逃疫情失控的结局,那么武汉当时做与不做确实差别不大,无非延迟一段时间而已。

那就真的是不怪我军不尽心,只怪敌人太狡猾,太强大!

此外,就是看当时的不当行为,造成的现今恶果;如果造成了恶果,又可以通过反事实思考,看出当事人有权,有责不那样做,那么这也是一份明证。

3,4在我看来就是Ren 祸的典型表现。

他们都反映出当事人的能力问题以及相应的机制问题。

3体现出懒政与庸政,反映了集   权之恶,既不能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决策,也不听取听得见炮声的专家的意见,在意见出来后,不是让信息自由的流通,而是一力地打压,粉饰太平。

信息不完全其实不是原因,而是结果;更可恨的是,真正信息不完全的是那些现在正付出代价的人,而有责者其实不是信息不完全,只是信息披露不完全。

4则是制度的深层次问题,所谓激励标准,监督方向的问题。

具体的人是对具体的激励起反应,而不是空洞的教育与宣传。人们在自己熟悉的生活中都是趋利避害的,这是人性的最大公约数。如果机制如此,就应该改机制,而不是妄自菲薄地认为并非人祸。

非Ren  祸论者往往看不起群众的力量,喜欢轻蔑其为乌合之众,好像只有自己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智者与精英,实际则不然。

一切现有的机制都是历史演变过来的,并非永恒存在,也必将演变下去,绝非永续存在。核心其实取决于人心与人情,当大多数群众认定某些事情不合理,应该改变的时候,就会有发出正确信号的领导者,顺应时势,改变历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