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院士吴健雄
北京时间2021年2月12日,中国农历辛丑新年第一天,美国邮政总局(U.S. Postal Service)发行了一枚永久性纪念邮票,并同步发行以其名字命名的首日封,以纪念一位在男性占主导地位的核物理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华裔女科学家,表彰她对20世纪物理学的杰出贡献,
她就是吴健雄。
学术界称誉吴健雄为20世纪影响最大的核物理学家之一,她做出的贡献提供了一个典范,证明妇女参与科学领域的工作有助于人类更好地认识我们的世界。
吴健雄出生于江苏太仓,193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物理学系,1936年赴美留学。她是被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物理系聘用担任教职的第一位妇女,后转往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哥伦比亚大学称她的试验彻底颠覆了物理学的基本定理。她的同事们根据她进行的“吴氏试验”(Wu experiment)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Nobel Prize in physics)。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期间,吴健雄为支持盟国作战的曼哈顿计划(Manhattan Project)做出了贡献,被誉为核研究女王(Queen of Nuclear Research)和物理学第一夫人(First Lady of Physics)。她一生获奖无数,也是美国物理学会(APS)历史上第一位女性会长。
曾有院士吴健雄
来源 | 必记本(ID:yxbijiben)
01
1912年5月31日,吴健雄生于江苏省苏州太仓浏河镇,其父吴仲裔早年就读于著名的上海南洋公学,曾参加过反袁斗争。吴仲裔思想开明,提倡男女平等。吴健雄虽为女儿身,父亲倒希望她不让须眉,胸怀男儿志,积健为雄。
左起:母亲樊复华、兄吴健英、吴健雄、父亲吴仲裔
吴健雄七岁时便进校受启蒙教育,和其他兄弟一起读书写字。
良好的家庭启蒙和学校教育“润物细无声”,滋润、激发着吴健雄对科学的兴趣、探索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1923年,11岁的吴健雄到离家50里的苏州第二女子师范读书。
1928年,16岁的吴健雄在苏州第二女子师范学校
苏州女师毕业后,吴健雄当了一名小学教师。对于当时的女孩子来说,小学教师可是个梦寐以求的好归宿,父亲却鼓励她继续到大学深造。
如果没有父亲的鼓励,现在我可能在中国某地的小学教书。父亲教我做人要做“大我”,而非“小我”。
吴健雄在回忆她的人生历程时,言及父亲对她一生的影响时十分激动。
青年吴健雄
对吴健雄的一生影响最大的第二个人,是胡适。
早在苏州第二女师求学期间,吴健雄就聆听过来校访问的胡适先生的讲演。吴健雄后来还记得,胡适那次演讲的题目是《摩登的妇女》,内容是讲妇女应如何在思想上走出旧的传统,令吴健雄眼界大开。次日,她又追随胡适到东吴大学,再次聆听胡适讲座,胡适的风度、神采、见解,令少年吴健雄“思绪潮湃,激动不已”。
1929年,吴健雄以优异成绩从女师毕业,并获准保送进入南京中央大学物理系。按照当时的规定,师范学院保送学生不能立刻入大学本科,吴健雄便进入上海中国公学就读一年,当时该校校长正是胡适。从此,吴健雄与胡适师生之缘开始。
1936年,在叔叔的资助下获得了去往美国深造的机会,就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吴健雄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实验室
二战爆发以后,胡适先生临危受命,担任驻美大使,一对师生又有了时相过从的机会。胡适先生曾写信给吴健雄,殷殷嘱托,溢于言表:
凡治学问,功力之外还需要天才。龟兔之喻,是勉励中人以下之语,也是警惕天才之语。有兔子的天才,加上乌龟的功力,定可以无敌于一世。仅有功力,可无大过,而未必有大成功。你是很聪明的人,千万尊重自爱,将来成就未可限量。这还不是我要对你说的话,我要对你说的是希望你能利用你的海外往留期间,多注意此邦文物,多读文史的书,多读其他科学,使胸襟阔达,使见解高明,做一个博学的人。凡一流的科学家,都是极渊博的人,取精而用弘,由博而反约,故能大有成功。
