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以后,我国佛画出现了另一种风格流派:不拘绳墨、形态诡谲!

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绘画艺术也随之发展起来。

从汉末到隋唐,涌现了一大批擅长画佛画的画家。

北宋·李公麟《维摩演教图》局部

其中有四位大师,不仅各自绘出了杰作,而且为百工所范,被后世称为“四家样”,他们是:

北齐曹仲达所创的“曹家样”;南梁张僧繇所创的“张家样”;盛唐吴道子所创的“吴家样”;中晚唐周昉所创的“周家样”。

“四家样”对后世佛教艺术的影响非常深广,在中国美术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在宋代以前,佛教绘画中表现佛菩萨一般都比较“正常”,即妙相庄严,从形容仪范中体现出佛菩萨的清净与慈悲。

即便是开创“周家样”的中晚唐著名画家周昉,其创造出了“水月观音”这一美妙的形象,使菩萨更富有人情味;但仍不失庄严妙好。

水月观音

然而,自宋代以后,随着文人画的兴盛,佛教绘画也分成了两大风格流派——

其一继承“四家样”的规范,虽有创新发挥,但亦不失尺度,对佛菩萨的表现大体来说是比较“正常”的。

例如北宋李公麟、明代丁云鹏、清代禹之鼎等画家的佛画。

其一则不拘绳墨,对佛菩萨的表现由严谨精细的肖像创作,变为自由烂漫的水墨写意,以简率放逸的笔墨,创造了佛画的新风貌。

这一派画家所画的佛菩萨,往往形态诡谲,与世人印象中的佛菩萨不太一样,甚至如果不提前告诉你这是佛像,你可能会认不出来!

比如南宋梁楷、明代陈洪绶、清代金农等画家的佛画。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南宋·梁楷《六祖伐竹图》

上图是南宋宫廷大画师梁楷(特立独行,不拘礼法,后离职而去)的《六祖伐竹图》,描绘了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日常生活中一个砍竹的情景。

惠能大师开创的南宗,强调在行住坐卧、担水砍柴等日常生活中,也能自然顿悟妙道。挥刀砍竹也是一种修行,这自自然然的生活状态,正符合大师所倡导的南宗教义。

画中以粗简的笔墨,勾勒出一位身穿粗布短衣的老者,如果不作说明,很多人恐怕看不出这是一幅佛画。

明·陈洪绶《准提佛母法像》

上图是明末著名画家陈洪绶的《准提佛母法像》

陈洪绶的人物画,时人谓“力量气局,超拔磊落,在仇(英)、唐(寅)之上,盖明三百年无此笔墨”。

简要来说,其佛画有两个特点:一是人物造型世俗化,无神性;二是人物造型夸张,形象多元化,追求高古奇骇的艺术效果。

这幅《准提佛母法像》中的佛母,镶嵌鼻环,毛发浓密,口含两缕青丝,形象奇特。很好地体现了陈氏佛画的特点。

清·金农《人物山水图册》第一开

上图是“扬州八怪”之首金农的《人物山水图册》十二开中的第一开,描绘了释迦牟尼佛修苦行时的情景。

画中,佛坐于三棵参差的大树下,表现为一枯瘦老者,长眉下垂,体型消瘦,肋骨清晰可数,右腿盘屈,左腿支起,双手放在左膝上。

此画以白描为主,画家强调线条的表现力,试图通过略带扭曲的形体、随意简率的用笔,来烘托、渲染出佛苦修时的内在精神状态。

对于这些个性化的佛画,你怎么看?

你认为佛画在表现佛菩萨时,是应该中规中矩呢,还是可以允许艺术家天马行空,自由发挥?

欢迎留言发表高见!

    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