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文化的起源与中国赏石文化的形成及发展

  东方文明, 主要指的是以古老文明的中国为主体的,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影 响的整个东亚,东南亚等主要国家,其中包括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越南等亚太国家和地区。因此,这里所讲的东方人,不仅是指某一 个人种、人群、或一个民族和国家范畴,而是一个地域相同、或相似的文化背景 的数个国家和地区的概念。简称地域文化、或地缘文化。当然,应该强调的是东 方文明的中心,就是在中国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勤劳、勇敢、质朴的民族,爱好和平、幸福的生 活、 追求美好事物。 具有非凡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过文明的国家。中华 文化是华夏民族创造的最古老、 最辉煌灿烂的文明之一。中华石文化的起源与中 华文明的起源从广义的概念上讲是同步的。 我国已发现的距今 4000 年至 10000 年的新石器遗址有 700 多处,做过发研究和 C14 侧定,已经建立了史前文化的 年代序列。 新石器时代是中华文化起源重要时期,也是中国石文化起源的重要时 期。
  研究中国石文化的起源与中国赏石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有助了解中国赏石如 何由自然之物变为文化之物?如何由物化的形象变成文字符号的?从而真正深 入了解中国赏石对东方所形成的赏石对东方所形成的赏石观和审美意识。 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为自然界存在最广,形态各异,色彩缤纷的赏石。可以这样讲。它一直伴 随着人类的进化过程和人类走向文明的过程。人类对于奇石(赏石)审美意识产 生的心理、 生理和人们应用石的历史等方面来考虑。人类的审美意识是一个由各 种心理形式交织成的意识系统。它包括了感觉、知觉、想象、理解、情感等生理 心理的相互融合与渗透。 以及通过人类具有社会和其依赖的生物生理机制的组合、 交叉、 协调构成了人类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这种生理基础是我们祖先在自然界 长期进化中逐渐形成,并升华为一种“欣赏情感”和“鉴赏愉悦” 。