胡适和吴健雄
胡适曾在公开场合说过,作为吴健雄的老师是他平生最得意、最自豪的事情:
我一生到处撒花种子,绝大多数都撒在石头上了,其中有一粒撒在膏腴的土地里,长出了一个吴健雄,我也可以万分欣慰了。
作为学生,吴健雄对胡适也极为崇敬。她常说她的研究成果不过是根据胡先生平日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之科学方法。
一个是思想开明的父亲,一个是谆谆教诲的良师,他们对吴健雄的启蒙和教导,是吴健雄的一生之幸,也让她感念一生。
02
1937年2月,纳粹德国开始执行 “铀计划”。
1941年末,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参加了二次大战,与纳粹德国宣战。一些美国科学家提议,要先于纳粹德国制造出原子弹。美国陆军部于1942年6月开始,实施利用核裂变反应来研制原子弹的计划,亦称曼哈顿计划。该工程集中了当时西方国家(除纳粹德国外)最优秀的核科学家。1944年,吴健雄以外籍女科学家的身份,受老师劳伦斯、奥本海默之邀,参与到美国绝密的“曼哈顿计划”之中,成为参与该绝密计划中唯一的华人女物理学家。
吴健雄负责最核心的工作——“原子核的分裂反应”,其实验成功解决了链式反应无法延续的重大难题,直接启发了核心人物费米,大大缩短原子弹试制的进程。
上世纪40年代的吴健雄
曼哈顿计划的最终目标,是赶在战争结束以前造出原子弹,原子弹研制成功后,最先制造的两颗原子弹,在日本广岛和长崎被引爆,迫使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吴健雄的贡献,使她被称为原子弹之母、原子核物理的女王、中国的居里夫人。
吴健雄在柏克莱的导师、1959年的诺贝尔奖得主塞格瑞在评论吴健雄时写道:
她的意志力和对工作的投身,使人联想到居里夫人,但她更加入世、优雅和智慧。
谁说女子不如男?!
作为女性,她打破了科学界的男性主导局面:
1943年,成为普林斯顿大学有史以来头一位女性教席;1958年,打破普林斯顿大学百年传统,成为第一个获得该校荣誉博士的女性;1975年,她再打破美国物理学会由白种人男性担任会长的传统,成为该学会第一位女性会长。
1958年,普林斯顿大学将名誉博士学位首次授予女性科学家——吴健雄(前左二),同时获得该学位的还有李政道(前右一)、杨振宁(前右二)
凭借自己的才智和超常的努力,吴健雄为中国乃至世界女性树立起了一面旗帜,取得了令无数男人都望尘莫及的成功。
“科学中少了女性,是对潜在才分一种可怕的浪费。”吴健雄说。
1976年,吴健雄在美国白宫接受福特总统颁发的国家科学奖
03
没有吴健雄,就没有杨振宁、李政道的诺贝尔奖。
吴健雄一生获奖无数,却独独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奖。
1956年,杨振宁、李政道怀疑“宇称守恒定律”,因实验太困难,希望渺茫,无人可以证实他们的理论。他们找到吴健雄。
这时,吴健雄已与袁家骝买好返回大陆的船票,她想看看阔别二十多年的故乡,但是这项极富挑战意义的实验吸引了她。袁家骝也积极支持,他退掉一张船票孤身回国。检验“宇称守恒”是一项精度极高的实验,为了使用华盛顿国家标准局的超低温仪器,吴健雄频繁地往返于纽约和华盛顿,与精心寻找到的四位科学家一同夜以继日地实验。
吴健雄和她的实验合作者在一起
作为项目的领导者,吴健雄带领实验走向了成功,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把两位年轻的中国科学家,推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可由于种种原因,她未能获得诺贝尔奖。
许多科学家都为她抱不平和感到可惜,为西方对东方的偏见、对东方女性的偏见而呐喊:这是诺贝尔委员会最大的失误。宇称不守恒的构想虽然是杨、李提出的,但是却是吴健雄做实验发现的。
对于自己没有得到诺贝尔奖,多年来吴健雄一贯淡然处之,从未公开表露过意见,不愿刻意争夺荣誉,一如既往地全心投入研究工作。
只是,多年以后,在给1988年诺奖得主史坦伯格的祝贺信上吴健雄写道:
尽管我从来没有为了得奖而去做研究工作,但是,当我的工作因为某种原因而被人忽视,我依然收到了深深的伤害。
不难感受到她言语间些许的遗憾和委屈。她图的,不是名利,而是真理和正义。
