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性早熟家长该如何思考应对?

今天接待了二位相同年龄孩子家长,其中女孩子7岁才三个月,身高142,当地医院鉴定为11岁骨龄,预测未来身高不理想,尽早用药,然而通过中华05标准鉴定是10.2岁骨龄,预测未来身高163公分左右,另一位女孩身高只有124,鉴定骨龄为9.5岁骨龄,孩子都是性早熟的孩子,恰恰二位家长都不愿惹干预,主要是怕药物的副作用,另外费用高,治疗时间长。家长都会想听听我的建议,今天就围绕性早熟问题需不需要干预,该考虑哪些因素?分享一下我的观点供大家参考。

首先想告诉大家,性感早熟病例在临床上越来越多,根源就是肥胖,营养丰富过剩,尤其每年寒假,节假日后总是许多儿童女孩看门诊,因为发现乳发现现象了,家长特别容易发现,主要原因就是孩子喜欢动物肉类食品,甜食,油炸食品,保健营养品。

第二想告诉大家,一旦孩子出现乳核乳发现象,一定要看医生,测骨龄,做B超,简单判断孩子骨龄与发展育程度,是假性还是真性,一般来说骨龄9.5岁以前,及时发现一般都是假性,尽快吃中药控制。另外就是医生帮你分析找到原因。

第三最关键的就是骨龄鉴定数据与标准问题,目前许多医院专家还是用G-P图谱法,许多刚开始测骨龄还是偏小,因为性早熟的孩子往往是指骨发育明显快于腕骨龄,所以早期的鉴定数据往往偏小,而到了中期籽骨的出现,在图谱法国中是判定为11岁的骨龄重要标志,所以许多家长很吃惊,三个月半年时间骨龄复查医生可能判为骨龄一岁二岁的骨龄增加,所以遇到此事,先别慌张,建议尽量找专业机构用中华05标准来看鉴定数据与预测未来身高更可靠准确。

第四想表达的不管早发育还是性早熟,孩子需不需要干预,主要考虑的就是孩子未来身高的预测能不能接受,如果未来身高不受损或者受损不严重,可以继续观察复查,不一定要干预,还有考虑就是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一般来说早发现早疏导,不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如果考虑心理问题,仅仅单用抑制针就可以,不需要生长激素联合用药。如果家长想明显改善孩子未来身高的话,大部分都需要联合用药才能达到目的。

最后提醒,联合用药当然是最保险的办法,但是费用昂贵,治疗时间长,药物都是都是生物制剂激素类药物,副作用是不可避免的,最保守安全办法就是能不用尽量不用,如果家长当时接受不了药物干预,千万别不管,一定要三个月半年复查骨龄,观察孩子骨龄加不加快,预测未来身高的变化,如果存在快速进展性青春,严害性比性早熟还严重,未来身高受损可怕,还是建议药物干预的。

我是徐永剑所长,从事儿科工作20年,擅长骨龄检测鉴定,性早熟,矮小防治,如果有疑问可以帮助大家分析咨询孩子身高问题。可以关注我头条号了解更多内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