  一、 “神秘感”与“祟拜”在石文化起源及审美意识形成中的作用。
  我国远古时代就产生了自然崇拜的表现。正如古人以自然奇石和山岳为“图 腾”进行崇拜。如河南嵩山(登封县)境内的“启母石”曾使多少华夏子孙顶礼 膜拜。我国羌族至今还将“白石”作为民族图腾而受到敬拜。而我们的先人对自 然山水的崇拜就更为久远, 人类长期对山水产生兴趣并由此产生审美的心理。直 接的原动力是来源于原始人类对自然山水的依恋开始的。 “天人合一”是讲人类 就是从山水中孕育出来的,自始就与山水相依存。山河大地,是人类的安身立命 之所,构成生态环境的基础,为人们提供了生活资源、精神财富,好像母亲的乳 汁养育着她的儿女:山水又是人们实践活动的主要对象。
  人们对山水泉石的崇拜, 是人与自然的原始宗教关系的体现。 人受惠于自然, 取之于自然,同时,又受制于自然。人对自然有敬的一面。也有畏的一面。在文 明发展的初期。人们由于对自然的敬畏,相信山中有播风雨的神力。以开始了最 初的山神祭祀,发展到对巨(形奇)石和古树的崇拜,这种自然崇拜被归纳为对 天地的崇拜。 此后, 随着农业生产、 思维能力的产生与发展, 尤其是帝王出现后, 天了祭祀天地的场所逐渐神圣起来,显示出从自然崇 拜走向神道设教的政教结合。所谓“五岳” (泰山、衡山、嵩山、华山、恒 山、 ) 、 “四读” (长江、黄河、淮河、滨水)就是在这种文化背景基础上形成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过程中也改善自身,使自身的感觉 和思维能力不断提高。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先人逐渐对自然界产生了审美要求,以 审美态度对待山水泉石,与之建立起审美关系。山水泉石之美是一种精神价值。 是人与自然之间所建立起来的亲善而又和谐的关系的特殊体现。 人与山水泉石之 间审美关系的建立和发现,实际上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征。
  二、赏石审美中的愉悦和移情作用。
  其实, 人类对赏石直接的原动力来源于原始人类对自然界美丽山水在生理上 的愉悦感产生的反复作用,使人的心理对外界审美主体形成了一种依恋关系。
  那么人为什么见到美丽的山水泉石会产生生理和心理的愉悦感呢?这种 “共 鸣” 。在很大程度上与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与自然高度适应性有关。人类生理结构 和系统是自然选择与进化的结果。正如人类的眼睛显然还进化出一些其他特点。 最能清除人的精神紧张的颜色是绿色, 这和人类祖先的树居和洞穴居生活是有关 的, 因为人类在绿化的环境中有安全感和舒适感。而由中国石文化所生出来的赏 石文化的主要内涵,集中体现在石的人化、人格化等方面,这些手法的运用从很 大程度来说与人在自然审美活动中的内模仿与移情作用有关。 内模仿是人面对审 美客体时, 人的知觉会按照客体的性质进行模仿活动。由于内模仿使人产生相应 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比”与“兴”产生重要因素。而移情作 用是在山水泉石审美过程中, 将人主体的情感灌注、投射或转移至山水泉石客体 之中的一种现象而已。
  移情主要有四方面, 一是将无生命的静止客体灌入生命内涵;二是拟人化描 述;三是心情外射,将自己的感情完全移入客体中去,认为客体也一定会有这种 情感; 四是将人的外貌当作内心表征的移情。 如唐〃 白居易 《太湖石记》 中有 “如 灵丘鲜云者,有端俨挺立。如真官神人者。有缜缤润削成如瓒者。有廉枝锐刿如 剑戟者。又有如虬如凤。若 若动。将翔将踊。如鬼如兽。若行若骤” 。明〃林有 麟《素园石谱》自序“石之大、崒 尽于五岳,而道书所称谓天福地灵踪化人之 居,则皆有怪青奇碧焉” “雨深苔屋。秋爽长林。风入棱波。衰玉自奏。一编隐 几。 莞尔不言。 一洗人间肉飞丝语境界” , “虽然九州之外。 复有九州。 五岳一拳。 犹可芥纳。若作是观。江头数饼。己具嵩衡岱微体矣” 。
  从这里不难看出, 赏石不仅是自然之物,而且也是和人类有同情感的大自然 的缩影。正如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所说: “非唯我爱竹石,即竹石亦爱我也” 。
  三、石的实用性是形成审美心量和赏石文化情感的推动力。
  自然山水泉石在地球上存在的时何比人类文明史早很多。而人类与石结缘, 那只是类人猿向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开始的第一步。 尤其是人类从狩猎过渡到农耕。 人类始终与石为生,与石为伴:钻石取火,石穴避寒,石矛狩猎,石犁农耕,石 刀播种。随着其生产方式的变化,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又出现 了石磨、石碾、石臼、石轮、石盆、石凳、石灯、石碗等生活用品和器皿。石墙、 石瓦、石门、石柱、石井、石梁等建筑用石和简单的石雕、石刻、石画等装饰性 的石之艺术。后来发展到用岩石提炼金属,用煤岩作燃料等。同时创造出中国特 有的玉文化和石药文化(中国先人早就发展矿物岩石中的药用价值) ,另外文人 的文房用石也为世界的一大特色。如砚台石、印章石、镇子石、屏风石等、以及 园林用石。如园林中的孤赏石,庭堂内的供石,其它叠山理水的自然石等。
  谈到玉器,许多都认为玉器只是用来装饰之用,其实在中国古代。玉器种类 繁多,可谓异彩纷呈。按其用途,大致可分为:装饰品类、工具类、兵器类、用 具类、礼品类、像生类、葬器类、陈设品类、文房用具类、佩饰类等等。
  中国古人对美玉的珍爱,不仅是因为玉石具有色彩、纹理、质地、声音、光 泽、细润、结构等方面天然美、装饰美。而更重要地是在当时它具有广泛的使用 性。上至帝王、下至庶民都深知美玉的珍贵。或作为权力,富贵的象征;或作为 情感的寄托。 使之成为中国石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玉石文化与赏石文化 并列包含在中国石文化之中,成为“姐妹文化” 。
  关于石的药用性:近来阅读了明代著明中医药家李时珍的巨著《本草钢目》 一书。其中第八卷至第十一卷中其记述了中国中医药用的各类矿物岩石百余种。 分为金石部〔金类二十八种、玉类十类十四种」 (第八卷) ,石部二十二种(第九 卷) ,石部三十九种(第十卷) ,石部卤石类二十种(第十一卷)附录二十九种。 共计一百五十余种。 用现代人的审美观点来看,其中可用于观赏的石种矿物竟有四、五十种之多。 人们对某些具有观赏和使用价值的石(玉) ,逐步有所认识,并结下了浓厚 的感情。如果说,早期人类生活特性上形成了对石审美的生理基础的话,人们对 于石的可利用性的认识则是赏石审美与石文化(玉文化、赏石文化)的发展重要 的推动力, 中国传统赏石文化形成的内驱力都是以赏石的使用性开始,并非功利 性。