1958年的吴健雄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而有些人,有些事,不该被忽视、被遗忘。
可以说,没有吴健雄,杨振宁和李政道通往诺贝尔奖的道路或许还要走很长一段路。在为二人自豪的同时,不要忘了吴健雄这个名字。
04
据说,当年被诺奖排除在外后,吴健雄淡淡地说了一段话:我爱的是我的事业,而不是诺奖,再说,诺贝尔先生又不是我先生,我爱他做什么?我的先生叫袁家骝。
吴健雄的丈夫袁家骝,为袁克文之子、袁世凯之孙,也是享有国际声誉的物理学家,在高能物理、高能加速器和粒子探测系统研究上卓有成就。
袁家骝(1912年4月5日-2003年2月11日),出生于河南安阳,毕业于加州理工学院,华裔美国物理学家
1936年,吴健雄进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这里邂逅了她未来的丈夫。同样身处异乡,还是同班同学,两人日久生情。
1942年,一个是袁世凯之孙,一个是反袁义士之女;一个是学业人品皆出众的才子,一个是才貌超群的东方美人,终于修成正果,从此世间多了一对“神仙眷侣”,华人科学家中多了一对知名伉俪。
吴健雄(左二)与袁家骝(左一)的婚礼在指导教授、加州理工学院院长密立肯的家中举行,由密立肯夫妇(右一、二)主持
吴健雄和袁家骝婚后的日子简单而又快乐,两人在生活中相濡以沫,在工作中相互扶持。
袁家骝恪尽丈夫的职守,还延揽太太的活儿,勇当家庭“妇男”,练就十八般武艺:洗衣、带孩子,以至下厨。尽可能地让吴健雄全身心地从事研究。
朋友评论袁家骝一贯以太太为荣,说:“不管吴健雄去什么场合,拎照相机的人总是袁先生!”
袁家骝、吴健雄和儿子袁纬承
吴健雄是个低调的人,却常常和人夸耀:
我有一个很体谅我的丈夫,他也是物理学家。我想如果可以让他,回到他的工作不受打扰,他一定会比什么都高兴。
不过,大概是“物理女皇”吴健雄王冠上的宝石太耀眼,以致她的先生袁家骝虽身为世界著名高能物理学家却显得有些黯淡。
殊不知,吴健雄能专注物理研究,袁家骝背后默默的支持和付出功不可没;而对于袁家骝来说,甘之如饴地为爱人付出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因为相知,所以互不计较,因为相惜,所以彼此心疼,因为相爱,所以懂得。这就是吴健雄和袁家骝的爱情,没有轰轰烈烈,只有细水长流。
05
人走天下,心系桑梓。
身居海外多年,吴健雄始终惦记家乡,时刻惦记着祖国的科学发展工作。
婚后不久,为了使丈夫进入美国无线电公司继续从事尖端技术研究,吴健雄“硬着心肠离开这风和日暖”的加利福尼亚。
我觉得RCA规模大,设备好,中国将来正需要这样大规模的工业组织,他应该前去得些经验。
1946年,一位美国教授在退休前希望将藏书捐赠给中国的一所大学,在吴健雄的努力下,才将这批图书送给了北京大学。
1982年,吴健雄受聘为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1994年,吴健雄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
晚年,吴健雄拿出25万美元,捐给母校明德学校作为基建费。
她表示,她是华夏儿女,作为一名科学家,她拿不出更多的钱来,但她可请海内外优秀的科学家来做学校的顾问,推动祖国科技建设的发展。她平时以俭朴著称,为设“吴仲裔奖学金”她慷慨捐出近一百万美元,表达她造福桑梓的寸草之心。
1993年,在吴健雄和袁家骝的建议和全程参与下,被称为“科学神灯”的第三代同步辐射加速器正式启用,这一成果使中国人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与美国、欧洲在世界鼎足而立,在亚洲第一的地位。
1973年,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夫妇二人时说:你们是华人中杰出的代表,为世界的科学作出了贡献,是我们华人的骄傲,是全世界华人的骄傲
1997年2月16日,吴健雄因中风去世,享年84岁。落叶归根,她的骨灰被安葬于苏州太仓浏河,墓碑上有这样一句话:她是卓越的世界公民,和一个永远的中国人。
在浩渺的星空,有一颗国际编号为2752的小行星叫作“吴健雄星”,是1990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以吴健雄的名字命名的。
如今,吴健雄已经离世24年,但她的“光芒”依旧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