  四、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与哲学思想对赏石文化的定形作用。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 以儒、 释、 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三大组成部分, 各以其不同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中国文化。同时,三者又相互溶合,共同作用于中 国文化。尤其是赏石文化的发展,并充分体现出中国文化多元互补的特色。
  1、佛教禅宗思想 佛教产生的印度,然而却兴盛于中国。其中禅宗是由于佛教文化东渐,在中 国民俗文化土壤上形成的一个中国佛教宗派。 它不仅顺服了中国文化中有关人生 问题的思想精髓,其中包括儒、道学说。从而与华夏民族注重现实生活的文化传 统构成水乳交融的整体,成为与儒、道并称为传统文化的三大基本组成之一,它 提倡通过个体直觉和苦思冥想的思维方式, 从感性中通过悟境而达到精神上的一 种超脱与自由,在禅学看来,人既在宇宙之中,宇宙也在人心之中。人与自然并 不仅仅是彼此参与的关系, 而是两者浑然一体。佛教的自然观与道家的自然观有 些相似之处。
  2、道家思想影响 道教这一土生土长的宗教,是在中国哲学、中国科学、中国风俗、中国民情 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它与儒、释、并称为中国三大宗教之一。也成为中国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说儒教主要由黄河文化孕育而成的话。那么它主要由长江文 化孕育而成。创始人张道陵由吴入蜀,以楚文化的老庄道学为基础,汲取了燕、 齐文化的神仙思想,又揉合巴蜀文化的鬼道巫风,在鹤鸣山创立了道教。道教奉 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老子以“道”为最高范畴。宣扬以“道” 为中心学说, “道”是天地之根。他从“道法自然”出发,标榜崇尚自然,主张 清静无为,正确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重视“修道养寿” 。其精神表 现为“崇尚自然,逍遥虚静,无为顺应,朴质贵清、淡泊自由,浪漫飘逸,对后 来的中国风雅文化和赏石文化影响极大。
  3、儒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流。虽然先秦时中国文化呈现出“百家争 鸣” 的多元形态, 儒家只是其中主要的一家, 但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 “罢 期百家, 独尊儒术” 之后, 儒学说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正统。 崇尚 “仁义、 礼乐、 中庸”等孔了思想,从而深深影响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同时,儒家学者吸收 了道教以“道”为宇宙本体, “道生万物”的思想和理念,也主张人与自然和谐 相处。认为“天人合一” “万物与吾一体”之说,导致了中国人的艺术心境安全 融合自然,崇尚自然,师法自然。那种“出仕为官济天下,入世为隐独其身” , 成为中国赏石者,尤其是文人赏石者所遵循的一条原则。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俱有情。 。表现了儒家子弟陶然于自然的闲适 心情。另外,孺家的“比德”思想也对中国赏石文化产生了一些影响。在品赏奇 石时,讲究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义于物,以物比德。把作为审美对象的赏石 (风景石、景观石)景象看成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一种象征。
  五、中国赏石文化赋予东方人的审美价值与浸染力及深远影响。
  作为中国风雅文化系列的赏石文化(山水泉石)活动形式是中国所独有的。 它扎根于中华民族文化之中,深入于中国人的骨髓,溶化于血液中,几乎成为本 能的倾慕和爱好,被中国历代士大夫所热爱,所习尚、所传播、以至成为一个文 人外在的标志作为, 进入风雅圈的阶梯。成为士人从世俗名利场逃避现实的避风 港和慰藉地; 也曾是官场失意政客或倦于宦海、退隐山林元老重臣排遗时光的手 法,也为达官贵人、军阀、富商附庸风雅、装点门面的幌子。事实上中国的赏石 文化,绝不只是流行于士大夫或达官富家之间。同时不分贵贱,也为广大平民所 爱好。 人们从这些文化中得到身体的休息、 精神的陶冶和灵魂的净化。 近邻韩国、 日本及东南亚诸国,对中国的赏石文化十分倾慕,如痴如醉。可见中国文化的浸 染之力之大。这正说明人类都有一种回归自然的强烈愿望和渴求。
  自古以来,人们与山水泉石相依相伴,视山水泉石为安身立命之所。人们从 自身的需求出发,把山水泉石视为实用的对象,崇拜的对象,审美的对象,对其 加以欣赏、歌颂和赞美,对自然山水泉石美的欣赏与人们的精神生活,道德观念 联系起来。作为真,善,美的一种象征,以物喻人,移情寄性,使赏石审美情趣 进入以物“比德”和观石“畅神”的境界。我们所说的中国赏石文化对东方诸国 的影响,不是或主要不是指这种文化的形式,而是指这种文化活动的内涵。在这 种文化中体现出的中国人的作风和气派,既中国人特有的精神、气质、崇尚、癖 好。在这种高雅文化中所追求的真挚、崇尚、纯洁。这种文化活动可以开启人们 心灵窗户,可以净化人们的灵魂,养成一种善良、安样、明净、平和的品格。借 以可以开启智慧,抒发性灵、清解愁闷、创造意境,从“有我之境到无我之境” , 并达到天人相际,物我两忘,出神入化。进而人们对自己的生活会自足和美满。 对别人表现了善良和宽容。这种爱好活动,既然是文化,就必然具有灵魂的感染 力,时间、空间、民族、阶级、乃至地域的穿透和浸淫力。对整个世界来说,这 种中国传统赏石文化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意义必将更加的深远,其需求 更加强烈。

(0)

相关推荐

  • 解读魏云飞——灵、秀、清、逸

    一直以来,中国的山水画所追求的最佳境界就是自然清逸.旷远空灵.淡泊宁静.魏云飞正是立足于这一基点进行他的山水画创作的,他的作品质朴.旷远.清幽.雅意,以简约求旷达.以韵律求通灵.以宁静求动感.以淡泊求 ...

  • 移情

    移情,在艺术创作中就是审美者对客观事物做主观审美观照时,将自己的生命和感情也移注到审美对象之中,在审美心理上达到物我同一之境,在风景抒情诗中,移情作用则多表现为大自然的人格化或拟人化.

  • 惊艳大讲堂 | 郭洪钧:中国旅游演艺实践集成与案例解析 (第十六讲)

    第三章 中国旅游演艺的内生架构 第一节 旅游演艺的审美境界 二.凸显自然景致与文化特质 自然真山真水和文化真情真意 山水,在古代几乎就是自然的代称,具有自然的总体特征,代表着天地万物的根本性质.从现代 ...

  • 《观赏石鉴评标准》

    <观赏石鉴评标准>,我们大家可以作为参考依据.只是好多石友没有去看到这样玩的文件,建议找出来读一读.有了标准再去评鉴奇石的话,就会觉得容易不少.当然你自己还要有一定的鉴赏水平.下面我简单讲 ...

  • 中国古代龙的起源与演变,龙文化对越南影响有多大?

    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生物,传说龙生活在天上,掌握着行云布雨,它是中国最神秘的生物之一,作为十二生肖的龙,同时又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代表着权力和祥瑞.封建社会中,龙不断出现在皇帝的服饰中,龙文化不断的深 ...

  • 【石友分享】2015·海峡两岸赏石文化交流展“大漠魂”奖阿拉善厅部分银奖作品欣赏

     昨天上午10:00,为期一个月的2015·海峡两岸赏石文化交流展暨阿拉善玉·观赏石文化旅游节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大漠奇石文化产业园正式开幕.以下是本次展会"大漠魂"奖阿 ...

  • 美鉴丨黄蜡石欣赏,走进吉安珍品赏石文化艺术馆

    品茗需去茶室,闻香须得香阁,寻石.藏石.品石,必也少不了一方斗室,可以独自静心品味.亦可邀三五好友共同评赏,奇石馆,便应运而生. 今天我们要走进的是位于江西吉安永阳古镇的"石缘珍品赏石艺术馆 ...

  • 奇石为缘 文化盛宴——耒阳首届“全国赏石日”活动剪影

    8月30日上午,耒阳首届"全国赏石日"此次活动由爱心企业家姚永太先生的顺德家私批发广场主办.活动面向所有石友开放.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脑筋急转弯,趣味奇石知识抢答,文玩.奇石藏品拍 ...

  • 喜欢玩石头就要了解一下赏石文化,不要一谈赏石文化就懵了

    现在玩石头和喜欢石头的人越来越多了,我们知道玩石头离不开谈论赏石文化,但是好多石友一听到赏石文化这个词就有些懵逼了,觉得无所适从,赏石文化这个词显得很高大上.其实好多石友只是不懂赏石文化的概念和范畴而 ...

  • 雅石宜人! ---向往之海老师赏石艺术

    老牌专业展示和鉴赏奇石的微信平台,免费为天下石友发布个人收藏,定期开展奇石文化交流,向广大石友推荐各类奇石网络平台,分享美石视频,刊发玩石心得文章及文学作品. 石友藏石展示 向往之海老师藏石 本栏目每 ...

  • 【赏石杂谈】暖冬:悠闲赏石,最是自在

    集宝街--"玉"见美! Youth Day 文末有礼品 清晨,睁开惺忪的睡眼,发现太阳已经高高升起,透过玻璃窗可见,暖暖的阳光从树叶的缝隙间洒到地上,照着小院的衰草一片金黄.眼前的 ...

  • 【赏石杂谈】那个教我赏石的老师,退群了

    集宝街--玉见魅力石界 Youth Day 记得玩石之初,被石友们拉进了奇石群,在那里我认识了很多资深的赏石高手,他们为人真诚,手把手教我如何玩石,其中有一位石友非常热情,捡石.买石都带着我,教会了我 ...

  • 【赏石杂谈】青年节:愿赏石让你永远青春年少

    集宝街--玉见魅力石界 Youth Day 青春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难以忘怀的,在那个充满激情的岁月里,经历过的一切总是在大脑中留下最深刻的记忆,当我们人到暮年.两鬓染霜.谈及年少轻狂时,难免会感叹:岁月 ...